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文人园林理水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

2016-05-14梁瑞炀

建筑建材装饰 2016年5期
关键词:意境形式影响

梁瑞炀

摘要:本文从介绍中国园林理水的意境着手,对其理水的运用、文化意境的塑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结合当代景观设计案例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出一条即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之路。

关键词:文人园林;理水;意境;形式;影响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6)05—121—02

前言

文学与园林是两种不同的且互有关联的艺术形式。而中国园林艺术的形成、发展、成熟也莫不与文学有着极大的关联。中国园林自唐代出现了诗人和画家自成一派的“文人园林”以来,经过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乃至现代园林景观的布局、构景,仍与文学、绘画紧密结合。“文人园林”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中国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

1溯源(魏晋隐逸文化与中国园林)

对于文人园林产生的界定有不同的看法,根据周维权的理论,文人园林在唐朝有了萌芽、宋代是其兴起的时期,可要是再往前追述,两晋、南北朝以后,私家园林中“文人隐逸园”这个时候就已经异军突起了。这是由于东汉以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乱不安,给人们带来的消极悲观情绪,滋长了及时行乐的思想,统治者于是荒淫奢靡成风,大量敛聚财富,享乐斗富而大兴园林之风。同时,士大夫出于愤世嫉俗,而玩世不恭,醉心老庄哲学及玄学,清谈不拘礼法,任性放荡,寻求刺激。他们常常饮酒、修禊,服散,寄情山水,把心中的不满吐向大自然,滋长了隐逸思想。处在这样的时代思潮下,社会上逐渐形成了游山玩水的浪漫风气。

2园林中“水”的文化意境

中国文人士大夫阶层对水有着特殊的感情。水被认为是高尚品格的象征。水的品格及特征,使文人雅士亲近于水,从而有了“卧石听泉”、“曲水流觞”、“寄情山水”这样的古代高尚娱乐活动。诗词曲赋中的意境影响着造园艺术,许多园林以再现诗意自然水景为主题,诗情画意的理水手法赋予水以更深的文化内涵。园林的意境产生在造园前,也存在于园林景物的创造过程中,指导着景物的构筑。虽然意境和景物是两个不同方面,但园林景观的营造构筑,是以园林景点景物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指导的。如园林景观中建筑的层次、石块的颜色、质地等;水系的曲直、开合;树木的高矮形态,均根据意境的立意要求,并为烘托渲染意境的气氛而确定。因此,园林意境存在于园林景物创造的全过程中。而在园林景物建成之后,它所带给游人的感受,是要游人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景物本身之外所包含的时空。而达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艺术感受。

宋代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指出:“水,活物也,其形欲深静,欲柔滑,欲汪洋,欲回环,欲肥腻,欲喷薄……”,描述了水的多元化的感官特征。中国古典园林理水十分注重对水的形态特征的研究把握,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丰富的理水手法,塑造出优美的水景。

3文人园林的成熟时期

在唐代,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经常写作山水诗文,对山水风景的鉴赏必然都具备一定的能力和水平。许多著名文人担任地方官职,出于对当地山水风景的向往之情,并利用他们的职权对风景的开发多有建树。这些文人出身官僚,不仅参与风景的开发、环境的绿化和美化,而且还参与营造自己的私园。凭借他们对自然风景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来进行园林的经营,同时也把他们对人生的哲理的体验,宦海沉浮的感怀融注于造园艺术之中。

4中国园林理水意境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以北京山水文园景观设计为例)

4.1项目概况

山水文园是一个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的大型居住社区。山水文园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千米梧枫大道的弘燕路、京津塘高速、京津第二高速等干道交汇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拓三湖、筑两山、修一河、规划万米清溪,山水、景园、建筑交相辉映。中心景观用地正好是整个住区的低凹地带,采用水景处理符合《园冶·相地篇》中指出的“高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之说。在造价上这种做法顺应地形,节省土方,并可获得地表径流;从周边住宅观景角度来说,居高观赏方得妙趣。设计构思以阳光为主题,以水为纽带,把三大区域(公共湖水区域、半公众流水区域、私人花园和码头)联系起来,营建出了“一山一世界,一水一天堂”的浪漫仙境。

4.2继承

山水文园中心景观设计者着力于对中国园林理水手法的借鉴,以水为纽带,侧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塑造。在园林设计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变化不大,多以静态的水出现,如湖泊、池水、水塘等。山水文园第三期的近万平方米的中央湖区,广阔的湖面形成对水域生活的尊贵生态维护,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理水特点,是对自然山水特征的概括、提炼和再现。宁静的湖面倒映园区生活,让人不由得产生出“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无则无为而无不为。”湖水如一面明镜,看似虚无,却涵养着四周的美景,其周边的建筑、山石、树木乃至天空都被水含映在其中,使得人们的视线无限延伸,无形中扩大了空间,体现出水的深沉含蓄,映射出园林意境。

4.3发展

现代园林中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且多以动态的水出现,以“堆石引泉,溪流环绕”作山水景,以“叠瀑喷泉,鸣珠溅玉”作声景,以“水面为镜,倒影为图”作映射影,以“锦鲤嬉水”、“荷塘月色”等构成不同的水景,进而体现出水“盈、喷、溅、涌、流、溢、滴”等多元化的形态特征。山水文园的低密度、大湖景、别墅生活尺度设计原则,坚持在繁华城市中心建设低密度社区,回归自然生态,展现了一幅大隐隐于“市”现代居住社区画卷。9米林地高差,花木依山顺势而植,形成山水自然形态。溪流沿山坡缓慢曲折而下,流经楼前河道,最后汇入中央湖中。山体地表和楼问缓坡种植大量的绿色植被,搭以色彩四季变幻的植物种类,营建自然山问野趣,恬静怡人。公共湖区结合湖域水景,设置自然景观带,如同一道半透明的人文风景画。半公众流水区域规划以环流景观河道为主线,形成“曲水流觞”的文化意味。把各私人花园和过渡性的半公众空间联系起来,蜿蜒曲折的水系还在河道两岸提供了大量可供共享的“场”。建筑依水而立,水系环建筑而行,私人花园和码头则以“后花园”的形式,成为社区内的“纯私人景观领地”。动态的水景观处理则以38处跌水景观,利用现代景园跌水处理手法,营造出了自然山林水流的效果。其中再配以线状、柱状、球状、雾状、环状、变动的喷泉和涌泉,体现出现代景观理水的多变特征,不仅起到理水中的声色之美的作用,也能改善社区内小气候调节,起到滋生植物与净化空气的作用。社区内的很多景观处理手法同时体现了现代景观理水设计中的生态设计理念。设计者更应通过系统化的努力,寻求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利用轻污染的生活污水,循环再生,用于景观、灌溉用水;利用水生植物的科学配置,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湖底设计成阶梯状,以利于定期清淤;通过水面蒸发或人工造雾调节空气湿度,改善空气质量以及夏季降温等。为山水文园获得了亚洲“国际生态安全示范社区”、“国际生态最佳社区”“国际花园社区”的殊荣,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园林设计中“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的最高设计理念。

5结语

古人留下的这些文人园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一花一草的种植都是有讲究的,一石一水的布置都经过仔细的琢磨,每一处造景的意境处理是暗含寓意的。看似随意的地方其实都加倍用了心思,用形容散文的一句话来讲,就是“形散神不散”。这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慢慢的积累经验,虚心学习众家之长,这样才能使我们自己的设计不流于表面,才能真正做到外在形式好看,内在的内容精彩。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现代园林理水应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把握时代之脉搏,汇之以现代艺术的特质,进而塑造出符合当代社会风貌的现代水环境。

猜你喜欢

意境形式影响
小议过去进行时
春色满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一朵花的意境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环境——雕塑意境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