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读中庸

2016-05-14易中天

党建文汇·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易中天理想主义犯错误

易中天

一段时间内,“中庸”这个词语被妖魔化,认为是无所作为,不讲原则,不求进取。这是对中庸的误读。所谓“中”是不走极端,但不等于不做到极致。极端是偏激,极致是到位。一件事情要成功,一定要做到极致。“庸”是平常,不唱高调,但不等于没有理想,理想是必须有的。

长期以来,我们都为一个问题困惑,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我常想,我的女儿是否要培养成单纯的“白雪公主”,如果白雪公主一定会吃巫婆的毒苹果,但我总不能从小就教育她算计别人,说假话,忽悠。就这个问题,我请教过自己的老校长刘道玉。他解答了我长期以来的疑问,“大学还是需要理想主义教育,大学生还是需要接受理想主义教育。”为什么?里面还是有个中庸之道。

理想主义的大学生进入社会一定碰钉子,结果是什么?碰钉子的结果,一定是各退一步,社会不可能消灭我们这些大学生,社会一定会为大学生让一步,那社会能不进步么?当然大学生也会让一步,有人说,这不是妥协了么?妥协不就是投降么?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妥协的前提,正是独立、自由、平等。服从不是妥协,找到我们共同能接受的底线,这才叫妥协,我们的传统中缺乏这一环。农业民族不会妥协,商业民族才会妥协。我们开口闭口就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恰恰是法家的思维方式。真正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买卖双方各有所得。

此外,年轻人要敢作敢为,千万不要怕犯错误,只要愿意承担责任。比如大家找男女朋友,一旦选错了人,就要有自认倒霉的勇气,并承担相應的责任。一个人如果从来不犯错误,犯一次就会要了他的命。小病不断,小错不断,是最佳状态,这是中庸。

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的自由发展。而自由,甚于发展。每个人自由发展,更是一切充分发展的前提。 (摘自《新华日报》)

猜你喜欢

易中天理想主义犯错误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吸取教育 少犯错误
易中天的“育女经” :无为而治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朋友当如是
朋友当如是
犯错误找家长
易中天《中华史》在争议中热销
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