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童年,去开启那段最美的尘封记忆
2016-05-14赵玉艳
赵玉艳
童年,让艰难尘世变身短暂天堂,不论何许年代,它都是心灵深处最后的桃花源。
这是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那时的我们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
穿过不同的年代,从曾经的短缺、质朴,到今日的繁荣、新鲜。一个时代的儿童生活,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一代人的精神气质。
我们一天天长大,那充满童趣的日子越来越远了。但儿时的童真童趣永远铭刻在大家心中,凝成几代人记忆深处最斑斓的情结。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小时候都有哪些不同的故事?从他们各自难忘的经历中,我们又能看到身边有着怎样的变化?
让我们一起回味童年,去开启那段最美的尘封记忆。
“50后”:红旗下的第一代
饥饿,是这代人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出生于1955年朱正英赶上了吃“大锅饭“的时候,在年幼的她看来,“大锅饭”无非就是稀饭和面条,全家人一天三顿都得在生产队的食堂里吃这些,如今提起这一段,朱正英还不禁皱起眉头,“在那边搁着门板吃,粥么就是米汤,下面只有一点点(米),食堂里的人就把它舀啊舀啊舀,舀的均匀一点就盛给我们,轮到吃面条,面条烧得很烂的,像浆糊状一样的,还要加一点茄子,有时候是葫芦,最不喜欢吃葫芦,有一次我把葫芦用筷子扔到桌子上了,妈妈就打我了,爸妈为了这件事还吵起来了。”
“我们小时候啊,真没什么可玩的,那时候家里都穷。我们就是凑在一块绣绣花、缝个沙包玩玩。”58岁的林淑芳回顾自己的童年时,不住地感慨。出生于1957年的林阿姨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年儿童,国家百废待兴,物质匮乏,贫穷是这一代人对于童年的共同记忆。林阿姨告诉记者,自己9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帮着家里的大人分担家务,甚至能够绣花赚点钱来补贴家用。虽然生活不富裕,但仍有一些童年的乐趣让她回忆起来嘴角都泛着笑。“我那时候会拿一分钱、两分钱去小摊买本小人书看,那就相当于图书馆呢。”
“60后”: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
有一天,孩子在食堂吃到玉米面做的稀粥,开始觉得好吃,一顿吃三碗。以后老吃,就烦了,而且还不顶饱。此后两三年内,饥饿感成为孩子无法摆脱的密友。即使如此,他们在放学路上也不会去偷地里的蔬菜。社会主义儿童教育在道德情操培养上相当过硬,这是那个时代的宝贵财富。上世纪60年代的孩子,在身体饥饿与精神富足中成长。
1964年出生的汤贵侠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说:“作为一个女孩子,想要一件漂亮的新衣服是每个人的梦想。”在她小时候,“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真实写照。
汤贵侠说:“自己有两个姐姐,大姐穿不下的让二姐穿,二姐穿不下的才轮得到自己穿,想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件新衣服,是个很难实现的梦想。吃都吃不饱,哪有钱做新衣服啊?”。
“小时候,我最盼望的是穿新衣服,我记得一次妈妈扯了一块的确良布,给我做了一件衬衫,我高兴得几天都没睡着。”汤贵侠说,一件衣服穿破了,补补接着穿,至于衣服上究竟有多少补丁,自己也说不清楚。回忆起小时候所经历的“艰难岁月”, 汤贵侠并没有太多伤感,她坦言,虽然物质匮乏,但毕竟当时年纪小,生活的主题对他们来说还是“玩”,怎么样变着花样找乐趣,可谓创意百出。
“你们肯定没见过,我们那时候都兴滚铁环。用扁铁或者钢丝弯成一个大圆箍,用一根铁钩推着往前跑,看谁跑得快。别看一个小小的铁环,滚起来可是很需要技术的,我就玩得很好。”
“70后”:物质依旧贫乏,但心情是快乐的
当时的物质依旧贫乏,但孩子们的心情是快乐的。女孩跳橡皮筋、跳房子、踢毽子,男孩打弹子、拍画片、扔子弹壳……与人交往的游戏,与大自然玩耍的游戏,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与80年代中期以前,孩子们的娱乐主流。在街道上,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三五成群嬉戏的场景,他们背着军绿色书包——这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饰品,好比今日的LV;骑着28加重的自行车,或者徒步滚着铁环,呼啸而去。若在乡镇间,还可以看到儿童笑嘻嘻地追赶拖拉机,跳上车斗,或者就吊在车尾,蹭搭便车。
生于1971年的李雪琴回忆起自己小时候说:“那时,电视机还是一个奢侈品,不要说什么彩电,就是黑白电视机都不多见,并且计划经济时代,就算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电视机。那个时候,人们的业余生活,最丰富的就算是拥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了。李雪琴记得最清晰的就是长篇评书‘岳飞传了,因为住的是平房,邻里间来往很方便,她常常跑到邻居家去听收音机。”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邻居家开始有了可以看到人像的电视机,是黑白的,而且尺寸很小,大概是12寸吧。”李雪琴说,那个小小电视机对她们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每天晚上,邻居家看电视的人都满满的,几乎整个屋子里都是人。“我们每天都要看到屏幕上出现‘晚安二字才肯回家,连广告都看得特别起劲。”李雪琴回忆着,《霍元甲》《再向虎山行》《昨夜星辰》等一批港台电视连续剧在内地热播后,她们更是看得如痴如醉,那种热闹情景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
李雪琴说:“那时,小姑娘们一般玩跳房子、丢沙包,男孩子就趴在地上打弹珠,还有‘撞拐,就是一腿抬起来,一腿支撑,几个人对撞。”除了这些听起来挺“土”的玩法之外,大概大家最热衷的就是各种铁皮玩具了。“一般的市场上都能买到上了发条的小青蛙、小火车,不过我们小时候家里也都不太富裕,都是一个人买了大家一起玩。”
“80后”:政治对孩子的关照明显减弱
生活在上世纪80~90年代中期的孩子,拥有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幸福的童年。旧的美德也还存在,孝顺、义气、忠诚、舍己为人……是真实且主流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商业海潮渐次弥漫,但尚未席卷所有角落。
质朴游戏是这个年代长大的孩子的集体记忆。“什么丢手绢啊、捉迷藏、老鹰捉小鸡、滚铁环、拍烟片、打子弹壳、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抽陀螺、抓子儿……反正现在能想到的我们几乎都玩过,我还记得那时候每天放学写完作业,大家就凑在一块跳皮筋,琢磨新玩法。”
“80后”张静说:“印象深刻的还有吹纸人,就是剪下连环画中的骑马战将,互相吹着厮杀。技术好的能吹出各种角度的旋转,还能把纸人吹起来从半空中落下刺对方脑袋,最后这招其实不实用,但是很有型,可以从心理上打击对手。最让她值得怀念的是上幼儿园时,父亲每天都骑一辆前面带横梁的老式自行车接送她。“那时挺时兴这种车的,我很喜欢坐在横梁上。”
她的女儿今年4岁,与自己的童年相比,她觉得这一代的孩子虽然生活条件比之前好太多,但也丧失了不少乐趣。“我女儿每天跟她爸爸抢iPad,现在的小孩基本只跟机器玩,都没有机会和其他朋友们接触,我觉得这样不好。”
“90后”:沉重的解放
生活在这个年代的孩子,毫无疑问将成长为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具独立精神的公民。他们大多衣食无忧,个性张扬。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在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下,孤独地成长。
孩子们大多已不屑于或没机会玩诸如吹纸人、打子弹壳的质朴游戏。但是游戏的花样虽比之前多,可孩子的孤独感却空前强烈。独生子女是一个因素,新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是又一个因素。
“90后”刘晨说:“随着日本卡通片《四驱兄弟》的热播,他和同学们开始爱上了四驱车。这些四驱车可以由自己拼装,安上电池,在塑料环形跑道中竞赛。当时的男孩子几乎人手一辆,有的同学甚至更多。为了能使自己的车子跑得更快,大家把所有的零花钱都花在学校门口的杂货店里,更新马达,购买零件,升级自己的赛车。一下课就围在店门口的跑道边不断练习,和同学比赛。”
除了玩游戏、上网之外,刘晨的童年还被各种各样的辅导班和兴趣班填满,他曾经上过一个暑假的游泳课,学过很长时间的象棋,还参加过不同种类的夏令营。
巴尔扎克曾说过:“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阶段,那时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颗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聪明,一种永远不息的活动,一股强烈的欲望。”当我们长大成人,经历了生活的各种历练,童年的记忆和趣事依然是净化生活磨难的伊甸园,每次想起,都觉得如一坛老酒,甘甜醇香……
在6月明净的阳光里, 愿您永葆童真之心,拥有最简单的幸福和快乐。
也让我们像高尔基那样激情呼喊:“ 孩子们,你们的未来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