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笔下的孙中山

2016-05-14那秋生

党建文汇·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山大学中山苍蝇

那秋生

鲁迅从来没见过孙中山,但对孙中山却充满了敬重之情。鲁迅第一次公开谈到孙中山,是作于1926年3月10日的《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文章说,孙中山是整个中华民国的“第一人”:“凡是自承为民国的国民,谁有不记得创造民国的战士,而且是第一人的?但我们大多数的国民实在特别沉静,真是喜怒哀乐不形于色,而况吐露他们的热力和热情。因此就更应该纪念了;因此也更可见那时革命有怎样的艰难,更足以加增这纪念的意义。”

鲁迅任广州中山大学教务长兼文科教授时,在1927年3月12日的《中山大学开学致语》中再次提到孙中山的名字:“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的结果,留下来的极大的纪念,是:中华民国。但是,‘革命尚未成功。为革命策源地的广州,现今却已在革命的后方了。设立在这里,如校史所说,将‘以贯彻孙总理革命的精神的中山大学,从此要开始他的第一步。那使命是很重大的,然而在后方。中山先生却常在革命的前线。”“我先只希望中山大学中人虽然坐着工作而永远记得前线。”

鲁迅的书信中多次提到孙中山,说明孙中山在他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最早的是在1925年4月8日致许广平的私信中:“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原因还在他没有党军,因此不能不迁就有武力的别人。”最晚的是在1935年2月24日致杨霁云信中:“中山革命一世,虽只往来于外国或中国之通商口岸,足不履危地,但究竟是革命一世,至死无大变化。”

对攻击孙中山的“奴才”们,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一文中愤怒地写道:“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着,营营地叫着,以为得意,以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战死了,不再来挥去他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对于该文,鲁迅在《这是这么一个意思》文末有过一个声明,说:“其实我做那篇短文的本意,并不是说现在的文坛。所谓战士者,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国元年前后殉国而反受奴才们讥笑糟蹋的先烈;苍蝇则当然是指奴才们。”(摘自《团结报》)

猜你喜欢

中山大学中山苍蝇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我国最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中山大学号”下水
中山大学历史地理信息系统(SYSU-HGIS)实验室简介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一击止“痛”!450余水产人聚焦第九届中山大学水产饲料技术创新大会,教你从百亿到百年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历史上的“中山人”
中山大学点滴回忆
打自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