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德育思想探析

2016-05-14史超群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德育思想孔子价值

摘 要 从孔子开始,先秦儒家就表现出了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可见孔子德育思想在先秦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孔子的德育思想是建立在“仁”、“礼”、“义”的哲学基础之上,是对其哲学思想的延伸和拓展。因此,孔子德育思想的研究对其哲学思想有着深远地影响。

【关键词】孔子;德育思想;哲学基础;价值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是我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春秋时期开创大规模私人讲学的先锋,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将教育普及到了平民中去,也是第一个将毕生精力放在教育事业的人,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同样,也为儒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活跃思想局面奠定了基础,“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创造性地奠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观。”

1 孔子德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1.1 仁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和中心观念,是中国哲学的中心范畴之一。孔子一般不直接说“仁”,需要我们在孔子与弟子的对话中和他弟子的记载中慢慢体会其中之意。第一,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据史料记载:孔子的马厩着火,他首先问“伤人乎?不问马”。他不关心身外的财产而是关心人是否受伤,体现了孔子关心下层人民生活,同情百姓的生活状况,这是“仁”的主旨。当然孔子主张的爱是有等差的爱,与墨家的“兼爱”有本质的区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孔子认为“孝、弟”是“泛爱众”的基础,即首先热爱自己的父母,才可以推而广之,孝悌是“仁”的开始,但并不是其全部和根本,“仁是体,孝弟是用”。 第二,仁是人类的本性。《中庸》中记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是人的本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的自然表现就是亲爱亲人。“为仁由己”,孔子强调自我道德的建立,强调修身教养,也就为德育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忠恕仁之方。忠是尽己之心为以助人,是尽己之心;恕是不以己之所恶施与人,是推己之心。“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诸实践的方法和途径,是一种宽容精神和沟通理性,强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大学》中将“忠恕之道”解释为“絜矩之道”就是以自己作为尺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毋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1.2 礼

“礼”是一定社会的规范、规则、秩序、标准,用来制约和节制人的行为,调和各种矛盾和冲突,协调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就是“仁”的具体化和形式化。“仁”与“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仁”是内容,“礼”是形式,所以“仁”统率于“礼”,“仁”是“礼”的核心和实质,“礼”是“仁”的表现,是达到最高境界的行为规范。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礼的规范,这是儒家“修身”的基础。《左传》中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克己复礼”是“仁”的表现和内在要求,因此“礼”就是“仁”的外化和原则。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需要一定礼仪规范来调节,因此孔子的德育思想是“礼”观念的细化和具体,是其重礼执礼的表现,孔子主张“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加强德育教育,强调以“礼”修身从而转化为内在的自我道德,达到圣人境界。

1.3 义

“义者,宜也”。孔子认为“义”就是合宜、恰当的,就是事物应该原有的样子。孔子的德育思想是以“仁”为基础,以“礼”为规范,以“义”为内容。“义”是符合“礼”的绝对道德律,是对个人品德的强调。“义”是观念形式的规范,是“仁”观念的具体表现。孔子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和“利”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哲学范畴。“义”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地社会历史背景,孔子生活在春秋“礼崩乐坏”的动荡时期,各国诸侯争霸唯利是图,他认为这样做是离“圣人之道”远矣。孔子希望通过“义利之辨”试图找回人们在物利之争中丧失已久的精神信仰,让整个社会走向仁礼之道,让整个社会走向纲常合理的礼乐轨道。

2 孔子德育思想的内容

2.1 因材施教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具有中等资质或者道德水平以上的人,可以教给他更高的学问、道理;具有中等以下资质或者道德水平的人,不可以教给他更高的学问或者道理。孔子因材施教的依据是:“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生来就知道许多道理的是智商上等的人;学习然后知道许多道理的是智商次一等的人;经历困境后才知道要学习的人智商再次一等;经历困境后仍然不学习的人智商才是最下等的。孔子根据长年教学的经验第一次提出了人类智商有高低之分,虽然这样的划分方法需要商榷,但是人确实存在智商差距这一观点是十分科学的,也是十分可取的,他看到了不同人之间的差别,他看到了人的不同,可以看出孔子是多层次、多维度理解人的,这是其“仁”的重要内涵。

2.2 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在学习过程中只读书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不读书就会感到疑惑。思考可以消化新学的知识,学习可以避免空想,同时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可见孔子强调学习和思考一起进行的重要性。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比思考更为重要,“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离开学习单单思考是一无所获的,必须脚踏实地的学习才有收获,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要以学习为前提,他强调学和思的有机统一。

2.3 学以致用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认为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却在政治和外交中不能运用,这也算白学了。孔子在教育学生过程中不但注重因材施教,更注重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让学生各有所长。孔子不但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以看出对于“用”的重视,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知识离开实践难辨真假,实践离开知识盲目,他的德育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了“知行”的相互统一。

3 孔子德育思想的价值

3.1 对个人品格塑造的价值

“君子”是孔子对“仁人”提出的更具体的要求,提高道德修养成为“君子”是孔子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人是道德的主体,人格的树立有利于个人价值的实现,孔子的德育思想主要内容是品德修养方面的。“仁”是孔子哲学体系的核心,更是孔子强调为人的标准,他反对损人利己的行为,认为这是不合“礼”,不符合“义”的,这是一种自爱而非爱他人的表现,“仁人”从根本上反映了人类生存的一种互帮互助地生活状态,是社会成员普遍的要求。伴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状态也在发生着转变,由以前的“熟人社会”逐步向“生人社会”转变,熟人的监督作用不断下降,个人失德现象也层出不止如:诚信问题、爱物胜爱人的爱情观等等,一定程度上这些现象反映了一些人的价值观出现偏差。在新时期个人品格的塑造特别强调对孔子德育思想批判的继承,强化“泛爱众”的品格,这是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3.2 对教育教学的价值

3.2.1 有利于教育教学公平的推进

教育教学公平就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然而由于东西部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教育呈现不平衡发展,东部的教育资源要高于和优于西部地区,如何推进教育公平是当代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实现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共享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西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应该加快对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使西部不但能够吸引人才更能源源不断地培养有用人才。实现教育教学的公平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发展。

3.2.2 有利于实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失德、师生矛盾事件被曝光出来,许多人开始反思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在中国儒家经典《论语》中体现了孔子的教师形象,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但是在解释典制、思想时,孔子往往应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去诠释古代经书,注入新的思想。孔子的弟子传承和学习老师经典的同时,在讲授经书的时候也注入了自己的见解。这样在历代传授经书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数注解和诠释,这样才使得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学的源远流。孔子的德育思想是每位教师都应该学习和创新的教学基础,热爱这个岗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以一种博爱的胸怀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和服务于每一个学生,吸取孔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教师传统伦理道德的回归和重建。

参考文献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2):24.

[1]郭齐勇.中国哲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2):28.

作者简介

史超群(1990-),女,河北省沧州市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00

猜你喜欢

德育思想孔子价值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一粒米的价值
借鉴儒家德育思想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给”的价值
中职校德育在汽车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模式研究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