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整体性导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张聪
语文整体性导学式教学法,是指讲授课文时,教师贵在导,学生贵在学,而且紧扣文章的中心和文路,把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为“总”(整体)、“分”(部分)、“总”(整体)三大板块结构的一种新型的导学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它恰好是把语文传统教学法的“字、词、句、段、篇”倒了一个个,变成了“篇、段、句、词、字”的教学顺序。它主要依据当代科学的“三论”原理,特别是系统论的观点,强调先从对课文的宏观了解入手,再到微观具体分析,然后又回归到宏观总体的认知和训练上来。语文整体性导学式教学法,它能在学生学习课文时,从感性到理性产生两次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完全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和速写能力。
所谓“总”,它是指先讲清课文的概貌,使学生首先形成总体的轮廓印象。也就是说,把一篇课文当成整体来看待,当学生通读感知课文后,教师便从分析课题或者让学生复述课文梗概入手。接着,教师便采用巧妙的提问,让学生迅速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教师再利用板书把课文的文路骨架和主旨再现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课文有个总体印象。这也是学生对课文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现以讲授杨朔的《荔枝蜜》为例进行说明。在让学生复述课文梗概后,接着,教师提问:1.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事物?线索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板书为:怕→爱→赞→变。可见,文章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这样,教师就把全文的线索脉络、结构层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了。此时,再提问:2.本文歌颂了什么精神?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经过这样的师生问答,就能使学生顿悟文章的中心,即状写蜜蜂,是为了抒发作者做蜜蜂似的人的思想感情。学生既然明确了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思想,那么对课文的第一次总体印象便自然地形成了。
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去捕捉发现文章的中心,理出文章的结构线索。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善于抓住文章的线索和中心的速读能力。
所谓“分”,它是指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和文路,分别对各段落、各句子、各词语的深究,特别是对重点段落、重点句子、文眼词,要作透彻地分析,并要求着力找出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突出文章中心、深化课文内容的目的。这是课文的主体教学环节,它采用的是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是按照“读、问、答、讲”这四个字来组织课堂教学的进程。“读”的形式要多样,或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分组读,或个别读,进而达到学生熟悉课文的目的。接着,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对某些内容作进一步的讲述。总之,它是由教师画龙点睛地精讲作结。
仍以讲授《荔枝蜜》为例说明,教师首先针对各自然段特点,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形式,特别是对“赞蜜蜂”、“变蜜蜂”的那些重点段落、重点句子,可让学生齐读,用以渲染课堂气氛,用以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再就是教师务必紧扣文章的中心和文路,逐段巧妙地作一系列的课堂提问设计。诸如,1.作者为什么说怕蜜蜂?2.他又是怎样爱上蜜蜂的?3.他为什么要赞美蜜蜂?4.他赞美蜜蜂怎样的精神?5.作者是不是真会变成蜜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在提问过程中,并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原答案,或者通过思考用自己的话作答。最后,教师精讲作结。在读、问、答、讲的同时,教师再利用板书,把课文分析的主要内容再现出来。
这种“读、问、答、讲”的教学过程,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个教学环节,它是再次强化感知,深化课文内容的最重要的阶段,因为学生的多种知识由此获得,多种思维由此得到训练,多种能力由此得到培养。这个教学环节的目的,侧重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多向思维和学会深入分析文章的能力。
所谓“总”,它是指再次统观全文,又回归到总体的认识训练上来。这个教学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品评归纳文章的中心,概括出写作特色,畅谈学习体会,进行变式练习,检查教学效果。这样,促使学生把知识变成能力,从而获得一些带规律性的认识。这也就是全文整体性教学的升华阶段,它是学生对课文学习由感性到理性所产生的第二次飞跃。
现仍以《荔枝蜜》为例:1.抽学生归纳全文中心思想,教师总结(略)。2.让学生找出写作特色。教师归纳为:1.托物抒情,由物到人,由人到我,三者融为一体。(2)以人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先怕后爱,最后变成蜜蜂。3.让学生叙谈学习体会。4.变式练习。①辨析下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蜜、密;粱、粱;掐、谄;颤、颤。②作文。采用本文托物抒情的手法,写一篇题为《咏菊》或《咏柳》等的抒情散文。5.讲评作文、检查作文训练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如果获得并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便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终身受用无穷。总之,语文整体性导学式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张聪 江苏省新沂市第八中学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