艺术之妙在何处
2016-05-14范美俊
范美俊
《周庄》:自然的知音
《周庄》系吴冠中1997年所作油画。先生是江苏宜兴人,对江南水乡的景物风情并不陌生,但1985年与夫人朱碧琴初到周庄时仍然难掩激动,认为黄山集中国山水之美,而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
该画以浅灰色调绘周庄民居,是在河道转弯处的写生。无论油画国画,吴冠中的画都有某种装饰感。他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画面有着中西结合的韵味,既有国画的线条挥写,也有西画的色块组合。该画无明显光感,看不出水乡的昼夜晨昏,更像是以点线面、黑白灰组织的简版色彩构成,非中非西,亦中亦西。该画不能完全视作他擅长的抒写性写生,白墙黛瓦依旧在,但多了抽象意味。
吴冠中反对墨守成规、千人一面的传统因循,大量写生以其特有的装饰化的点线面,以及高亮度、低纯度的简洁色彩对比,使其画作脱俗于传统程式化图式,而且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在改革开放的宽松文艺环境中,他首倡“形式美”而且身体力行,声誉渐隆。晚年的他,可能对其驾轻就熟的吴式写生法有所警惕,创作越来越简而逐渐走向装饰与构成,但又不是风格派与极简艺术那样的抽象。这种创作式写生很有个性,能够第一眼就抓住人,但与之伴随的缺点则是不耐看,有些作品为把某些物象提纯为点线面,故而生活的真实性有所减损。显然,让个性极强的吴先生照片式写生,这几无可能。
因此,吴冠中带着其“形式美”标准去寻觅山川、审看自然,作品之景当然就成了有着意象之美的人化自然,画家赋予了它们各显其美的性情,吴先生也因此成了山川自然的“知音”,也是丽江、张家界的“发现者”。该画明丽而轻盈、整一而抒情,白墙上的黑色门窗,既有生活真实,更有着画面所需,可看作是点在房屋轮廓线与屋顶墙面的巧妙夹杂。
《桃源图》:一生的寻觅
该画高2.09米、宽近1米,有高山、岩洞、村舍、桃花、渔船等物象,以泼彩泼墨法为之,当是陶渊明《桃花源记》文中捕鱼为业的武陵人误入桃花源的山水意境。
张大千早年师法古人,曾临仿四僧、老莲再广涉明清大家,后追宋元,再后上溯隋唐到敦煌面壁三年,遂奠定其宗教、宫廷、文人、民间四大画类工写兼备的传统功力。其深厚的传统积累加之游学东瀛、在欧洲会见毕加索而具有的开阔眼光,使其融世界绘画之长、创泼墨泼彩之法成为可能。他与傅抱石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山水画新风的杰出代表。
从技法上看,张大千对泼墨泼彩技法掌握非常娴熟。该画先大致勾勒中部的山石树木及下部数丛桃花,然后自上而向下由浓到淡大幅泼墨,稍干后以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泼洒堆叠,力求色墨相融。下方的桃花则以胭脂等色泼洒,干后点染白花,与深色树干、红色花簇形成黑白灰层次。然后在上方大块深色的虚空处勾画屋宇,下部空白处画渔船点景,有渔人忽逢桃花林,甚异之“欲穷其林”之意。最后在右下黄金分割处长题并钤印。
全画设色古雅、色墨交融、虚实相生,意境悠远。上部沉着的泼墨泼彩山石树木,与下部粉嫩嫣红的桃花形成强烈对比,加之溪边渔翁、山后村舍,似是桃源之境。该画构图取郭熙“自山前而窥山后”的“深远”法,而境界似是韩拙“幽远”法之注脚:“景物至绝,而微茫缥缈者,谓之幽远。”
大千先生一生游历大千世界,艺术及人生皆在寻觅世外桃源,而桃源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