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有“爱”才有语文
2016-05-14何俊蓉
何俊蓉
【摘要】和学生谈谈感情,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她)的“发现”、重视、尊重,让他(她)从心里尊敬你、喜欢你、崇拜你、欣赏你、听从你。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师生之间情感关系,感情到位了,还会有什么是问题呢!
【关键词】心爱 发现 重视 听从 感情
黑格尔说过:“没有人的情感,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可能产生。”《语文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明确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感情、没有心与心的交融,或许就没有态度,没有价值观,那还怎么谈教与学?
可是我们面临的是在中国发展中边远城市刚“翻身”的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正是“苦”了一辈子;父母也是小时候“苦”着长大的;身边的社会环境也正是由“一穷二白”到吃穿不愁。孩子们就不需要再吃苦了,他们在“爱”之下成长了:他们有理无理的要求,慈爱的爷爷奶奶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只有一个不惯他惯谁的父母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他们的身体及心理成长中出现的斜枝杂草,爷爷奶奶会慈爱的包容,在忙于改善一家人生活的借口下父母忽略了;他们或许成天关着房门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或许和同学们进歌厅、进酒吧,在金钱的驱使下,社会环境允许了……!
常年和学生交往,我感受到了他们在物质满足下的空虚和无聊;在家长、社会溺宠下的惊慌和无助;在浮夸、虚假的赞扬下迷茫和无知;在被蛮横地否认、批判下的敏感和脆弱。我感到这些孩子虽然或许不聪明、或许不懂事、或许习惯很差、或许基础特差、或许根本就没“心”。但他们同样渴望被人实在的管管、被人实在的爱爱!
从此,我的教学中尖锐的嘲讽、故意的戏谑、当众的指责已不再!正直有气度的老师形象进驻他们心间。他们在我面前有了尊严,在同学们面前有了脸面,在心里有了被“发现”、被关注、被尊重的意识,他们心里也就有了我!因为,老师心里有他(她)啊!
从此,浸满着浓浓爱的语言和行动维系着我们严格的原则和心里彼此的认可和尊重:在课堂上课本、草稿本、作业本、钢笔、铅笔“请准备好”,否则我可能不厌其烦的走到你面前轻声提醒又提醒;坐姿上“请坐端正”,否则我可能一直就在你的身边盯着你;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认真记笔记、认真动脑动笔”,否则我会在你面前盯着你讲课、盯着你把笔记记下、盯着你把思考的语言写下来;语文课后练笔没有没做完、没有忘在家没带、没有抄袭别人的,否则我可能在办公室里陪着你把该完成的完成;我的课后积累没有记不到的、没有明天再记的(有也是能力的问题),否则在放学后我会让你留下来完成任务。这些过程中,我丢掉了斥责,丢掉了怒骂,丢掉了老师的“情不自禁”!用我不伤害你自尊而又让你感觉不可违背行动来为我的原则护航。学生在最初的不情愿、无奈下,被我的坚持和诚心打动,慢慢地他们习惯了改变。在没有埋怨、没有不满、没有“针尖对芒刺”的尖锐下,良好的学习风气慢慢养成了!他们喜欢我了!因为老师在关注他的存在,老师在保护他的自尊,老师在熏陶他的人格!
从此,我的教学常规中,当为了学生好却又不是学生愿意做的事,都会变成了学生“请求你”我做。教学中不可避免的拖堂,我会说“还差一点点怎么办?”“不好意思,耽误了你们的休息”我的谦和和退让,换来的是学生当家作主,学生会异口同声说:“没关系,老师继续讲完吧”。教学时间不够,我会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借一点时间好不?”学生会七嘴巴舌的给我找时间,教学中一切麻烦都会在学生的建议和接纳声中愉快解决,他们不排斥我的“超任务”了!因为,他们自己做主的事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从此,我的教学及管理中“必须”“不准”的命令不再了。独立、自主的孩子却也无知,他们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最能激发他们内心那个“黑魔”的事就是“违背”、最厌烦的就是不停的“不能”“必须”。以此来体现“我”的存在。因此,老师想要的要求,只能在诱导、启发中由他们自己想到,由他们自己倡导,由他们自己实施和坚持执行。既满足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更促进了他们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彼此”的能力!他们欣赏我了!因为,他们觉得在老师眼里他们是无所不能的!
我在教学中,我的言行在告诉我的学生,我在发现他们、我在依赖他们、我在尊重他们。当然还有我的教学内容也在潜移默化着他们。
语文课堂既是知识的天堂,更是陶冶人格的乐园。教学过程中,不轻易错过任何的思想、人格熏陶的机会。认真对待名著阅读,每天一篇的读书笔记在记录着孩子们和伟人的交流;每周两篇的《成长阅读》的批注阅读,记载着孩子们多美的鉴赏;多角度的欣赏美文,采用讨论、交流、品评或联系自己品悟等多种方式提升着孩子们的见识和觉悟。名作的魅力渗透到学生的灵魂,名人的影响扎进学生的心底。这样,既让学生心里充实了,更让浮躁多欲的心灵宁静单纯了!带着这样的心,孩子们水到渠成也就优秀了!
课本外的语文对学生影响力也不能忽视,学生多读一本好书,就可能多懂许多道理,心灵的美也会更坚固。由于我们是在这个资源丰富而又杂乱的时代,我们较偏远的城镇同样被各种优劣不辨的文字影响着,孩子们的阅读方向和内容还需要老师掌控一下,因此,除了现有的资料外,我在网上还下载优美的文章让学生读给学生听,印发了数十篇《读者》的“卷首语”,在每天的晨读中或让学生读,或让学生写读后感,或让学生模仿写。孩子们每天从一篇浸透着哲理的优美诗篇里开始!正如我昨晚做的梦“每天读一首诗的孩子还会调皮吗?”那充满诗意的胸膛应该温和而上进吧!
除了书本还有更广大的生活课堂影响学生,挫折困难的阻挡、不计后果的冲动,物欲横流、尔虞我诈、斤斤计较的侵蚀。让心理的发育尚未成熟,对问题的认识还比较肤浅,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无所适从。因此,我们每周的“我要说说”时事品评,既训练着孩子们的说话能力更教会了他们去剖析是非、明辨好坏,他们学会了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学会了在心里一定保留着那最美的“纯”,也拥有了“邪不压正”的正气。此所谓“润物无声”,给孩子们脆弱的心灵武装一层坚硬的外壳!
在这个个性张扬而又迷惘的时代,语文老师和学生之间必须要谈感情,因为只有“心”才能筑建“心”,只有真实实在的“爱”才有真实实在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