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2016-05-14甘银梅

新一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理念阅读课语文素养

甘银梅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其不仅影响个人的精神发育,也是提高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途径。但目前阅读课的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语文成绩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此文主要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能力;阅读课;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七至九年级背诵优秀诗文8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些都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在了突出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也非常重视,特别是在中考复习中更是对学生进行了“大运动量”的阅读训练,然而效果却不够理想,每次检测下来,学生总说:“复习那么长时间,也背了,也练了,怎么考题还是那么陌生,只有凭感觉把题做完,至于正确与否,心里没底……”等等。阅读教学连最基本的应试考查都不能应对,更遑论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作用。经过观察与反思,我感觉造成阅读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为以下两个方面:

1.按部就班,程式老套。平时的课堂,我大多都按常规的套路来上课:导入新课、作者或背景介绍、解决字词、朗读课文、逐段讲解、点出中心、总结课文,一整套下来,一篇课文便分析完毕,一课如此,下一课还是如此。这种上课思路是语文课堂的刽子手。直接造成了阅读教学“教师精疲力竭,学生昏昏欲睡”的现状。这样做,直接造成课堂灵动不足,使得学生思维训练无所依傍。

2.问题零碎,切入模糊。平时教学中为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钻尽文中所有问题,全面铺开,只担心讲不到位,找不到一条能够统领全文的主问题,找不到一个解读文章的抓手,缺少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全局观念。从而使一堂课结构松散,轻重不分,教学目标不能凸现。一堂课下来,学生如坠云里雾里,讲不出有什么收获。

为改进低效阅读教学的现状,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感觉应该把握以下几点:

1.确立现代语文阅读新理念。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尽量把课文讲深、讲透,尽管有时也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但也是围绕着教师灌输而进行的。搞“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成了应试的机器,他们主动安排阅读的屈指可数,越学越乏味,甚至厌学、辍学。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定要实现三个转变:变训练为主积累为主,变片段分析为整体感知,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2.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多年来一直叫得很响。然而,具体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师生关系,有很多观点,正如《语文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所说:“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要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教师不过是学生读的一本书,而学生也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

这种观点有其正确的方面,但是它也消解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西方一位教育家所说“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即意味着“平等中的不平等。”

在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中,教师在最需要引导时加以引导,在最需要点拨处进行点拨,在最困惑的问题上解难答疑,像这样服务于阅读主体而又恰到好处的教学指导,才是“主导”的最佳位置和最好体现。

3.转变教法,立足文本。在教学中教师有时让学生放弃课文,而围绕着从课本中抽出的三五个问题打转转,虽然偶尔也能读读课文,但却是七零八碎点缀式的,学生无法整体感知和综合理解。这样的教法是不能提高学生综合性阅读能力的,因此,高效的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书”为本,而不能以“题”为本。

另外,在课堂教学的顺序上,应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原则。课堂教学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学生带着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对课文的初步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走向教师,向教师求教,而不应该是教师带着已经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走向学生,把结果讲给学生听。

4.加强语感训练,注重积累。语感,是阅读的基本能力。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训练,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语感训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两部分。在训练时,一是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去体会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二是强化语言训练,让学生能针对不同的语境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去选择、去运用最恰当的语句。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尤其应注重让学生积累重点字词、优美文句、段、篇。

总之,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付出真正的感情,做到:以文动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努力使自己的阅读课能达到钱梦龙先生所描述的境界: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进入文本深处,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祖国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在这样的课上,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思想锻炼、情感陶冶、人文熏染、个性发展,浑然一体,大雪无痕。

参考文献:

[1]韩雪萍,张春林,鲁宝元.应当建立一门阅读学[J].华夏出版社,2010-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钱梦龙,彭尚炯.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华东大学出版社[N].2015-01-01.

猜你喜欢

新理念阅读课语文素养
基于主题意义的“生本”高中英语阅读课
新理念实干 高质量作为
现代调解的新理念与新思维
国外兴起长寿新理念
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词汇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在大学德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新理念下再启航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