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人格研究进展概述
2016-05-14张心悦
张心悦
摘 要: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目前已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积极人格不仅主张消除各种人格问题,更致力于研究人格积极方面的发展与培养,特别是研究人类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文章从积极人格的界定、测量和研究内容与相关研究等方面做了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积极人格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积极人格;积极人格特质;测量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5-0033-03
积极人格的研究是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家们大都只关注于心理问题或问题心理的研究即消极心理学(pathology psuchology)的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则另辟蹊径开始关注人格的积极取向例如对代表喜悦、快乐、和平、爱、希望、宁静、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积极人格特征的研究取代了以往对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等消极的人格研究。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仅仅是以消极的人格特征研究为中心,那么当人的问题人格特征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地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1]。所以,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强调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特质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以及影响人格形成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研究人积极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在个体良好人格特质形成或发展中的作用,即积极的人格特质研究。
一、积极人格的界定
积极(positive)一词,源自于拉丁文字positum,其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当代心理学中所谓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意思。我们所说的积极不只是停留在口头或思想上的祝愿,而是通过挖掘个体的潜质并在实践中进行培养和扩大。
人格来源于希腊文“persona”,原意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逐渐演化为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代表戏剧中人物的身份。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黄希庭则将人格定义为“是个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独特模式,这种独特模式规定了个人的行事风格,并影响着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2]
积极人格是塞利格曼(Seligman)在1999年提出的概念,认为人格不仅受遗传作用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影响,表明了人格具有可塑性。另外,积极人格除了表现出人格的普遍性之外,还有进取性、幸福性等特点。它显著高于正常人格,是人格特征的完备结合。具有积极人格的个体他们的心态和行为都较为积极,能够清楚的认清自己与环境,结合实际并且用心努力生活。
二、积极人格研究的主要内容
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中有一个最根本的结论: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力量和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对个体来说,所有人都有各种心理力量和能力来获得最佳的心理健康。Hillson和Marie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因此,目前积极人格研究主要包括自我决定、积极心理防御和乐观等方面。
(一)自我决定
自我决定是积极人格中一个重要研究领域。Rvan和Deci从人的本质出发研究了自我决定理论。自决是自我决定理论的核心概念。Ryan和Deci以个体的内在动机为出发点,探讨了人类三种相关的需要:能力的需要(competence)、归属的需要(belongingness)和自主的需要(autonomy)。Ryan和Deci认为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发展将是乐观的,这些需要的满足带给人们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发展。阻碍需要的满足,会引起消极的心理结果[3]。
(二)积极防御
在对成熟的防御机制的研究方面,心理学家Vailliant提出要描述积极的心理过程必须在生命全程中,或至少要在纵向研究中进行。因为一个真正的积极心理适应机制应在一生中得以展开[4]。在此思想的指导下,他对三个大的成人样本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并且,总结了利他主义、升华、压抑、幽默、预期等成熟的防御机制对成功以及快乐生活的作用。MarieH L,James S.利用“大五”人格来研究人格特质与心理防御机制运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尽责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维度与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有显著的关系,而神经质的维度与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的运用相联系,而神经质的反面,情绪的稳定性,则与趋近的应对策略有关。
(三)乐观
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研究者关注最多的是乐观(optimistic)。早期的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然本性。但Seligman,Abramson,Peterson等人的研究表明,乐观主要还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认为与“习得性无助相对应”,是一种“习得性乐观”,这也进一步验证了人格的可塑性。乐观的人具有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因此也更容易获得成功。积极心理学还对乐观人格特质作了进一步的区分,把它分为现实性乐观人格和非现实性乐观人格。Taylor等人的研究认为对未来不现实的乐观信念能使个体免于疾病。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保持乐观的病人比面对现实的病人的症状出现晚,活得也久[5]。通过分析表明,不现实的乐观在原则上并不会与现实相抵触,反而会使病人更可能多地接受治疗和获得社会支持。这些对乐观的研究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和更美好。
三、积极人格的测量
彼得森(Peterson)与塞里格曼(2003)认为,人格应该立足于人格力量与美德的培养。因此,他们共同编制了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量表,整个量表包括198个题项,分为智慧、勇气、仁爱、公正、节制和卓越6种美德,24个分量表。量表由专业人员修订,信效度较好。
由于塞里格曼编制的量表在不同国家测量得出的结论有差距性,显示出相同的量表在不同国家使用时影响信效度的问题[6]。简单的修订和信效度检验不足以消除文化差异。因此,适合中国国情的有关积极人格的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便应运而生。此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分为活跃、爽直、坚韧、严谨、利他、重情、随和七个维度,共68个项目,这些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活跃维度有14个项目,高分表示能够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爽直维度有9个项目,低分则表示个体含蓄而稳重;坚韧维度有11个项目,高分表示个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并能够坚定执著的追求;严谨维度有11个项目,高分表示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绪,做事认真负责;利他维度有8个项目,低分表示在与人交往时能够做到随和而又诚信;重情维度有7个项目,低分表示在处事上能够冷静理智而又坚持不懈;随和维度有8个项目,高分表示个体机智乐观。七个因素的α系数均在0.80以上,重测信度在0.73-0.96之间[7]。
四、国内外积极人格的相关研究
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研究人格的积极方面,另一个是研究积极人格本身。以前的研究大多是对人格的积极方面进行研究,而对积极人格本身的研究并不多。西方对于积极人格的研究大都是针对思想来源及各流派对于积极人格形成的贡献研究[8],实证研究比较少。
国内对于人格积极方面的研究也主要是在学生方面。张野等从矛盾性、认可性、拒绝型、中间型四个方面对小学生的人格进行研究[9]。结果显示,小学生的积极人格特征比例比较乐观,其认可性积极人格特征占首要地位,但矛盾型人数随着年级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增加。另外中学生和大学生却不甚乐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差异。男生在稳定性等维度得分上显著高于女生,女生在有恒性、自律性上显著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更能表现出聪慧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市级学校学生个性特征总体好于一般学校学生。洪伟、洪炜、郑祥专选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对我国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积极人格特质整体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六大美德力量发展却不平衡,具体表现在:智慧美德的发展水平最低;正义、人性、卓越三大美德力量发展水平较高;在部分美德的发展上,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和班干部与否等差异。男生在活跃、坚韧与随和维度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遇到事情时更能表现出聪明灵活、坚韧执着和幽默乐观等积极的人格特征;理工类学生在勇气与智慧两大美德力量上显著优于文史类学生;学生干部积极人格的发展也明显优于非学生干部;从整体来看,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六大美德力量的发展呈正比[10]。
另外,还有对特殊人群积极人格进行的研究,特殊人群作为一个被忽视的群体,往往在人格方面会出现一些障碍和需要提高的方面。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具有视觉或听觉障碍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特殊人群的积极人格品质主要表现在能够自我发展、自我管理与自我珍视、善于与人交往、较易被他人容纳。
除此之外,积极人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积极人格与工作倦怠等研究
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呈显著相关,积极人格严谨、坚韧维度,积极幽默风格等得分低则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过高的竞争性和自我为中心等往往也会产生较高水平的倦怠。卞小华研究也表明:个体所拥有的良好人格可以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使个体有信心接纳自己的职业,并能够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良好心态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各种事情;身心健康、坚韧性和积极的幽默风格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即教师健康与坚韧的人格品质使个体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合理的解决,适时的使用幽默方式,更能够使教师远离职业倦怠[11]。
(二)积极人格与移情
彭秀芳的研究显示:移情与积极人格具有显著相关关系;部分积极人格对移情及各因子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和善因子能够正向预测移情能力;判断力与宽容、和善、好奇心均能够较好的正向预测移情能力;希望、自我调节等人格维度对个人忧伤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因此积极人格与移情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任俊认为,移情和移情关注本身就属于积极人格的维度,因此移情及各因子与积极人格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关系[12]。
(三)积极人格与心理健康
人本主义坚信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是有利的,他们认为乐观、积极的性格特征都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增强心理免疫力。人格作为心理健康的有效指标,在以往的研究中已经涉及。如国内外使用大五人格量表对人格与心理健康进行相关性研究指出,开放性、宜人性因子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且与心理症状存在显著负相关。Rack、徐红红的研究显示:积极乐观的儿童能够较好的缓冲童年时期带来的不良心理影响。积极人格中活跃、随和、坚韧维度与心理症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够缓冲心理应激所造成的心身影响。积极心理学本身就是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中的积极方面,那么,积极的人格特质也正是人类心理健康的表现[13]。
(四)积极人格与应对策略
Medvedoval研究结果显示,具有积极人格的个体多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境。詹姆士则利用大五人格研究人格特质与运用心理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除神经质与消极心理防御机制相关,宜人性、开放性等四个维度均与积极心理防御机制运用显著相关[14]。这就说明了具有良好特质的个体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认知,能够从对待事情的评价上改变对待事情的态度。
开朗阔达,豪爽不拘谨的人在遇到严重的事件时,也不会把问题想象的非常严重以至于作出极端的应激反应,而是通过认真的评估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达到一种和谐的解决状态。
(五)积极人格与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最近研究非常热的领域,其研究内容也比较丰富。由于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个体所拥有的积极的人格特征就会从个体的认知出发,改善看待生活状况的消极态度,从而提高主观幸福感[15]。Diener在2000年提出主观幸福感是主体对自己所拥有的生活状态所持的一种态度。他认为人的人格倾向和主观幸福感有关,具有积极乐观性格的人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感受生活。具有快乐特质的人相比消极个体而言,更容易获得快乐体验。
五、对积极人格研究的评价
首先,积极人格研究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积极转型。将人格心理学集中于消极人格特征的研究转变为向积极人格特征,使积极人格研究不仅既关注问题人格的矫正,更注重健康人格的培养,使人格心理学研究回归了本原。
其次,积极人格研究丰富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积极人格研究倡导研究积极取向,重点研究人格的力量与美德,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平衡,拓展了人格心理学的理论范畴。
最后,积极人格研究拓宽了人格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为人格心理学的实际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积极人格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积极人格的研究还大多处在理论阶段,所以,我们应大力开展积极人格的测量与干预的实证性研究等。这样就会使积极人格的研究从理论建构中发展起来,建构更加有效的评估方法、开展具有前瞻性的纵向研究,从而使积极人格研究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的连接起来,为我国积极人格研究的本土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军,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132-147.
〔2〕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896.
〔3〕刘海燕,闫荣双,郭得俊.认知动机理论的新进展—自我决定理论[J].心理科学,2003,26(6):1115—1117.
〔4〕林桦,彭运石.基本心理需求和幸福感的推动—自我决定理论的视角[C].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开封,2007.
〔5〕Kennon M.Sheldon,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chogy Is Necessar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oal psychology,2010,34:321-330.
〔6〕M.Seligman.C.Peterson.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J]. American psychologisr ,2012,60:410-421.
〔7〕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信度与效度[J].心理学报,2004,36(3):327—336.
〔8〕Leontiey . Dmitry Positiv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pproching personal Autonomy[J]. A life worth living :Contribution to positive psychology .2006.30:49-61.
〔9〕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81—87.
〔10〕陈浩彬,苗元江.积极人格研究概述[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48(5):245—249.
〔11〕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1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7,4.
〔13〕杨秀君,孔克勤.主观幸福感与人格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1).
〔14〕Vailliant GE. Adaptive mental mechanisms :Their role in a positive psychology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11,55(1):89-98.
〔15〕于欣欣,郑雪.大学生健康人格特点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507—509.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