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行歌曲的经典化

2016-05-14潘嶙玉江奇

关键词:古典诗词流行歌曲

潘嶙玉 江奇

摘 要:流行歌曲作为流行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深受现代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欢迎。而中国古典诗词,虽然与现代流行歌曲分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是它们在内容和形式上却存在着许多一脉相承的关系。本文将通过对古典诗词由流行到经典演变的归纳,试图为流行歌曲的经典化建构提供思路。

关键词:流行歌曲;经典化;古典诗词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109-03

将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联系起来并试图从古典诗词的经典化建构过程中汲取营养运用于前者,似乎有些于理不合。毕竟按照时下的说法:中国古典诗词高雅精致,有固定形式,相对严整;而流行歌曲则通俗平易,无拘无束, 可任意挥洒。概括地说,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是下里巴人,其间泾渭甚是分明[1]。殊不知,古典诗词在出现时也是以音乐的方式,在演变上也体现出由流行到经典的趋势,种种迹象都与当下的流行歌曲有惊人的相似。

一、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的同质性

(一)诗词是歌曲,曲中有诗词——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源流关系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瑰宝之一,而我国自古就有“诗乐舞混沌不分”的传统。如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再如近代中国音乐文学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朱谦之先生的《中国音乐文学史》:首论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并详细讨论诗乐、楚声、乐府、唐诗、宋词、剧曲等文学体裁的音乐性。《诗经》、《楚辞》、乐府诗歌中的古诗大都吟唱,作为音乐性更强的词在历时性和共时性上均体现出歌曲的特征:词的创作是先有曲后有词,在流传下来的词中也是乐曲为主,同一曲牌可谱多首词皆是明证。

流行歌曲,是流行的歌曲。“歌曲”,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理解,作偏义复词讲,应当偏向于“歌”,更侧重于演唱这一表现形式。考虑到“曲”又可以包含声乐和器乐两大块,“歌曲”也可作同义复词讲,但显然指的是“声乐”。而“流行”,虽然很难给出一个标准化的定义,却是在现实生活中处处能感知的的一种现象,因而不做赘述。流行歌曲(pop music)区别于严肃高雅的古典音乐,在西方的发展已百年有余,包括爵士乐、乡村乐、摇滚乐等等,它是商业性的音乐消遣娱乐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工业”现象。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上海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国际化大都市。20世纪20年代西洋古典音乐、美国的爵士乐、中国的民间小调、戏曲汇集于上海,经过近十年的融合,最终促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流行音乐的诞生。中国流行音乐发展至今近90年,越发受到大众的喜爱,其中常见中国古典诗词的身影,主要包括主题内容上的延续和表现手法上的继承两方面[2]。

1.主题内容:爱情、思乡、田园牧歌的主题

纵观我国古典诗词发展的历史,其题材广阔、形式多样,所表现的主题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诸如感时伤世、爱国思乡、亲情友情、孤独忧伤、山水田园、怀古悼亡等等[3]。在这众多的主题当中,被现代流行歌曲继承并延续下来的主要有爱情主题、思乡主题、田园牧歌主题。如《月亮代表我的心》、《梦醒时分》、《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爱的箴言》等歌曲对爱情主题的继承;《故乡的云》、《我的中国心》、《外婆的澎湖湾》等歌曲对思乡主题的继承;《橄榄树》、《弯弯的月亮》等歌曲对田园牧歌式主题的继承。

2.表现手法上:比兴、复沓、直抒胸臆的手法

源远流长的古典诗词,除了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还为我们在诗歌创作方面提供了一套相对稳定的艺术模式,包括风格韵律、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这些也为流行歌曲所继承和借鉴。如《青春舞曲》:“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天还是一样地开。美丽小鸟飞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用了比兴的手法;《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希望就在不远处等我。跟着感觉走,让它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里都会有。”用了复沓的手法;《大约在冬季》:“没有你的日子里,我将更加珍惜自己。没有我的日子里,你要保重你自己。”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还有一种更明显的方式,就是为诗词重新谱曲,方便现代人的传唱。专辑《淡淡幽情》中的作品,则是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融合的典型代表,由艺人谢宏中邀请刘家昌、梁弘志、谭健常、陈扬共同谱曲,于1983年面世。其中有苏轼的《水调歌头》、范仲淹的《苏幕遮》、秦观的《桃园忆故人》等。最经久不衰的是苏轼的《水调歌头》,经梁弘志谱曲成《但愿人长久》,配上邓丽君那婉约清丽的唱腔,可谓是珠联璧合[4]。

(二)古典曾经流行——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的性质分析

流行歌曲是流行文化中引人瞩目的一种,它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1.通俗性

在音乐形式上,流行歌曲往往旋律简单、音域不宽,那些没有经过专业音乐训练的人也能一听就会。另外,流行歌曲的表现内容也是大众化和生活化的题材,非常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

2.娱乐性

流行歌曲的目的是宣泄内心情感,它拥有自由多样的形式,接受主体也大多是些非专业的自觉自愿的普罗大众。

3.时间性

流行歌曲的时间性体现在它随着时代的变化会出现一定的反复和循环,但这种反复和循环不是历史的还原,而是有了新的内容。

如歌曲《漂洋过海来看你》是歌手娃娃发行于1991年的歌曲,在当时就引起极大反响,也被很多歌手翻唱过。直到去年在《中国好声音》的电视节目中,学员刘明湘重新深情演绎这首歌曲,又一次引发了观众的大范围的追捧。而时间过去13年,这首歌的唱法引入了当下的流行因素,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4.商业性

流行歌曲一般都具有功利色彩,通过唱片的销售量和网络上的试听量和点击率来牟利。出于迎合受众的需要,难免庸俗,导致群众的尾巴主义。

在前文我们已论述过“古典诗词是歌曲”这一点,而将它放之于当时那个时代它又是否流行呢?我们知道,影响流行的因素包括权力、财富和社会声望等。就唐朝来说,唐玄宗将诗歌纳入进士科考试内容,大大提高了诗歌的地位。其实诗词自出现起,由于统治者和文人雅士的提倡,几乎在每个朝代都是风靡的。而它本身的一些因素也体现着时下流行歌曲的特性。

1.音乐:当时流行

诗词的音乐性在上文已论述详尽,那么用来吟唱诗词的音乐究竟是怎样的音乐呢?《楚辞》与以四言为主的《诗经》不同,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是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既然是民歌,必然具有易于传诵的特点,自然是当时流行的曲调。

2.内容:诗意

诗词不是文人墨客凭空捏造的,而是诗(词)人所思所想的物化。无论是写景抒情、咏物言志、即事感怀、怀古咏史、边塞征战、闺怨离愁,都是与古代人生活密不可分的。《尚书·尧典》中记舜的话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一样,都是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内容,抒发心中细腻的情感,力求诗意。

3.功能:交际、娱乐

诗(词)人创作诗词不是束之高阁、孤芳自赏,而是有一定的交际和娱乐的功能,这点与流行歌曲类似。唐代著名苦吟诗人贾岛通过与韩愈的交流,最终确定“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成就“一字师”的佳话。另外,古时候文人们也常聚在一起郊游作诗,王侯将相也常加入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游览诗多是出于这种君臣宴游的场合。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发现,诗词和歌曲在源流上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再加上古典诗词在其繁荣时又体现出与当下流行歌曲相类似的特点,因而,理清古典诗词从流行到经典的演变逻辑,能够为当下流行歌曲跳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窘迫命运,并走向经典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古典诗词的经典化建构

诗词在诞生之初并没有被奉为经典。像《诗经》原本也只叫《诗》,是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集子,直到西汉初期设五经博士,才成了儒家“五经”之一。词的命运更是悲惨,最初也只是由妓女传唱,在闺阁中流传,文人骚客多是羞于谈词。而如今,诗词被收入经典文化教科书,成了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必须有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文学经典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并在不断的阅读阐释中体现出新鲜生命力的作品。经典的形成,主要是指作家、作品如何在动态演变过程中获得经典的地位。一般说来,这一动态演变的历史过程愈长,则愈能检验其价值。以中国古代文学而言,《诗经》、《楚辞》、唐诗名篇、宋词名篇等,无不经过长期历史筛选而成为文学的经典[5]。时代变化往往伴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诗词的结构功能都发生了改变。其实词是诗的一种变体,为了表述的方便,我们就统称诗体的演变和功能的变迁。

在结构上,古典诗词大体经历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从绝句到律诗的演变。从《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再到《燕歌行》中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到杜甫的“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在功能上,由抒发个人情感体验、志向抱负拓展到关心民生疾苦、反映下层生活等方方面面。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到“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功能进一步扩大。《周易·系辞》下记载的:“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较早反映,说明了只有变化发展,才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道理。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固然有多种因素,但文学作品是否具有内在的经典的美质,应该是最为重要的。尽管不同时代拥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对文学经典的选择与体认会有相应的变化,但那些思想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作品总能代代相传,所以,文学的经典又具有很强的稳定性[6]。这种稳定性来自诗词的“经典美质”,也就是它们经过不断地选择、发现、阐释和创造的自身条件。这些条件包括:

1.在诗词的技巧上应当是胜人一筹的。如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到死才停止吐的春蚕丝,烧尽才停止流泪的蜡烛比喻成恋爱中的男女,让至死不渝的爱情成为一曲悲壮的千古绝唱。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开篇就以七个叠词吸引读者的眼球,表现出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孤独寂寞,如泣如诉。

2.在诗歌题材上,最好反映永恒的主题。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激昂的情感下是一颗燃烧的爱国心。只要国家还存在,爱国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再比如秦观《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把情人之间那种微妙的情愫勾画的惟妙惟肖。

3.诗词的创作者在文学史上有不可磨灭的特殊地位。如李白杜甫,他们二人作为唐诗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创作的两座高峰,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同样,作为宋词界婉约词派和豪放词牌的集大成者,柳永和苏轼的作品也因而受到更多关注。

三、从流行到经典:古典诗词经典化建构对流行歌曲的启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流行歌曲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而我们看到,当今市场上的流行歌曲数量繁多、质量也是良莠不齐。究竟哪些会最终成为经典?我们又该如何为创作和传播好的流行歌曲而努力?本文以古典诗词的经典化建构为例,试图为此提供一些借鉴。

和古典诗词一样,流行歌曲要想脱颖而出、杀出重围,必然也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在这当中歌曲的结构和功能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发生改变。中国流行歌曲经历了“西北风”、摇滚乐、校园民谣等几个阶段,又受到欧美流行音乐、日韩流行音乐的影响,无时无刻不处在变化当中。发展到今天,有些流行歌曲,像《信天游》、《一无所有》《同桌的你》等在现在看来已成为经典。而在功能上,流行歌曲的演变往往与时代背景必不可分,《夜上海》、《何日君再来》写的是十里洋场、纸醉金迷的上海滩生活,《松花江上》、《保卫黄河》描绘的是众志成城抗日救国的场景,到改革开放后,流行歌曲更多为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服务,当然也不是有一些公益歌曲的出现。

在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中我们确实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然而古典诗词经典化建构给予我们的最大启示在于,我们可以在流行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去努力,加入一些可能让其成为经典的自身条件,也就是其“经典美质“。下面以腾格尔的《天堂》为例,简单阐述。

1.音乐本体有足够的艺术魅力。《天堂》这首歌是自然大气的民族风格,由歌手本人完成包括词曲在内的创作。歌词上“蓝蓝的天空,静静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带听众进入歌手的家乡,又用”我爱你,我的家“来直抒胸臆达到情绪的高潮;旋律上采用了蒙古歌曲常用的羽调式,音域宽广,无论是现场聆听还是通过唱片播放,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这首歌2001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金钟奖”声乐作品铜奖,这也是中国最高的音乐奖项。

2.音乐题材能引发大众的共鸣。《天堂》选取了永不“过时”的思乡题材,天堂指的是歌唱者的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鄂尔多斯在蒙语里即意为天堂)。这是令歌者自豪的一方水土,那里有纯净的家园,翱翔的胸鹰,古老的马头琴。这首歌牵动着每一位身在异乡的游子内心中的思乡情绪,感人至深。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是腾格尔在定居北京后创作的,繁华的城市生活有时也会让人郁闷得透不过气,需要通过草原,通过大自然来净化。这一点恰恰是最能引起目前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同感的。

3.歌手在业内饱受好评。歌手腾格尔而有扎实的基本功,他曾获流行歌曲优秀歌手选拔赛冠军,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他的歌声抑扬顿挫。听着他的歌便能联想到他在舞台上的演唱方式:他首先是背对着听众,独自怀想他的梦一样的故乡,然后突然转过身来大声地质问:故园安在?但没有人能够回答,他又只好转过身去,闭上眼睛,寻找他在马背上唱过的歌谣。

四、结语

流行歌曲作为流行文化的一支,对现代人尤其是青年人有着很深的影响,如何规制优化,如何与经典融合是个问题。简单地将古典诗词重新谱曲翻唱是方法之一,但考虑到古典诗词和流行歌曲的同质性,我们还可以从古典诗词的经典化建构过程获得更多启发。在流行歌曲的创作过程中,在歌曲的题材选择、词曲制作、歌手选用方面,我们的歌曲制作团队可以抱着像古人创作诗词一样的谨慎态度,如此经过市场的选择、时间的淘洗,必将留下更多的经典歌曲。

参考文献:

〔1〕张海明.流行歌曲与中国古典诗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1):64-70.

〔2〕〔3〕李群英.奏中虽有前朝曲却是新翻杨柳枝——试谈现代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继承和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2003:82-88.

〔4〕舒耘华,王莹莹.浅谈当代流行歌曲与古典诗词的融合[J].时代文学,2015(1):137.

〔5〕〔6〕沙先一,张宏生.论清词的经典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3(12):96-119.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流行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达
“唱”出来的作文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
《打支山歌过横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四
《刨洋芋》——“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二
《蓝花花》——“流行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十一
流行歌曲——贾樟柯的银幕“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