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工作点滴

2016-05-14黎顺兵

新一代 2016年6期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

黎顺兵

摘 要: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又一个转折,也是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然而,中学毕竟不同于小学,随着初中学科门类的增多及学习目标的转移,学生的学习任务也相应增加了许多,学习方式也有很大不同,如何让学生尽快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是每个班主任应该关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工作

进入初中后,很多学生都感觉到现在比小学累多了,几乎每节自习课都要做作业但仍做不完,感到压力大。有的学生困此会抱怨“郁闷死了”、“做不完的作业”、“周末也不能出去玩”等。同时,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和老师的改变,相应地学习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如果学生仍然按照小学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就会难以适应初中的学习过程。要想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和学习方式,班主任应帮助学生做到以下四个适应:

一、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适应

由于小学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一,认知前提差异较大,从而加剧了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心理等方面的不适应。产生这种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是:新生跨入初中大门,心理年龄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交织的状态。在他们的眼里,初中是一个全新的环境、陌生的世界: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新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方法,功课增加了,内容多了,难度大了,要求高了。初中教师不再像小学教师那样,保姆式地扶着走,加上对新的学习生活、学习任务、规范要求了解较少,使大部分初中生在心理、学习、交往等各方面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很快适应,走了弯路,出现滑坡。班主任应及时了解每个学生过去的思想状况,学习方法,管理方法和学习习惯,给学生搭好过渡的金桥,及时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的适应。

二、帮助学生做好学生方法上的适应

小学阶段学生都是在老师保姆式地扶着走。作业不但要老师逼着做,而且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追讨”才肯上交,学习很被动。而进入初中,这种被动式将很快被自觉主动性所代替,所学知识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因此引起好多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就逐渐与优生拉开距离,从而产生自卑感,形成恶性循环。这时班主任就要积极引导,耐心做好不同的学习方法的衔接教育,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三、帮助学生做好学习习惯上的适应

从学生的行为习惯上来说,在学生从儿童向青少年发展的时期,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都会发生改变。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平常能接触到的事物也随之增多,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成熟度都有所提高,在小学阶段有些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就会发生改变。因此,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该和学生多交流,使学生进入初中后能感受到自己的一些改变有一个连贯性,而不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不同时期。为自己制作一个学习、生活作息表。按照一定的作息时间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不能让自己太累也不能让自己太放松。学习也不能死学硬背,要在学习中寻找方法,举一反三。如在每晚休息之前,把自己白天学习的知识思考一遍,为自己增加更深的记忆。课外业余时间看一些能够增长智慧,扩大视野的课外书籍,积累丰富的课外知识。

中学阶段学习具有科目增多、知识容量剧增,教材理论性增强、对学生能力要求高,任课教师教学方法各异、与同学课后交流和个别辅导少,各年级学习跨度大、阶段性强、回旋余地小等特点。只要其中一个阶段出了问题,常常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班主任应让学生尽快熟悉中学阶段的学习特点,然后调整学习方法,形成适合中学学习的学习习惯。

中阶段需要逐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随着年级的上升,各门学科规律性知识越来越多,老师注重讲清概念,课堂上分析较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对老师的教法感到不适应。班主任要把这种变化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有所准备;可以由自己或请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谈怎样适应初一学习的经验体会,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孩子进行适时学习方的指导。

四、帮助学生做好人际关系上的适应

首先要适应师生关系的明显变化。在小学,主要学科教师基本上担任一个班的课,而中学一个教师要教两个或几个班的课。这样对于学生的了解和关照就不如小学教师那样清楚和周到,这就会使刚入学的初中学生感到不适应,并可能对教师产生疏远的“自立感”。所以,初一的教师即要注意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倾向,同时又要照顾到他们是刚从小学上来,还需要给予较多的关心和照顾。否则,师生关系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学生或则抱怨老师不放手,或则说老师对人不关心。

其次,要适应朋友关系的变化。由小学上了中学,经过编班后,小学时的一些朋友逐渐疏远了,遇到了不少新同学,一时还不大熟悉。这种人际关系的重新分化与组合,必然会造成初一新生在一段时间内的拘谨、紧张或不安。为此,教师要善于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迅速形成健全的班集体,让学生们相互了解和亲近起来。否则,会造成学生间人际关系的紧张或产生“乱班”。

初中新生跨进中学校门,也就开始走进一个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期,初中班主任只有及时地了解和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主动配合科任老师做好中小学衔接的教育工作,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初中生活,顺利实现从小学到中学的“飞跃”,才能为整个中学阶段奠定全面发展的基础,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玲辉.如何管理好班集体[J].好家长,2015(25).

[2]宋振财.班集体是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场[J].现代教育科学 2015(10).

[3]黄莹.浅谈如何构建优秀的班集体[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8)

猜你喜欢

初中班主任工作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不工作,爽飞了?
班主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