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在创业之路上的海燕
2016-05-14杨海燕
在古丝绸之路上,在河西走廊中部,在祁连山北麓,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裕固族。
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是其最主要的聚集地。由于特殊的迁徙历史和文化背景,以裕固族为主体的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很多,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服饰文化。裕固族服饰以强烈的色彩对比、生动醒目的图案以及所表达的文化内涵,被列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裕固族服饰传承人,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杨海燕,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创业之路。
1
1997年高中毕业后,喜欢美术的杨海燕带着对繁华都市的憧憬,只身前往兰州打工。打工的日子辛苦又心酸,杨海燕常常徘徊在黄河边,默默问自己:“敢问路在何方?”一次在中山桥附近的工艺品店里,杨海燕发现一名外国游客高价买了一件裕固族服饰,面带微笑连声赞叹着。杨海燕一下子仿佛醍醐灌顶一般,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创业之路。
成功之后回忆创业,感觉很简单;可是,创业之初,其中的辛酸比打工还沉重。
回到肃南县,缺乏启动资金和裕固族服饰制作工艺的杨海燕,感觉自己当初离开兰州的想法很幼稚、很可笑:上世纪90年代,在肃南县,要是有人穿裕固族服装上街,一定会被人嘲笑的。
母亲也不愿意女儿离开自己,杨海燕只好在母亲的店里帮忙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杨海燕隐约感觉到:生活会越来越好,条件好了人们就喜欢出去看看玩玩。只要海内外的客商看见裕固族服饰,一定会爱不释手的。当前最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裕固族服饰制作水平。
好在自己的母亲白晓琴a心灵手巧,会制作裕固族服饰。杨海燕便央求母亲教她做。母亲开始不愿意,怕女儿吃苦。可是她坚定地说:“我不怕苦,就是想学。”
母亲叹了一口气,只好答应了她。尽管从小就对绘画、制作工艺品情有独钟,杨海燕还是从针法、串珠开始,一步一步地学。晚上店铺关门后,母亲慢慢地做,杨海燕便在一旁认认真真地看、记、画,光笔记本就用了好几个。做着做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两三点,母女俩累得腰酸背痛,眼睛发涩发昏,常常和衣倒床就睡。
为了练习细腻的针法,杨海燕不知道用了多少绣花针,更不知道手指上扎了多少针眼儿。
随着社会发展,虽然老一辈裕固族人脑子里保留着民族服装的意识,但年轻一代逐渐淡化了,一些传统工艺近些年相继消失。一件裕固族服饰制作需要耗时数月,经过几十种流程、近百道工序,现在掌握这些技艺的人越来越少了。从母亲那里出师之后,杨海燕还不满足,经常深入深山、原始森林和草原,向一些裕固族老人请教,并全程记录下来,回家后反复摸索。
一次到康乐草原请教一位裕固族老人,天晚了,杨海燕迷了路,周围没有一户人家,她露宿了一夜。
“回忆当时的创业,想想都是泪啊。”杨海燕说,“可是,我是一只飞翔的海燕啊,暴风雨都不怕,创业路上的困难怎能把我吓倒呢?”
2
在杨海燕的劝说下,母女俩在肃南县红湾寺镇开办了制作民族服装的店面,主营传统民族服饰、舞台演出服、各类民族鞋帽和裕固族刺绣荷包、腰刀刺绣以及其他刺绣服饰等工艺品。开始,母亲还担心裕固族的用品能否得到社会认可,很快担心就打消了,她们纯粹靠手工制作,数量虽然少,但是质量上乘、做工精美,受到了当地人和前来肃南客商的认可。
“2005年夏天,一位北京来的记者到肃南做一个有关裕固族文化传承的专题采访,当他问我:‘你知道裕固族服饰代表什么意义吗?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裕固族姑娘,我哑然了。”杨海燕说,“他后来告诉我,你应该把属于你们民族的东西传承下去,这也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记者的一席话,令杨海燕豁然开朗,为此她抛开一切杂念,专攻本民族的服饰研究与保护,因为她清楚,自己做服饰研究与传承已不仅仅是兴趣爱好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2008年4月,肃南县富达民族服饰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杨海燕任公司总经理。公司本着“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的理念,全面挖掘裕固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发生产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工艺品,注册了“红缨帽”商标,已有20多个产品获得国家专利。
杨海燕不仅对制作工艺精益求精,还积极对产品进行营销。2009年6月,杨海燕在甘肃省第四届文博会上,面对中外商户大声宣传裕固族手工艺品、民族服饰。几天下来,嗓子哑了,人也瘦了。可喜的是,公司收到了大量订单。
3
“做民族服饰,其精髓就在于纯手工制作,这就需要大量手工业者,而肃南县恰恰最缺的就是人工。”杨海燕告诉记者,为了能招到工人,吸引人才,自己专门跑到周边城市甚至南方去招工。2011年,她开办了刺绣培训班,每年1~3期,对学员进行苏绣、裕固族刺绣、图案设计等内容的集中授课,成绩突出或者愿意留下的学员,她也是尽力挽留。
同村在家带孩子不宜外出打工的姐妹,也在杨海燕的传艺下做起了刺绣。做出来的绣样,杨海燕又以适当的价格回收,适当搭配加工成裕固族服饰成品。
2014年,杨海燕的公司又重新选址,建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裕固族服饰传承培训基地。杨海燕本着全新的理念,将基地划分为产品展示区、传承保护区、非遗成果展示区和民族餐饮体验区,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产品质量稳步提升,服务项目更加丰富。杨海燕说:“我会以真诚的服务、独具的创新理念、特色浓郁的产品,传承打造民族旅游文化精品,让更多的海内外朋友全面了解裕固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几多耕耘,几分收获。杨海燕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形式的服饰加工点,发展成现在已有500多万元资产的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2009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公司制作的裕固族风情饰品系列荣获了“2009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2014年,公司设计制作的刺绣产品获得了19项国家专利。2015年11月,在昆明举办的首届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公司选送的“红缨帽”牌裕固族风情系列饰品获得了十大类“百金百银”中国特色旅游商品银奖。2008年12月,杨海燕被省文化厅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裕固族服饰传承人。2015年,她光荣地被评为全国第十二届青联委员,并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十二届青联委员大会。
这只娇小、顽强的海燕,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飞越了创业之路上的风风雨雨,飞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在那片天空中,裕固族服饰像彩虹一样飘扬,吸引着中外客商的目光。他们从中不但看到民族传统服饰的华美,而且领略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感受到了裕固族服饰的传承魅力。
(责编 伊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