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逻辑与实践的模式
2016-05-14麻艳丽
麻艳丽
摘 要:在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倍受关注的时代背景下,作为支柱课之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最贴近,遇到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压力更大,本文即从“基础”课教学模式建构角度提出了课堂授课与课外实践机制并重的观点,也符合人才培养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规律。
关键词:理论;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65-03
一、“基础”课的内容特点
(一)内容涉及面宽泛
作为思想品德课,“基础”课教材体系几经构建,旨在从知、情、意、行诸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完整仅仅表现出了形式的完善,内涵的逻辑性与适授性才是真谛。从学科渊源上讲,它涵盖了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社会学、美学、马克思主义人学、心理学等学科;从德育涵养机制上讲,它遵循个人精神气质构建(理想章节设置首章)、民族精神培育(爱国章节设置)、个体人生观建构、道德品质磨炼、法律意识形成、法律制度掌握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展开叙述;以责任意识培养为内核,从个人对国家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对自我的责任之角度进行内隐式铺设;以新生入学教育为目标指向,具体包括入学适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仰培育、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道德观、法制观培养等章节内容;以成功人生培育为基点,从在校学生、社会公民、职场人士、家庭成员、合格人才等多种身份角度,提出了对人的不同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建设等宏观理论政策为指导思想,从国家人才培养、综合国力提升、中华民族复兴的高度指出了社会主义人才教育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主线,提出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评价人的基本尺度,以培养能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道德人格为落脚点,充分彰显了我国高等教育以培育肩负使命、尊重知识、敢于创造、善于创新的人才为特色的教育优势。
(二)内容偏重知性理解
大学教育以专业素质培育为核心,专业课知识相对学生来讲是陌生且新奇的,对学生充满求知的诱惑与功利的追逐;而作为公共课的政治理论课知识对学生而言相对较熟悉,这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学校教育中品德养成教育的普及性与一贯性,同时也给高等教育中相似内容的继续开展增加了难度。
鉴于品德课“重理论、轻实例、轻践行”的教学倾向,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教材内容编撰仍以概念阐释、观点罗列、正面倡导为特色。大学生虽然理性思维能力较高,但环境与德育的异质性、学生阅读嗜好的转变、新型学习方式的革命等因素使得施教内容好似“不合时宜”了。深究其原因,我们应该得出以下结论:并不是内容的问题,而是支持内容的材料与表现形式不够感性,可读性不强。这在与学生多次交谈中得以证明,理工院校学生尤然。关于加强课本辅导读物(案例汇编等)建设、实行网络课堂教学的改革趋势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内容的导向性极强
高校肩负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在对人才实施质量把关的意义上,大学有其独特的地位与使命,它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重塑人文精神、引领社会风尚、激发道德良知的重大任务。
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纷繁云涌及网络的强大传输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素质养成教育的任务,其内容指向具有极强的导向性。
二、“基础”课的教学特点
(一)大班授课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的高校扩招政策使得各大学在校生数量急剧暴胀,相应地新生数量非精英教育模式下可比。公共课的生师比一直以来就不达标,加之师资短缺的历史原因,公共课的教学班级规模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现状,大班制授课方式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留。大班授课的缺点显而易见,在现代教育手段的辅助下稍有改进。学生层次、学习兴趣、班级秩序、课堂氛围、师生互动等方面均不能理想。尤为重要的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期望被关注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不易得到满足,必将影响教学相长规律的实现。不同专业学生的课堂集合体虽有互补优势,但对新生而言,他们的专业特征尚不能体现,这种集合体就往往有混乱之虞,也不能使得学生之间很快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同学关系。这对课后作业、讨论、组织活动等环节均产生着不利的影响。考勤制度无法得到有效贯彻,学生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现象难以杜绝,最终影响的是教师的威信和学生的自律意识。
(二)多媒体教学方法
各高校都在加快现代教学手段的投入和普及使用,网络课堂、精品课程的广泛制作大大丰富了教学资料,也有利于视听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发挥。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应用的泛化也许并没有改善课堂教学,而是把手段当作目的。对于理论课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适应了大班制授课模式,较之以往的板书更清晰、更具可视性和直观性,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电脑技术的娴熟代替不了高超的授课艺术,幻灯片的展示不应弱化老师的主导地位,眼花缭乱的图片资料给予学生的短暂视觉冲击使得理论讲解变得更无力了,从一定程度上讲,本门课理应体现的理论的逻辑性反而被削弱了。
(三)新生对课程认识误区
新生虽对大学学习充满新奇感,对老师充满敬佩感,但对品德课却不尽然。中学应试教育使他们相当然地把课程以主——副类分,道听途说的关于大学课程的零星见解也使他们形成重专业(课)轻公共(课)的心理,大学学习的自主性与非强迫倾向加剧他们以自己的兴趣决定课程的好坏,由此导致理论课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有大的改善,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分值偏低。欲扭转这种认知偏差,单靠教师满腔的热情是不够的,尚需要进行大量的课程研究和实践改革。
(四)学生主观因素
“教育无差生”说旨在说明学生主体地位的平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师德精神激发旨在说明用心教育可使每个人获得自我提升机会。但盲目扩招、多种办学模式体制下的学生整体素质确有下降。虽然分数不能代表学生的素质,但能部分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力高低。加之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高校争相加剧对中国优质生源的抢夺,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现实,民众对教育质量与就业难的社会诟病,在校生对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的重心不平衡倾斜,远程教育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达,都使得大学教育不再具有神圣感与成就感。对二流、三流高校的学生更是如此,他们没有学校名牌的庇护,对前途充满担忧,功利主义的社会心理引导他们以考证、出国等目标为指向,无法把握大学教育的真谛。对以育人为主旨的德育课充满反感心理,何谈重视与领悟进而严格践行呢?
(五)网络信息对课堂的冲击
众所周知,客观真理容易被接受,个人观念的改变却难得多。品德课正是承担着改变学生非理性认识的功能,网络的出现大大加剧了这个难题。网络是各种观点的汇聚地,话题既贴近现实又贴近个人利益,大家畅所欲言,轻松的语境彰显出网络人群的亲和力。然而,网络上信息质量良莠不齐,学生热衷于追随网络观点,一些反动、消极、扭曲的垃圾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价值判断。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叛逆心理更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选择,不正确的观点经过网络的扩大而蔓延,教师的授课难度增大,授课方式受到挑战。
三、“基础”课的改革出路
(一)以理论的逻辑说服学生
理论是对现实的抽象性总结,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理论即是真理。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中,真理的力量势不可挡。所谓真理的力量,是指真理具有吸引人、凝聚人、鼓舞人的作用。因为真理反映客观事物规律,能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去实践,信服和追求真理也就成了人生追求过程中的理所当然的事情。要使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书本内容,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信服性理解才是目的。课堂讲解应是说服性讲解,流于肤浅的空谈使得课堂氛围索然无味,也是重复性劳动,学生在以往学习中已经懂得的道理无需赘述。学生感兴趣的应是他们以住未能理解或接受的东西,大学生需要补的课恰恰是理论素养的提升。
(二)以独特的风格熏染学生
教育是师——生双方互动共进的过程,高等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活动是微观环境下的教育。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我们的大学生还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研讨式学习方式;由于教师素质的缺憾,高等教育实施者也不尽善尽美。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示人。以理服人,要求教师不但熟悉本学科的基本理论,还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具有信手拈来的理论储备。以情感人,是指讲课过程不能扮演传声器,而是在信服理论的基础上动情地演绎课堂内容。以行示人,是指在生活中能够践行理论指示,并不折不扣地把这种榜样信息传输给学生,加强学生信服力度。
正确把握以上规律,要求课堂活动的主角——教师加强师能修养。师能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学识和个性风格。学识既包括已有的学历、知识背景,更包括更新、积累知识的能力。个性风格是个人气质的自然流露,包括语速、音质、亲和力、激情与活力等精神性特质。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活动的出色表现应在于与众不同的个体讲授风格,每堂课都要有出彩之处。个性风格因人而异,是综合个体知识、性格、气质、语言表达诸种因素的结果,其中人格的因素自然更重些。所谓人格,是人的内在因素的总称,是指人的修养和道德上达到的程度,它潜藏于人的思想意识之内,外化在人的言行当中。高尚的人格形象产生的是积极、健康的感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人格的力量,是指老师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说服、感召学生,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拥护和支持。风格是提升课堂理论讲授效果的关键因素,理论本是灰色、枯躁的,可是不同风格的讲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激情兼具幽默感的教师一定会让理论之树开出鲜明炫丽之花。反之,呆板的讲解风格会使理论愈加晦涩难懂。
(三)以网络课堂激发参与兴趣
大学学习毕竟不同于中学,学生主观上都希望有机会与老师平等地探讨问题,正如时下许多课题研究结论那样,学生兴趣的激发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若想激发学生兴趣,就要给他们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鉴于现实课堂情景的局限性,网络课堂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不妨采取如下举措,使网络课堂真正发挥作用。让学生尝试独立制作相关内容的课件,给予他们适当的课堂发言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教”的过程不易;教师开辟网络课堂对话机制,答疑解难,就课程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激烈交锋,让学生认识到发现问题是更高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的能力,如小型论文的布置,小型辩论会的组织规则,优质视频资源的搜寻。这些措施都是立足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他们的兴趣点为突破口,实现问题式教学,增强他们对课程建设的热情,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
(四)以实践的力量铸造学生
不管课堂活动如何成功,都只是使教育成功了一半。检验“基础”课成功的最终标志是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达成了健全的人格,能够尽快适应各种环境,并在短时期内有创造性表现。知、情、意是人格养成的心理环节,“行”即实践环节才是人格成就的最终标准。配合课程建设,更需要有效的课外实践机制建设。这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加强“基础”课课外学时体系的完善。课堂内容设计只是保证课堂活动成功的第一个步骤,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安排往往处于无序状态中,及时给学生指导读书计划、交往计划、校园计划、社会活动计划,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反观课堂知识和理论,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反馈问题给教师,真正建立起教学相长的学习机制。第二是构建有效的生活实践环节。个人健全人格的养成是个长期反复的过程,经历更多的困境,面临更多的抉择机会,方能考验人格的成熟与否。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应着眼于长远育人的角度,投入更多的人、财、物力建立校企联合实习基地,鼓励“基础”课在内的政治理论课教学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生活,实现体验式教学模式;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大力改革教学思路,形成特色育人模式;从大学生个体角度出发,增强自我成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勇于奉献,敢做敢当,关注社会,关注人群,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如志愿者、义工),在现实生活中上好成才的最后一课。
总之,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和实践的力量在“基础”课教学中缺一不可,“说到”与“做到”相一致的意义不仅针对教师,而且针对学校、学生是同等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刘斌.导向性与价值性的统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36-137.
〔2〕张笃振,刘淑娥.使用多媒体教学利弊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84-85.
〔3〕王静君.网络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民族论坛,2012(10):89.
〔4〕沈席强.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12):13.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