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解释学与翻译

2016-05-14王文霞杨洪娟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海德格尔翻译

王文霞 杨洪娟

【摘要】翻译的基础是理解,而理解也正是解释学的核心。这种特殊的关系,就是我们常说的“翻译即是理解”。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翻译与解释学之间的关系才源远流长。施莱尔马赫、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正是这其中的大家。

【关键词】解释学 翻译 施莱尔马赫 海德格尔 伽达默尔

引言

解释学(Hermenutics)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的信使赫耳墨斯(Hermes)。这位来往与人间和神界的信使,把众神的旨意传达给人间。在这个过程中,神界与人间的语言是不相同的,需要赫尔墨斯在理解神的语言的基础上,把这种对人类来讲,完全陌生的、无法理解的语言进行解释,然后把它的意思重新用人类的语言表达出来,也就是翻译为人类的语言。对解释学的这一最初喻意,表达的意思便是翻译即是解释。

基本的解释学翻译观认为,翻译的前提是理解。理解便是翻译,翻译便是理解,没有理解就无法进行翻译。要做翻译,就一定要先理解完全原文本中的这种陌生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在充分的理解后,翻译就是一种转换——把完全陌生的语言转换成熟悉的语言,将无法理解的话语转换成可以理解的话语。在这种转换过程中,总是有译者的思想的存在。所以翻译也是一种自由。它体现在对文本的理解自由和转换自由。本文就解释学与翻译的三位大师的理论进行简单阐释。

一、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1768~1834)是德国哲学家、解释学家和古典语言学家。他对德国宗教、生活和文化影响重大,被公认为“现代神学之父”、现代基督教新教神学的缔造者。他是第一个将解释学从特殊解释学带到普遍解释学,并进行了系统的反思。

施莱尔马赫的解释学的出发点是“误解”。文本是作者的思想和意向的反应,翻译解释重新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意向。但由于原作者与译者毕竟不是同一个人,他们自身所处的时间、历史、生活环境、社会政治、语言文化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误解。施莱尔马赫对此提出了两种应对策略:主观重构或心理重构和客观重构或语言重构。这都是强调对文本的创造性重构。

心理重构是把语言当做作者的表达个性的工具,用心理置换的方法,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还原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和精神。具体包括理解的普遍性法则和理解的个体创造性。普遍是说人们内在心灵的互通。尽管不是同一个人,但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人们的普遍情感,是一种我们都能到达的思维习惯和心理感受。翻译界的“可译性”的坚实基础便是其中的理解的普遍性法则。而个体创造性则是同中求异,在我们普遍理解的意向上,总有那么一些内容是有差距的,解释者或译者如果有深厚渊博的知识,在通过创造性的直觉重现原作者的思想是,很可能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见地的哲学家。他的作品相当多,其中《存在与时间》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他最先打破文本研究的形而上学翻译观,其主要思想本体论解释学深刻影响后代哲学的发展。

海德格尔的语言观认为,翻译是一种思想上的实践,细想从一种陌生的语言转换为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的时候,其实是转换的不是词语、句段,而是思想,是译者对原文本所理解的一种思想的表达,然后用另外一种语言表现出来。语言的本质是我们无法听到或者看到的,不同于其他东西,是语言的基础,他们是思想成为可能,是一种“纯语言”。通过这种本体论思想,他开始拆解和结构这些语言对思想的限制,让语言呈现自身的最初想要表达的意义,这就是翻译。这种通过翻译,进而让语言言说自己的观点,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解构主义思想。

人是历史的人,文本是历史的文本,在翻译的过程中,文本必然要受到历史思想的影响。为了澄清思想,让思想不再受权威的左右,海德格尔提议我们翻译时候的思想要转到原作者所处的灵魂身上,同时,清除偏见,倾听语言自身,忠实回归原文本本身的语言结构之中。

三、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与翻译

迦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国哲学家,1971年被授予德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精英”骑士(Knight of the“Order of Merit”)。他的哲学解释学思想深刻关联着翻译。他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开放性的,与之相应的翻译是具有创造性的,甚至“任何翻译都是一种背叛,都是对原文的某种不忠”。

他反对文本的客观性,指出译者对文本的理解是有历史性和相对性的,深刻认识了翻译的本质,提出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等原则。

理解的历史性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人存在于历史中,文本也内嵌于历史里,我们理解文本也是具有历史性的。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性导致的偏见并不一定是错误的理解,这种偏见不是我们可以自己自由支配和统治的,它是由我们存在的历史决定的,是理解的基础和前提。译者对译文的理解的偏见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想法的,是译者的新思想,新创作。所以,不能一概地说理解的历史性及其偏见是错误的。

视域融合是每个人会受到所处历史环境的影响而处于某个视域之中。原作者与译者见视域的差距也是必然存在的。伽达默尔认为在解释的过程中,要把原作者和译者的两种视域结合并超越它们,进而达到一个全新的更高级的视域。

效果历史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其效果的呈现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在翻译上,不同时代的译文差距就是相当明显的了。在理解文本的意义时,伽达默尔强调了语境的作用,并把它分成互相依赖的三种关系:字词与作品整体的关系、作品与作者的关系,作品与它所属类型的关系。

理解原文本和它的类型,将有助于译者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所以,在文本的翻译中,我们需要把意义放在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这三种关系中加以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加全面、整体、精确的意思。从这一点上看,解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循环,突破文本的限制,使理解得到了升华。

四、结语

从古代到现代,这三位大师让解释学理论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提升和转变。第一次是从特殊解释学到普遍解释学。施莱尔马赫的古典解释学重视文本的分析,提出了语法解释和技术解释。第二次从解释学的方法论到解释学的本体论。海德格尔的本体论解释学克服形而上学的思想强调翻译的实践,让语言脱离思想,回到最初。第三次转变是从解释学的本体论哲学到解释学的实践论哲学。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对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的方面注重主体的创造性的理解,把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想结合。这三次转变,让解释学从重视客体的角度过度到主体。这运用到翻译上,便是翻译主体的译者与翻译客体的文本之间对话的升华。基于翻译与解释学的渊源,希望有朝一日,翻译研究也能与解释学一样,有大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陈晓茹.从语言哲学维度看施莱尔马赫的语言解释学[J].外语学刊.2008(05).

[2]公斐.对德国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翻译策略的思考[J].青年作家.2015(06).

[3]洪汉鼎.论伽达默尔的“事情本身”概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02).

[4]黄虎.浅析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无此人”[J].改革与开放.2012(06).

[5]孔庆林.伽达默尔解释学研究一瞥[J].哲学动态.1992(02).

[6]李彦明.伽达默尔的成见说探微[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

[7]刘明石.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时间与存在的问题[J].学理论.2008(22).

[8]严春友.论作者的优先性——兼评伽达默尔的历史距离说[J].衡水学院学报.2015(06).

[9]朱晓兰.语言的哲学之思——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的语言观研究[J].理论界.2009(09).

[10]祝富强,杨国柱.当下精神迷惘的哲学归家——海德格尔哲学的诗性回归[J].美与时代(下).2014(02).

猜你喜欢

海德格尔翻译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海德格尔前后期哲学此在与自然关系的变化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海德格尔论坛”主持人的话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从疲惫中被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