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美的久别重逢
2016-05-14六神磊磊
六神磊磊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面,有一个人叫刘瑛姑。她花了50年的时间恨一个人,那个人叫裘千仞,他曾经杀了刘瑛姑的孩子。这是所有金庸小说里最旷日持久、最刻骨铭心的一场仇恨。
我经常想:当他们相遇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是刘瑛姑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咬他、打他,和他拼命吗?
作者是高手,很懂得人性和人心,他写出的结果是:刘瑛姑居然认不出仇人了。
当旁人把裘千仞——这时已经是一个垂死的、枯瘦的老僧抬到她面前的时候,她只是白了他一眼,漫不经心道:“我怎么认得这和尚?”旁人温和地提醒:“他就是你的大仇人啊!你恨了他50年。”
刘瑛姑惊呆了,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尖叫起来:“裘千仞这恶贼,你便是尸骨化成灰,我也认得出你!”
这是作者随手玩的一个小幽默:前一秒,她还认不出人家;后一秒,又变成了“化成灰我也认识你”。可每次看到这里,笑过之余,我就很感慨:有时候,我们真的夸大了仇恨的力量。它无法保证我们会记住一个人。
这种故事,并不只是发生在刘瑛姑身上,连一些更伟大的人物也不能免俗。在金庸的小说里还有一个大高手,叫黄裳,他是大名鼎鼎的《九阴真经》的作者。
黄裳也有仇人,他们杀光了他的父母妻儿,多年来他一心想报仇。为了保证复仇成功,黄裳隐居起来,苦练武功。等到40多年后,他自我感觉武功已经大成,这才重出江湖,一个个寻找仇人,准备来一场“男神”版的Kill Bill。
可黄裳却惊讶地发现,他的那些仇人不是老死了,就是他几乎不认得了。书上说,黄裳因此十分感慨,继而大彻大悟,从此放弃了寻找仇人,用余生闭门写书,成为一代宗师。
金庸或许相信,仇恨做不到的事情,爱可以做到。仇恨不能保证让你记住一个人,但爱或许可以。例如刘瑛姑有一个男朋友,就是著名的老顽童周伯通。
他们照样很多年没见了。书上说,他们“少年时分手,暮年时才重会”。在这漫长的分别中,刘瑛姑的变化不比她的仇人裘千仞的变化小。她从一个受宠于大理国皇帝的美人,变成了一个半人半鬼的可怕形象。
可她的男朋友周伯通却一眼就认出了她。周伯通走到瑛姑身前,大声道:“瑛姑,咱们所生的孩儿,头顶是一个旋儿,还是两个旋儿?”
这也让人觉得好笑,但笑完之后,我们可能会热泪盈眶。同样是久别重逢,我们忘记了仇人,却记住了相爱的人,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小小温情。
武侠小说里最著名的一次久别重逢,是小龙女和杨过。两人曾经分别了16年,杨过苦苦等候妻子不到,然后决定寻死,跳下了山谷。但杨过跳崖未死,在谷底,他发现了一些东西,确定了小龙女就在这里。
杨过是凭借什么确定小龙女一定在的呢?只是靠几个手印——在谷底的大树上有一些蜂巢,“杨过一见到,就禁不住‘啊的一声惊呼出来”,因为“蜂巢之旁糊有泥土,实是人工所为,依稀是小龙女的手迹”。
我猜想,当作者写到这一段的时候,他一定想过,该让男主角从哪里认出这是女主角的住所?最后他别出心裁地选择了手印。金庸大概觉得,辨识出你牵挂的人,有几个淡淡的手印就够了。看到你抚摸过的东西,我就能认出你。
随后他们很快就相见了。对于小说家而言,这一类离别多年的重逢场景也是真的很难写。如果放在电视剧里,必然是安排一个喊“娘子”,一个喊“官人”,呼天抢地。
金庸怎么能干这种事呢?他写的是,杨过忽然感觉到,有一只柔软的手,在轻轻抚着自己的头发,随即是小龙女的声音响起:“过儿,什么事不痛快了?”
金庸不写大喜大悲,反而写一种平静——与爱人久别重逢,在极度欢喜、极度压抑下,反而平静了。这大概是一种很取巧却也很感人的写法。
因此,每当被问到“你觉得金庸笔下,最感人的初遇是哪一次”的时候,我总是想说,有时候最美好的不是和情人的初遇,而是重逢——哪怕你已经完全变了,哪怕你已经没有一点像当初的你了,甚至哪怕我都没见到你,只看见你的几个手印,但我知道那就是你。
(林冬冬摘自“微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