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和而不同

2016-05-14高潮

中国对外贸易 2016年5期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工业

高潮

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出现了一个日后对全球制造业影响深远的新词——“工业4.0”。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政府正式提出了“工业4.0”概念,并将其上升为国家级战略。

与德国“工业4.0”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概念被首次提出。去年,3月25日,李克强总理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升级。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一个半月后,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

此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德国总统高克时指出,中德经济合作日益紧密,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方愿同德方深化贸易、投资等领域合作,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

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工业4.0”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包括德国在内的许多传统制造业大国的优势逐步丧失。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法国出台了新工业法国。与此同时,新兴国家也不甘落后,去年9月,印度发布“印度制造”战略,将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希望利用后发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抢占未来制造业的主导权。

更为重要的是,进入新世纪以后,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服务化的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带来了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并开始改变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以期在未来德国制造业能继续傲立世界顶尖地位。

对于“工业4.0”,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这一概念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将德国“工业4.0”的内涵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据专家分析,德国的“工业4.0”是通过新理念、新战略、新技术,推动以智能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生物为特征的新的工业革命。与美日的“再工业化”不同,德国的“工业4.0”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模块化技术,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中由于地理位置导致的生产、研发脱节现象,使工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不再依赖物理上的互相接触,使德国在既保持自己科技研发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可以继续享受全球化生产的优势。

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中国制造2025”

与德国一样,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全球500多种工业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制造”成为了中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但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在中国劳动力数量出现拐点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以资源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建设制造强国势在必行。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未来中国将通过“三步走”,实施五个重大工程,推进十大重点领域,实现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的目标。第一步: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五大重点工程有:

制造业创新中心( 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建设工程: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智能制造工程: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实现智能化,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5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50%,不良品率降低50%;

工业强基工程:到2020年,4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受制于人的局面逐步缓解,到2025年,70%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实现自主保障,80种标志性先进工艺得到推广应用,部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绿色制造工程:到2020年,建成千家绿色示范工厂和百家绿色示范园区,部分重化工行业能源资源消耗出现拐点,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20%。到202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和主要产品单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

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民用航天、智能绿色列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智能电网成套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电装备、高端诊疗设备等一批创新和产业化专项、重大工程。到2020年,上述领域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到2025年,自主知识产权高端装备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明显下降,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重要领域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十个重点领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此前透露,目前,工信部正在抓紧编制与《中国制造2025》配套的11个规划,《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已指日可待。

异曲同工、和而不同的“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

在谈及《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时,苗圩认为,两者都是中德两国各自应对新一轮全球竞争而采取的新战略。两者从大的方向上不谋而合、异曲同工。就共同点来看,中德两国的新战略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在使命层面,都是为了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中国和德国都希望通过各自战略的实施,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分工和竞争中抢得先机,发挥各自优势,寻求更大发展空间。在理念层面,都是把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放在第一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显著特征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度应用,即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德国工业4.0着眼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构建信息化条件下的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

但毕竟现阶段的中国制造不是以高端为主的德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无论是发展基础、产业阶段,还是战略任务都具有各自特点。

在发展基础方面,德国是世界制造业强国和领先的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机械、医药化工、电机和电气等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并凭借这些技术优势,保障了产品性能的可靠性和功能的完善性,树立了德国制造的品牌形象。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与德国相比,无论是研发投入还是技术水平,以及产品质量还是品牌形象,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产业发展所处阶段方面,德国工业4.0是在顺利完成“工业1.0”、“工业2.0”,基本完成“工业3.0”之后,提出的发展战略,是自然的“串联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并行发展的阶段,必须走“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的“并联式”发展道路。所以“中国制造2025”的任务就比德国实现工业4.0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在战略任务方面,德国工业4.0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措施,主要聚焦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中国制造2025不是专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制定的规划,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整体谋划,不仅要提出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措施,还要加大对量大面广的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力度,同时还要解决制造业创新能力、产品质量、工业基础等一系列阶段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正是由于这种明显的差异性,“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两者在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中小企业发展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工业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