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狮子雕刻艺术

2016-05-14于超

关键词:外来文化中国化

于超

摘 要:狮子艺术作为外来文化,在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吸收、融合、演变,形成具有中国独特艺术风格的“中国狮”而流传于世,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祥如意的象征。中国的狮子雕刻艺术丰富多彩,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狮子艺术都有着不同的风格特点。狮子造型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凝聚了历代艺术家们的心血与成果,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人文符号。

关键词:狮子艺术;外来文化;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J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236-04

中国并不出产狮子,但是中国的狮子艺术却深远而悠久,其艺术形式丰富多彩。肇始于汉代的狮子雕刻艺术,两千年来生命力一直十分旺盛。狮子形象广泛出现在陵墓、佛窟、寺庙、建筑、桥梁、牌坊以及各种日用工艺品上,经过历代艺术家的不断继承与发展,最终演化为具有中国文化血统的独具特色的狮子艺术,成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载体。

一、中国狮子雕刻艺术的源起

中国狮子艺术的原型源于域外。狮子是外来物种,其故乡远在非洲、西亚、南亚次大陆和欧洲中南部等地区。虽然我国不出产狮子,但是我们的祖先对于狮子的形象却并不陌生。

《尔雅·释兽》:“狻麑如虦猫,食虎豹。”郭璞注:“即师子也,出西域。”[1]《穆天子传》卷一:“狻猊野马,日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师子,亦食虎豹。”[2]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西域诸国与汉帝国通商往来,曾把狮子作为贡品送入我国。“《汉书.西域传赞》中所记载“遭值文、景玄默,养民五世,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通大宛、安息。自是以后,明珠、文甲、通犀、翠羽之珍盈于后宫,薄捎、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巨像、狮子、猛犬、大雀之群食于外囿。殊方异物、四面而至。”[3]《说文解字》中并无“狮”字,古代汉语中的狮子为外来语。“狮子的梵语发音Simha,我国取其第一音,称为“师”,属于假借字。”[4]到了唐代武周时期,在佛教经典《华严金狮子章》中,出现“狮”字,这是后人造出的形声字。《东观汉记》中对狮子作了形象具体的描述:“阳嘉中,疏勒国献师子、犎牛。师子形似虎,正黄,有髯耏,尾端茸毛大如斗。”[5]汉朝以后,西域进贡狮子的记录不绝于史籍,到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葡萄牙使臣本都进贡非洲狮,历经一千六百多年。贡狮的不断地输入中国,促进了中外之间的交流。

佛教源于印度,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汉书?西域传》曰:“至于佛道神化,兴自身毒,而二汉方志。莫有称焉。”[6]唐代高僧慧琳曾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狻猊是由印度佛教狮子演变而来,据葛洪(284—364)之《西京杂记》记载,龙生九子,狻猊(即狮子)又被称为龙的第五子,喜烟火,性格安静,所以被安置在佛座上。印度佛教对狮子大为推崇,狮子在印度被视为佛祖释迦牟尼的象征动物,因此其狮子文化也随着佛教进入中国。印度的佛教狮子艺术,经过中国的艺术家和民间工匠的吸收、融合和再创造,形成了具中国特点的狮子造型艺术,并被视作压邪安吉的象征。

二、狮子艺术中国化的演变与发展

(一)古朴雄健的汉代狮子

根据考古资料,中国于东汉年间开始出现狮子造型艺术,现在所见最早的狮子雕刻实物就为这时期所制。我国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祠前的石狮与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就是于东汉年间建造,并有准确纪年。“现在保存最完整的、唯一可以了解我国早期狮子造型的,就是高颐墓前的了。高颐墓位于四川省雅安县东约八公里的姚桥村外,现存石阙一对,石碑一通、石狮一对。阙身正面刻隶书‘汉故益州太守阳平郡武阴令北府承举孝廉高君字贯方。碑文模糊不可读,据残存文字,知是东汉先帝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建造的。石阙和石狮造型优美,雕造精致,保存完好”[7]。

汉代石狮造型均昂首、挺胸、张嘴,多站立式行走状,目光炯炯,雕刻工艺简练古拙,具有强烈的动感,气魄深沉雄大。“汉代石兽一般体量都不是很大,动感较强。在表现动感中,带有汉代对动物刻画常有的柔韧性。汉代石兽无论大小,总使人感到它们是有生命的血肉之躯”[8]。

中国早期的狮子造型与真狮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西汉之后,狮子、大象、孔雀等作为西域诸国的贡品进入中国,但是这一类珍兽数量很少,只饲养于帝王宫苑之中,能够见到实物的人很少。民间艺人们缺少深入观察狮子特点的机会,只能凭借传说和书籍中的记载,发挥主观想象,将多种动物特征集于一体。根据自己熟悉的虎、马、鸟等动物形体,抓住猛兽张牙舞爪的基本特征,运用变形、夸张等创造神异动物的传统处理手法进行理想化的创作,如在狮子身上加一对翅膀,或者在狮子头上饰以云纹、火焰纹。这样塑造出来的狮子形象与原形必然有巨大的差异。南阳汉画石中的狮子形象就是马非马、如虎非虎;陕西博物馆的东汉石兽也是半狮半虎的造型。山东嘉祥县武氏墓祠前的石狮与四川雅安县高颐墓前的石狮,躯体如虎,背上长有一对羽翼。受佛教和东汉时期神学的影响,中国早期的狮子造型背上多有双翼,但是与西亚、波斯和印度展翅飞翔的翼狮不同,中国狮子的翅膀是收附着的,显示出更加内敛的气质。

汉代狮子造型是在原形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神兽的某些特点与装饰方法,标志着狮子造型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变化。

(二)神异浪漫的魏晋南北朝狮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不稳,南北长期分裂,战乱频发,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于整个意识形态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乱世之中的芸芸众生渴望安定,佛教广为传播,成为当时多灾多难的民众心中的精神支柱。“到了南北朝,大规模的开凿石窟,雕凿佛像,是我国佛教史上的极盛时期。著名的大同云冈石窟就是这时期开凿的。这时期的狮子除了作为压邪镇魔、墓前守护神灵的瑞兽外,还充当了护法的灵兽,大量出现在洞窟艺术中。”[9]南北朝时期的巨兽雕刻沿着汉代石狮的造型样式继续发展,趋神异化。其造型昂首鼓胸,体型硕大,气势恢宏,线条遒劲,吐舌至胸,呈行走状,动势强健,肩上饰翅,头部加短角。身上以云纹或火焰纹装饰,强调和夸张了狮子的旋卷鬣毛和雄壮的胸肌。雕凿刀法平直,造型方硬而多棱角,坚实而厚重。在称呼上也多样化,有的称辟邪、天禄或麒麟,有的成为神兽、瑞兽。受印度佛教狮子造型影响,南北朝时期的狮子多呈吐舌状,但随着狮子中国化的演变,吐舌狮子在唐代后期逐步消失。

南朝帝王风行厚葬,多在陵墓前放置石狮,以达到压邪之目的。如:梁代康王萧绩墓前的石狮,躯体线条流畅挺劲,环眼巨口,躯体硕大,肩部刻有鳞纹双翅,四肢粗壮有力,神态严峻镇定,突出表现了狮子的勇猛威武。北朝的狮子雕刻存于石窟之中,多昂首挺胸,作狮吼状,具有浓厚的佛教艺术风格。狮子外形威猛神勇,同时又具有温顺稳重的气质。如:龙门宾阳洞石窟中的护法狮子,张口卷舌,前肢跨出,蹲坐于佛座之前,气势威武,给人以敦厚、力量的感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运用了“以形写神”的传统方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采用浪漫的手法,对狮子造型进行艺术处理,开创了中国狮子造型的新面貌,为后世中国狮子艺术形象奠定了基础。

(三)王者气派的唐代狮子

唐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文化和国力空前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李唐之世,在我国史中,为黄金时代。文治武功俱臻极盛。时代长久,仅亚于汉。国运兴隆,为前所未有。”[10]中国狮子文化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之上,走向成熟,达到了顶峰,完全中国化了。

唐代狮子造型的艺术风格,较之前朝有很大的变化。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真狮大量进贡,故狮子的写实性加强。在造型上注重表现狮子的真实形象,告别了虎之形体,摒弃了东汉以来狮子造型的神秘色彩,其头上的饰角,身上的饰纹和双翼已经消失。在形制上除了行狮造型外,还大量采用了蹲狮造型。这种蹲狮前肢向前斜伸,胸部坚挺,比例恰当,结构合理,双目圆瞪,雄健洪浑,气势凌人,且富有人情味。体现出唐代自信、自强、自尊的民族精神和不可一世、唯我独尊的时代面貌。“开元(713-741)文士阎随侯的《镇座石狮子赋》,为我们描述了一幅形神俱备的盛唐狮相:威慑百城,褰帷见之而增惧。坐镇千里,伏猛无劳于武张。有足不攫,若知其豢扰;有齿不噬,更表于循良。”[11]著名的唐高宗和皇后武则天合葬之乾陵前的一对蹲狮,气魄宏伟,体高三米以上,雄踞陵前。雕凿精美,在技法上由平刀发展到新的圆刀法,石狮胸部与侧面多用圆润自然的转面,着重刻画了头部之瞪眼突鼻、阔口利齿,鬣毛用薄浮雕交圈状装饰,以突出狮子的特点。蹲狮的那种坚不可摧的气势,显示出大唐王朝强生昂扬的气派。这种威而不怒的镇座石狮,成为后代狮子形象的标准化的风格。

唐代艺术家以高超的造诣创造出来的狮子艺术形象,完成了狮子造型中国化的转换。唐代雄狮以其雄壮的气魄,威而不怒的王者风范,映射出唐帝国的雄厚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富有民族特色,标志着中国狮子造型艺术走向成熟。

(四)世俗温驯的宋代狮子

唐代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逐渐走向衰落,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必然与同时期的社会整体发展状况相呼应的。两宋时期,奉行重文抑武的国策,社会审美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中国本土的文化艺术趋向世俗化,市民文化的兴起对于艺术产生巨大地影响,狮子造型艺术也出现显著的变化。

宋代石狮不仅用于镇守王陵,寺庙、石窟、祠堂和园林也开始用石狮装点。宋代狮子的“王者之气”和神异性减弱,其民族性和人性进一步得到深化。狮子开始挂铃铛、悬绶带和吊着彩巾,走狮造型低头收胸,蹲狮四肢收拢,神态腼腆而拘谨。雄狮左爪戏球,雌狮右爪轻抚幼师,这种造型在民间得到广泛运用,成为后世狮子文化的固定模式。山西晋祠圣母殿前的狮子,工艺精美,脖颈挂铃,饰以彩带,前爪戏弄幼师,气质温存,充满民俗意味。狮子艺术品种类增多,应用广泛,如:染、印、绣、织的狮子作为商品成为百姓的应用之物。宋元时期狮子造型虽仍有汉唐之遗风,但其体量比前代趋小,汉唐那种威武昂扬的气势明显减弱,精神面貌由凶猛转向温驯,变为驯化的动物而走向民间。

(五)程式化的明清狮子

“明代是中国狮子艺术晚期的一个发展高峰。明代虽力图恢复唐宋时期的那种雄迈作风,但传统的狮子造型艺术终究抵不住世俗化和商品化的潮流,狮子的艺术形象最终还是沿着明代官僚和中下层平民的欣赏爱好方向发展。”[12]其狮子造型最显著的特征是民族化和程式化,出现了官狮与民狮两大体系,官狮用于宫廷官府建筑装饰或守卫大门,雕刻精美,装饰华丽却缺少灵气,貌似威武却活力不足,趋于呆板模式化;民狮多用于民宅,风格更为多样化,造型自然朴实,富有生活气息,成为民间百姓的吉祥物。建于金大定年间的卢沟桥,桥柱上的石狮子雕凿于明代正统年间。明末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卷三》中记载:“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米,石栏列柱头,师母乳顾抱负赘,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据统计,桥上的大狮子287只,小狮子198只,总共达到458只。与唐宋相比,明代狮子总体气度较弱,力度不足,注重装饰,雕刻更加精美。

清代狮子造型已基本定型,比明代更为程式化。清代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1795年作)中规定:“狮子分头、脸、身、腿、牙、胯、绣带、铃铛、旋螺纹、滚凿绣珠、出凿崽子。”清代狮子应用更普及,进入了民间各个生活层面。在很多民间工艺品中,如:玩具、剪纸、竹编等都出现了各种形态活泼、造型各异的狮子形象。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具的改进,清代狮子的雕刻技术有了提高,风格品类空前丰富,但是精细有余而神韵不足,造型偏重细节,整体感不强。

三、狮子造型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狮子造型的中国化演变,从移植吸收到归化创新,外来的狮子形象被自然的融入到华夏传统文化,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特征的狮子造型。中国狮子与域外产狮地区的狮子艺术风格有明显的区别,这是由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

狮子在古代西亚、南亚地区被赋予神秘的色彩,如埃及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希腊神话半人半狮的Sphi,是神力、王权和智慧的象征,具有非凡的力量。在印度,狮子拥有者至高无上的地位,释迦牟尼即释迦族的狮子之意,受到僧俗两界的崇拜。波斯帝国也事狮子崇拜的地区,波斯诗人菲尔多西的史诗《五书》中的英雄人物都被称为“狮子”。与这些狮子崇拜地区不同,中国虽然吸收融合了外来狮子艺术造型,但是没有赋予它在西域地区那样的崇高地位。古代中国崇拜“四灵”:麟、凤、龟、龙。龙在中国享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被视为皇帝的象征,华夏的始祖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龙身,中国甚至被称为龙的国家。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狮子的地位必然在龙之下,既不能凌驾于龙之上,亦不能与龙平起平坐,以致形成"龙生九子,狮居第五"的说法。狮子多用于镇守陵墓石窟、看守大门或者居于建筑的门楣檐角、栏杆,用作装饰,都不是主体而是以陪衬的角色出现。到了唐代,狮子又沦落为文殊菩萨的坐骑,与西方狮子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宋代以后,狮子更是走进民间,成为一种吉祥物。

中外狮子在造型风格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西亚、希腊、印度地区的狮子造型与活狮形象很近似,在创作方法上追求写实,狮子雌雄特征分明,雄狮体型较大,长有鬣毛;雌狮形体相对小一些,没有鬣毛。狮子的整体结构要与原形相符,其身上的各部分肌肉起伏都要符合解剖学,在雕刻上注重体积感、块面感。中国狮子与真狮形象有很大差距,各个时代有各自的的特色。中国狮子的整体外观都是雄狮造型,雌雄虽有区别,但只表现在附属物的不同,如:雄狮戏球、雌狮携幼。自然界中的真狮子是没有眉毛的,而中国的艺术家们运用拟人的手法,使中国的石狮子也长上了眉毛,以此创造出了具有喜、怒、哀、乐情感的人性化狮子造型。我国传统的狮子造型艺术注重“以形写神”、“贵在传神”、“以线画体”、“以体托线”、的创作方法,并不局限于真狮的解剖结构。讲究神似,以传统“写意”美学思想为灵魂,运用夸张、变形、集中和概括的处理方法进行艺术创作。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世界各国不同的狮子艺术形象。

西域狮子重在表现狮子的凶猛野性、狰狞外形,造型张牙舞爪,令人恐惧。在其狮子艺术作品中,经常出现人狮搏斗的狩猎场面,如: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所藏的一幅亚述纳西帕王狩猎的浮雕描述的:“国王勇敢地拉满弓反身瞄准那头已被箭射伤的雄狮——受伤的狮子的凶猛表情,勾画的惟妙惟肖,那头已被国王的箭射中要害的狮子,又显得那样无助的挣扎。”[13]由此可看出,在西方,人类与狮子之间是一种对抗与征服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的,而不是对抗的,狮子进入中原地区后,也要符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遵守中华文化的传统规矩。唐代以后,狮子造型开始变得威而不怒,性情转向温驯仁和,其“神性”、“王性”逐步减弱,“人性化”和“民俗化”的气质得到发展。受中国传统家族观念的影响,狮子造型也呈现出家族化的构成方式,一般都以雄狮、幼狮、雌狮和母子狮组成一个家族群体的面貌展现。这种家族狮子形式,是华夏文化所独有的。

四、结语

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过程,也是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个地域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各不相同,狮子造型的艺术风格也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要求而创造出不同风格的狮子艺术形象。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国狮子体现了华夏文明的宏伟气魄和灿烂文化,凝聚着历代艺术家们的心血,展示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参考文献:

〔1〕郭璞注.尔雅注疏·释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327.

〔2〕王裕梁,陈建敏.穆天子传汇校集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54.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西域传(卷九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刘道凡.我国传统狮子雕刻造型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79:55-62.

〔5〕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113.

〔6〕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2931.

〔7〕李仲元.中国狮子造型源流初探[J].社会科学辑刊,1980:108-117.

〔8〕顾森.中国传统雕塑[M].北京:商务图书馆,1997.56.

〔9〕刘道凡.我国传统狮子雕刻造型初探[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79:55-62.

〔10〕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63.

〔11〕蒋廷锡,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M].北京:中华书局,1934.

〔12〕徐华铛,杨古城.中国狮子造型艺术[M].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2004.52.

〔13〕尼.伊.阿拉姆.中东艺术史(古代)[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圣经》经文中国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视域下大学生国家文化安全教育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浅谈外来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外来文化维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