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蜡染资源数据库构建策略研究

2016-05-14张世杰

价值工程 2016年6期
关键词:蜡染苗族数据库

张世杰

摘要: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蜡染为研究对象,提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蜡染构成元素及其相关资源,从而构建民族蜡染文化遗产资源特色数据库。研究了蜡染工艺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关键问题,即数据库结构设计、文化资源数字化、元数据选取以及数据库服务平台设计。最后,对蜡染工艺数据库构建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基于Web的数据库形式对传统蜡染工艺进行保护,能直观的对蜡染工艺文化内涵进行展示,有利于蜡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Guizhou ethnic bati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puts forward by selecting elements to represent the ethnic batik and related resources, so as to establish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batik culture heritage resources database. The key issu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batik process resource database, i.e. the database structure design, cultural resources digitization, metadata selection and database service platform design are studied. Finally,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batik process database, through the Web database form based on traditional batik protection, intuitive display of batik culture connot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batik culture.

关键词:蜡染;数据库;民族工艺;苗族

Key words: batik;database;national craft;the Miao na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6-0210-03

0 引言

目前,民族传统工艺正在逐渐消逝,如何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迫在眉睫。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挖掘,建立民族民间特色资源数据库成为保护非遗的必然选择[1]。特色资源库是构成信息资源体系的重要基石,它由各种类型的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构成,成为民族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蜡染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蜡染工艺的保护提供必要的支持手段,另一方面为蜡染特色资源转化为信息资源打下基础。

1 蜡染资源库构建的意义与必要性

1.1 贵州传统蜡染资源基础 贵州有着丰富而浓郁的民间艺术文化,其中蜡染艺术是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手工艺之一,有着较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贵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有蜡染流传,但最为集中和盛行的还是苗族、水族、布依族的聚居地,主要集中在黔中(镇宁、安顺一带)、黔南(龙里、贵定一带)、黔东南(榕江、黄平、丹寨一带)和黔西北(纳雍、织金、黔西、六枝一带)地区。不同地域的文化与历史使得蜡染艺术风格特征上也有所不同,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1.2 蜡染资源库构建的意义 ①有利于传统蜡染工艺的保护。蜡染文化的传承,应该迎接新时期的需求,在数字媒体发达的今天,信息的传播主要依靠网络。作为非遗项目的蜡染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主要分布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很难让外界了解到。因此,采用数字化方式加强对蜡染有关信息的传播让更多人了解,也成为蜡染工艺传承的一个途径。②是蜡染文化遗产展示的需要。数字技术在保护非遗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自身优势,在信息时代开辟了非遗生存新空间[2]。蜡染资源库构建,为蜡染传统工艺的数字化展示提供了基础,可以促使其更好的传承与发展。③顺应蜡染工艺创新发展的规律。一方面,它作为一种外在技术,通过优化蜡染工艺保护的建档、保存、研究、传承、等措施,确保蜡染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内在元素,通过提供蜡染纹样再创作的便利,确保蜡染传承的生命力。

1.3 蜡染资源库建立的必要性 ①原生态文化面临消失。科技的进步和纺织技术的革新,人们对纺织品的选择趋向多元化,蜡染纺织品的在消费中地比重微乎其微。除了举行民族节庆外,即使在最原始的苗族村寨,也很难见到身着土布蜡染服饰在乡间活动的人们了[3]。②蜡染工艺传承困难。消费者对蜡染需求量减小,导致蜡染生产动力严重不足,学习蜡染技艺的年轻人才也越来越少,造成蜡染传统技艺传承困难[4]。随着具有精湛蜡染技艺的老人离世,蜡染工艺后继乏人的局面更加严重。③蜡染技术的革新受限。蜡染制作品工序复杂,主要以纯手工为主,生产效率低,影响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及对消费需求的满足。蜡染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与其自身工艺适应时代要求与创新发展有关,只有促进传统蜡染工艺的发展,才能更好的传承这门工艺。

2 蜡染资源库构建问题

2.1 数据库构建过程 设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蜡染数据库有助于提高蜡染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整体性能。数据库的构建过程如下:①数据库需求分析。对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是设计数据库的首要任务,持续调查与分析用户的需求,了解有关业务需求与流程,是设计数据库概念模型的基础。②建立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根据对用户的需求分析进行数据建模,是对信息世界的建模。③建立逻辑模型。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是将概念模型转化为数据模型的过程,通过进行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将将付诸实施。④实例填充。对数据库的具体存储进行设计,创建存储表、视图、约束等用于实现数据库具体功能的规则,在数据库设计完成后,将实例填充数据库以实现相关应用。

2.2 蜡染特色资源选择 蜡染资源数据库应注重对象的文化内涵,需要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数字资源加以整合利用。本文特色资源库所选资源如下:①蜡染产品。经蜡染工艺制作而成的产品,比如蜡染服饰类、家居类、装饰品类用品。具体如桌布、桌椅套件、家居软饰、服饰、窗帘等。②制作工具。每一幅蜡染的成型,都离不开制作工具,因此蜡染特色数据库应当记录有代表性的制作工具(如蜡刀),通过对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进行介绍,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③相关文献。蜡染先关文献是指记录和整理以及研究蜡染的相关材料,包括蜡染书籍、蜡染画册、蜡染论文、蜡染新闻稿、蜡染评论等。④传承人。记录国家级和省级代表性蜡染传承人的相关信息,让外界更加了解这些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的人群。⑤制作工艺。针对制作流程的各个工序进行采集数据,以及工艺特点的发掘解读等。

此外,还将选取其他代表性资源,进行数字化后的有序存储。如蜡染画、蜡染书法等。以上这些资源在少数民族蜡染资源数据库构建中,作为数据库的特色资源加以整理,将成为数据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也将成为为后续研究蜡染艺术的基础资料。

2.3 资源库构建关键问题 民族蜡染资源特色数据库构建的关键问题包括:数据库结构设计、蜡染资源数字化、元数据选择以及数据库信息服务平台设计等。

①数据库结构设计。本文在特色数据库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存储蜡染文化资源的几种基本构成元素,表的结构和内容只存储资源的描述信息而不涉及具体文件。在实际实现过程中,将以各类蜡染数字化资源文件为主线,实现有关资源的组织信息的链接。

②蜡染资源数字化。在数字化过程中,采用国家和行业统一标准,将相关的图片、音视频,以及文本等,按照目前通用的格式进行存储,以便相关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例如,图片存储为JPEG格式,文本转化为PDF格式等。

③元数据选择问题。为实现民族蜡染数据库相关资源的有序化组织、传播与共享,必须建立符合现代技术环境的数据管理规范,即元数据的制定。本文元数据依照CALIS专题特色数据库项目管理组颁发的《专题特色数据库信息描述元数据规范》、《特色库管理型元数据规范》等所规定的网络信息资源、图像资源和全文信息等元数据规范要求制定[5]。

④数据库服务平台设计。传统蜡染文化资源数据库整体采用B/S结构模式,后台采用SQL Server 2012数据库加文件存储,前端采用.NET技术构建各类应用程序,确保用程序安全性与稳定性。数据库服务平台融入了大量蜡染文化元素,让用户和访客在访问时,更加直观与真实。

3 蜡染资源数据库的建立

3.1 蜡染资源库整体设计 蜡染资源库整体设计如图1所示。特色数据库主要分为九大模块,第一部分为民族蜡染有关资源的数字化存储管理,第二部分为蜡染传承保护相关事件数字化管理,第三部分为蜡染数字化资源的应用与开发。

第一部分为数字资源的组织与管理,包括图片、文献以及音视频数据库。其中图片库包含各类蜡染资源,分类别存储不同的数字化资源;蜡文献库则主要关注蜡染研究的成果,将有关蜡染的研究成果资源数字化后存入数据库;音视频资源库是对相关资源进行音视频采集所获得的资料库。

第二部分为蜡染传承保护及相关事件数字化管理,包括传承人信息管理、工艺管理和相关事件管理。传承人信息管理是对传承人相关信息进行组织管理,以及对参与的传习活动情况进行的管理;工艺管理是对蜡染制作涉及的工艺以及流程进行管理;新闻库则是对采集到的涉及蜡染工艺的事件进行信息化管理。

第三部分为蜡染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主要包含蜡染开发与应用工具集、设计矢量库和蜡染产品库。工具库包括对蜡染特色资源数字处理加工的工具,如数字采集工具、产品设计工具等;矢量库存储经矢量软件处理后的各类矢量数据及相关信息;产品库则存储有关蜡染工艺产品数据信息。

3.2 蜡染资源数据管理 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采用文件系统和关系存储相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使资源库方便、灵活的与其他应用系统集成,又能充分发挥关系模式和文件系统各自的优势。数字资源采用单独文件的形式存储,每个文件的取名预先定义以便于查询,这种方式的的优点是随着数字资源收集量的增加,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数目并没有增长。

具体实现方法:根据素材类型,将素材涉及的有关信息抽取,按照关系表存储格式提取字段,并设定字段值类型。原始素材经统一分类编码,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上,相当于堆的形式。而抽取出的数据表之间,跟据关联性进行连接,设定关系运算规则,属性信息直接存储在数据表中,相当于信息栈模式。此方法的好处在于,不必要将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库需要的二进制形式存储,而是通过地址字段方式实现和具体数据的关联,能够有效提升数据库的效率。

数据库后台管理系统如图2所示。后台数据库主要针对遗产的数据内容进行管理,就蜡染资源而言,所采集到的数字资源经编码和加工后,提取能够反映数字资源的描述信息,通过数据表设计存入数据库,并可以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添加、修改与删除操作。

3.3 基于Web的蜡染资源库策略

蜡染数字资源库需结合网络技术,资料管理系统的管理机制应采用超媒体和超文本的组织方式,应能实现对蜡传统染工艺的完整描述和立体重现。超文本管理平台的优势是,能够把实体资料集及其补充信息进行关联,最终实现不同素材间的无缝连接[6]。这种多媒体信息管理技术从拓扑性质讲,超文本或超媒体是一个由若干个节点及节点间的链构成的语义网络,它模拟人脑的联想思维,是非线性地存储、组织、管理和浏览信息的技术。

基于Web的蜡染资源库策略,使数据库的访问能充分利用服务器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较大的访问频率与更高的信息承载度。Web技术具有强大的导航功能,能够方便地转移到其他主题上,若要了解某个主题的详细内容,则只需在当前主题下点击超链节,就可以链接到包含当前主题的详细文档页,实现在各站点各页面间的浏览。Web策略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充分发挥了人的作用[7]。通过引入Web技术可以构建更加开放、共享的服务平台,不仅能支持系统与用户之间,还包括用户之间的交流,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传播。基于Web的蜡染资源库策略能够使民族蜡染工艺得到全面的保护与展示,为其在今后的传承与发展中提供支持。

Web端展示界面如图3所示。访客通过web端可以浏览蜡染网络平台相关的开放信息,起到对蜡染遗产的有效传播作用。可通Web端注册网站会员,浏览与查看有关权限下的资源。管理员可以登录网站后台对相关上线资源进行管理,通过数据库字段绑定为展示的图片调用详细属性信息。

4 结论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发展方向,贵州蜡染资源丰富,蜡染特色数据库建设有助于促进蜡染工艺的传播与发展,应重点关注建设质量、服务功能和联合共享。蜡染特色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制定合理的目标,统筹规划,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优质的信息服务功能。构建蜡染特色数据库,充分发挥数据库作用,更好地推动蜡染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喜球.基于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构建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2,11:42-44,47.

[2]吴向文.信息技术在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07:2.

[3]任晓冬,刘燕丽,王娴,陆锦.贵州丹寨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发展现状及特点[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4,01:122-127.

[4]汪璐,张遵东.贵州省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道路的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0,02:61-62.

[5]许鑫,张悦悦.非遗数字资源的元数据规范与应用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21:13-20,34.

[6]张晓峰,俞乃华,钱益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管理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14,08:24-28.

[7]洪诗玲.Web2.0环境下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理论基石与服务模式[J].图书馆学刊,2010,08:77-79.

猜你喜欢

蜡染苗族数据库
蜡染的纹饰探讨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蜡染手绢寄深情
苗族民歌
蜡染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