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理论下的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
2016-05-14屈宏郑建平
屈宏 郑建平
摘 要: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涉及妇女地位、妇女解放道路及妇女思想解放三个方面。这样一个"三位一体"的思想,是在多元理论的综合作用下,在宋庆龄的革命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她的妇女解放思想萌芽于基督教博爱思想,形成于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成熟于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
关键词: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多元理论
中图分类号:D4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42-02
宋庆龄是20世纪最伟大女性之一,她一生致力于中国妇女解放事业,其有关妇女解放的思想是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从资产阶级妇女解放思想到无产阶级妇女解放思想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宋庆龄革命实践的不断发展,她的思想也不断走向成熟,早期的基督教博爱思想,中期的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后期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共同构成了宋庆龄的妇女解放思想。本文认为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是多元理论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兼收并蓄,不断扬弃地自我完善过程。
一、基督教博爱思想
博爱思想是基督教教义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特别强调“爱”,在《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中“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永不止息。”[1]这种强调爱别人胜过爱自己的博爱思想,在宋庆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构成了她妇女解放思想的早期源头。
宋庆龄生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她的成长过程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其父宋嘉树是上海地区的牧师、教会学校校长,母亲倪桂珍也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任教会学校的教员,这样浓厚的家庭宗教氛围,使得宋庆龄和她的兄弟姐妹自幼就感受到了“上帝的光环”。父母时常的博爱教育和救济穷人的行动,以及他们完全抛弃封建传统教育,极重视子女正规的新式教育,且男女享有同等教育机会的做法,都在幼年宋庆龄心里留下深深地印记。求学中宋庆龄就读于上海一所教会学校——中西女塾,传播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该校最重要的宗旨,博爱的思想自然成为宋庆龄接受的主要思想之一。进入美国威斯理安女子学院学习后,宋庆龄已经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她开始拥有自己的教名罗莎蒙德(Rosamonde),并系统研究了圣经。在繁琐缜密的宗教教义和仪式中,最让宋庆龄感兴趣并接纳的是“教义中有关伦理道德的原则及博爱的思想”[2]。
早期的基督教文化熏陶,使博爱思想深深植入宋庆龄的心灵,构成了她一生追求进步思想的基础,也是她妇女解放思想的早期源头。她的博爱思想体现在她的一系列言论和实践中。发表在《威斯理安》院刊上的《阿妈》,用朴实的文笔,以小主人的身份抒发自己对保姆深切的怀念之情,朦胧地表达了她的平等博爱观念。而后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则指出“博爱是为自由、平等两者的基础”[3],《现代中国妇女》更是表达了其妇女价值观和男女平等观,肯定了蕴含于基督教平等博爱思想中的男女平等,主张“争取女权不要像男子那样去打架”[4]。可以说博爱思想就是宋庆龄早年的世界观,正如她晚年所坦承“在我的头脑中,还残留着《圣经》的博爱思想”[5]。
二、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
男女平权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他的崇拜者、追随者、继承者及其妻子的宋庆龄,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无疑极大地受到孙中山的影响。正如她所说的“孙中山不仅为中国政治经济之革命家,并为妇女界之革命家,所至之地,无不提倡阶级自由、男女平等。”[6]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专制、宣扬西方民主科学的同时,还提倡男女平权。他把男女平权思想作为其民权主义的重要内容,认为“民权主义是对本国人争平等的,不许有军阀官僚的特别阶级,要全国男女的政治地位,都是一律的平等”[7],并将其置于妇女解放思想的核心地位。这一思想系统地吸收了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融入到中国传统的民主思想,强调“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主张“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8]及妇女平等的受教育权。
追随孙中山并成为其“学生”的宋庆龄,开始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她的妇女解放思想明显地留下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的痕迹。首先明确了妇女解放与民族解放的关系,将妇女解放运动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由于“孙中山的男女平权思想一直处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状态”[9],妇女问题就被置于革命的框架范围内。为此在北伐期间,宋庆龄在理论上提出了“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国民革命的一部分。所以力求全民族的自由平等,妇女应当参加国民革命。为求妇女自身的自由平等,妇女也应当参加国民革命组织。”[10]在实践中,宋庆龄带领广大妇女参加北伐战争,组织“女界出征军人慰劳会”、“红十字会”、“桂林市妇女会”、“军人家属救护员传习所”等妇女团体参加北伐。其次她积极践行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中的平等参政权及教育权。除督促广东国民政府抛弃性别歧视,多聘用女职员外,宋庆龄还在武汉开办了妇女政治训练班,使广大妇女“了解革命意义及世界趋势,养成革命使用妇女人才,备充各机关及党部工作职员之用。”[11]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
基督教博爱思想及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为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这一思想又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影响下最终走向成熟。
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作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12]它反对主张把女性屈从地位归因于性别压迫的资产阶级妇女解放思想,论证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实质是阶级压迫,实现彻底解放的道路是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认为妇女受压迫的现象不是人类一产生便出现的,而是在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逐步确立、女性劳动由公共的社会性转变为家庭的私有性,出现了“妻子和孩子是丈夫奴隶的家庭奴隶制。”[13]。与此同时这一过程也是阶级压迫制度形成的过程,男性逐渐掌握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后,“丈夫成为资产者,而妻子则沦为无产阶级”[14],一整套压迫女性的制度也就开始形成。马克思主义认为,求得妇女的彻底解放就必须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而这恰恰又是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运动的目标,因而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是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
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影响下,宋庆龄对妇女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首先,她逐渐明确了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在接触、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后,宋庆龄提出“妇女地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尺度”[15]。此后在“妇女政治训练班”的开班典礼上,她明确提出妇女“应当先以平等待同类,打破富贵贫贱的阶级,团结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妇女成一个革命的大同盟”[16]。大革命失败后,她对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有了更加密切的接触,对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及实质有了清晰的认识。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制度垂死的时代”[17]下妇女受到更为严重的压迫,明确指出帝国主义国家的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私有制的不健全,而在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是土地所有权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新中国成立后,压迫中国妇女的政治基础及经济基础被推翻,妇女得到初步解放。此时的她,经过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对妇女问题有了更成熟的认识。认为妇女只有摆脱家庭劳动的束缚,参加社会生产,男女平等才能成为现实。为此她主张把家庭劳动社会化,实现和保障妇女的特殊权益,以实现妇女的完全解放。
其次,认识到妇女解放的正确道路是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大革命失败后,宋庆龄出行苏欧。在访苏期间,她亲眼看到苏联妇女“非但可以做一个自由的工人,而且还可以做一个自由的妇女”[18],认为这是“令人惊羡”的事,并希望苏联妇女援助中国妇女“为争取同样的解放”。随后发文指出“单纯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政治革命”或“资产阶级革命”却没有本国妇女群众的直接参与,而苏联的布尔维克革命是一个苏联妇女积极参与革命工作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的社会革命,并再次呼吁苏联妇女帮忙中国妇女解放。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宋庆龄对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更为明确。1942年她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晋察冀和其他边区,才产生了承继1925年到1927年的伟大传统的真正的妇女运动”,在那里妇女获得了“崭新的地位”、成为了真正的人,并得出“对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妇女来说,这种地位只有在将来才会达到。”[19]在这里她明确了中国妇女未来的出路就是走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亚洲妇女代表会议上,她进一步阐述了妇女解放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关系,指出殖民地国家的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的“朋友之一”是“世界无产阶级运动”[20]。
综上所述,在宋庆龄妇女解放思想的形成过程中,不局限于某一理论的影响,而是受到基督教博爱思想、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的多元综合影响。具体来说,基督教博爱思想建构了宋庆龄一生从事妇女解放事业的基础,而孙中山男女平权思想建筑了宋庆龄与中国革命及妇女解放事业的桥梁,最终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思想为其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新约全书[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1989.194.
〔2〕盛永华.宋庆龄与基督教[J].学术研究,2000(3):71.
〔3〕〔4〕〔6〕〔10〕〔15〕〔16〕〔17〕〔18〕〔19〕〔20〕宋庆龄.宋庆龄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盛永华.宋庆龄年谱[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1850.
〔7〕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等.孙中山全集(10)[M].北京:中华书局,2011.31.
〔8〕戴逸.孙中山文选[M].成都:巴蜀书社,2011.67.
〔9〕苏卫平.20世纪上半叶的宋庆龄与女权主义[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100.
〔11〕妇女党务训练班章程[N].汉口民国日报,1929-1-13.
〔12〕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6.
〔13〕〔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