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电视的创新动力

2016-05-14曹颖新

党建文汇·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英国受众

曹颖新

英国电视媒体是构建英国社会形态、向海外传输英国价值观的重要力量。英国电视节目很受欢迎,总让人感到在一股活力下的社会担当。

在英国,BBC从创办以来就一直是电视广播业的老大,虽然秉承一贯的公共服务原则赢得了尊重,但过于强调教育性和严肃性,对大众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到了20世纪50年代,商业性质的独立电视台(ITV)成立,打破了BBC的垄断局面。ITV播放和制作娱乐性和商业性较强的节目,其宗旨是观众喜欢什么就放送什么。大众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ITV的做法事实上导致了观众的欣赏品位有所下降。针对电视受众日益庸俗化,英国政府委托英国产业联盟主席皮尔金顿成立调查委员会,旨在对英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进行评估并提出建议。该机构关注商业电视的过分盈利和低俗化,其立场更倾向于关注社会价值,但也兼顾了视角的均衡。其成员来自社会各方面,包括工会成员、大学教师、演员、企业家、职业技术人员、运动员、家庭主妇等。

经过调查,这个委员会发表了报告,指出独立电视台ITV过分追求商业利益,其节目内容狭窄、庸俗,排斥严肃节目,损害了电视媒体的公益性,应该对日益低俗的大众趣味负责。同时,报告赞扬了BBC的公益性和专业性。在受到ITV的挑战以来,BBC坚持公共服务立场,通过增加轻松幽默和快节奏的节目来改变其刻板的形象。该报告在褒贬的同时,还得出一个结论,认为电视是长期影响社会道德、思想观念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格外注重电视对塑造社会道德、引领社会风尚的作用。该委员会建议商业电视台的管理部门对下属电视台节目进行约束,但这种约束并不是简单的一纸限娱令,而是通过合理安排,用多引导少限制的方式来促进ITV增强文化性和严肃性,减少重复的莺歌燕舞。

一直以来,英国人都在以打动了自己心灵的东西,打动着世界。英国人在古典时代为世界贡献了戏剧精神,在工业时代贡献了侦探推理传奇,这两种传统在今天仍然闪光,以《唐顿庄园》和《神探夏洛克》为代表。传统与现代的良好结合,是英国电视人创新的一条成功路径。他们相信19世纪的夏洛克在21世纪并不过时,可以通过当代元素复活他的聪明和冒险精神。近些年,除了这些风靡海外的电视剧,影响更大的是歌舞、选秀节目。最有名的是《英国达人秀》《英国之声》,前者是英国人原创,后者的版权属荷兰,但影响力要远远大于《荷兰之声》。《X元素》《认真来跳舞》《童声》等节目除了在本国保有较高收视率外,在海外也有一定影响力。这些节目的成功不仅因为绚丽的舞台、用心的设置等精良制作手段,还因为各种新奇的点子,让人屡屡感觉耳目一新。反其道而行之是创新的基本思维,或者说在一种思路成为流行时,就要适时地生成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思路,在不断调整中产生创新。当别人都在通过运营成熟的公司包装制造明星时,推出平民草根就会吸引受众,因为这里体现着真实的价值;当不剪辑、零距离的镜头充斥荧屏导致“真实”泛滥时,经过筛选和大量前期加工的节目又会胜人一筹。

比如《英国达人秀》第一季的成功做法是,讓胖乎乎的收银员保罗·波茨不加修饰地站在评委面前,不自信地说“我要唱普契尼的歌剧”,这时镜头对准几位评委,他们露出了很不屑的表情,可是,当选手的嗓音响起,评委们瞬间被征服了,保罗也从此征服了世界。当类似的做法反复运用时,受众就会感到乏味和厌倦,因为第一次、第二次运用表现了诚意,第N次以后就成了对受众的刻意迎合,是功利心的驱动,同时会感到被媒体愚弄感情,就不再买账了。受众通过选择权影响媒体,媒体就要不断作出改变。英国电视制作人非常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的创新不是靠博出位等低劣手段来吸引眼球,不是靠惯性运作敷衍观众,而是时刻保持对观众和社会的敏感度,尊重受众的智商,适时地引导一些话题,既满足受众趣味,又时不时地带来一些刺激。这种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社会的负责。(摘自《学习时报》)

猜你喜欢

英国受众
英国的环保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英国圣诞节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