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从每个细节开始

2016-05-14瑞希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6年6期
关键词:家务闺蜜鞋子

瑞希

闺蜜带着三岁的儿子来我家做客。临走时,小朋友在门口穿鞋子,无论闺蜜怎么鼓励,他都没办法顺利地穿上自己的小凉鞋,最终为了节省时间,闺蜜帮儿子穿上了鞋。

闺蜜走后,看着自己三岁的大女儿和不到一岁的小女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在日本读书时,频繁地脱鞋、穿鞋是让我最头疼的一件事。医院的诊室、学校的教室,甚至很多工厂基地,都需要脱鞋入室。

一个周末,和日本朋友去一个种植草莓的农场,居然也要脱鞋才能进入,最可恨的是要把脱掉的鞋子整整齐齐地摆放好,而且鞋尖朝外。我这个人大条惯了,这些罗里吧嗦的规矩怎么能套住我这匹“小野马”。我抬脚一踢,鞋子飞到哪儿算哪儿。进去的时候很轻松,出来时,同行的日本人几秒钟就穿好了鞋子,而我却要等到所有人都走掉之后,再去寻找自己那不知飞到哪去的鞋子。在大家异样的眼光里,我渐渐地收敛了。

诸如此类的规矩,日本多到不能再多,也让我吃尽了苦头。

我问日本朋友:你们从小就这么做吗?几岁开始学会的啊?日本朋友说:时间太久远了,大约两岁多吧,在幼儿园就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开始观察日本幼儿园的小孩子。这些三四岁的小孩子,可以很好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大多数孩子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日常料理;过马路时,小孩子们一定会向停车让行的司机们鞠躬……

别说穿衣服穿鞋子这样简单的事情,基本上每天去幼儿园携带的书包都是孩子们自己整理,即使下着大雨撑着伞,他们也都是独立地拎着自己的小行李。

幼儿园里,从盛饭、发餐、发牛奶、切水果,到饭后洗碗、收拾餐具,基本都是孩子们独立完成。分工十分明确,动作也训练有素的样子。

毕业回国后,每每给朋友们说起这些,他们都会咧着大嘴,惊讶万分。

一个朋友说:日本的女人就知道在家里相夫教子,作为一个养女儿的妈妈,我这辈子可不希望女儿将来就会洗衣做饭,像家庭保姆一样,我的女儿长大了让别人伺候才行!

我也没客气,反问:她生活真可以这样吗?当你女儿为人妻为人母以后,几十年的琐碎日子,没有三餐?没有起居?没有日常生活吗?

朋友默默不语。

在日本上学时,认识的一个老乡,他不仅会做家务,会烧一手好菜,还会修理水电,是大家眼中的“万能男”。聊天中,才知道,他从小就帮爸妈做家务。如今,他已结婚生子,他也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他说,能够很好地打理自己生活的人,长大后成为“妈宝”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很有可能成为孩子眼里的“万能爸爸、万能妈妈,妻子眼里柔情的丈夫,丈夫眼里的贤惠妻子。”

说到家务,这无非是一个动手能力的开发。从给孩子布置任务到他能够自己顺利完成,是一个接受任务、执行任务、验收成果的过程,这是和我们趋之若骛的各种热门早教的理念有重大区别的。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幼年阶段都是动手能力极强,愿意花时间去钻研的孩子。他们中很多人可以烹饪披萨、自制红酒,对世界各国料理都深有研究。由此可见,做家务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一个优秀的孩子,不应该仅仅是会弹钢琴,会奥数,会滑冰。在我看来,能做出一份土豆泥的孩子和能完成一本奥数题的孩子是一样OK的。

我的同桌早川君就是如此的一个人。在日本读大学院(研究生)期间,他所做的课程程序,每一环节都有明确备注,论文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具体追踪方向。我经常笑话他,我都完成三个程序了,他才慢吞吞地完成一个。那时候,导师经常笑而不语,说我是典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思维。

再后来,设计一个大型机械图纸时,我出现了致命的错误,为了找到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不得不从头开始设计这台机器的图纸。看到忙得焦头烂额的我,早川君主动提出帮忙。我皱着眉头说:我做得快,所以出现了问题,如果像你做得那么慢,我也不会出现问题的。早川君不紧不慢地开始帮我寻找错误的原因。他永远是这个样子。

后来,导师找我深刻地谈了一次话。他说:我之所以说你是典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思维,并不是嘲笑你,相反你身上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头脑的敏捷性,学习新知识的快速性,以及工作上的高效率,这在我们日本孩子的身上已经越来越看不见了。但是,你同时也存在问题,缺乏条理性和缜密性。比如,你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台机器的设计,而这台机器一旦出现错误,你为了找到这个错误必须从头开始,而早川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一台机器的设计,但他的机器出现任何错误,他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找到原因,而不需要再从头开始。这就是你和他的区别,我希望你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导师的一番话,让我铭记于心。在那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一直都努力地学习日本同学的这个优点,在每一个环节上倾注认真,训练自己的条理性,像导师说的那样,关键不在于你把对的做得多棒,而是在于当你错的时候,找到这个错误所花的时间有多短。一台机器因为一个细节而毁于一旦,一个人也会因为找不到自己犯的错误而一直迷茫。

我的大女儿今年三岁。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送给她一个大书包,把去幼儿园需要带的东西摆在桌子上,让她自己整理好,装进书包。如今,她整理书包的过程已经相当熟练了。周末外出旅游,大大小小的东西都由她自己悉数整理,分门别类地装进一个个小包,最后统一放进一个大包。我希望,当她长大后,依然保持这个习惯,因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好习惯,会让她受益终身。

愿所有的妈妈和我一样,让我们的孩子走进厨房,让我们的孩子做起家务,让我们的孩子锻炼着自我打理生活吧!在未来,那些不用父母相伴的路上,这些技能会让孩子们交到朋友,赢得尊重,获得爱与幸福,找到乐趣与自我。

猜你喜欢

家务闺蜜鞋子
好闺蜜
我的闺蜜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混乱的鞋子
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