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逻辑与县域经济的未来
2016-05-14张五明
张五明
特色小镇的运作逻辑和生态能否复制,其对于县域经济有哪些启示价值,曲阳的实践无疑值得关注。
2016年初,笔者赴河北曲阳县调研。从保定市区来到这座太行山东麓的县城,即刻被路旁连片的形形色色的石雕所惊艳。拥有两千余年石雕历史的曲阳县自汉代以来将这门古老的手艺传承至今,成为支撑起集聚在这里的2300余家石雕企业、超过12万人从业人员的生计源泉。
当然,一如中国许多县域正面临的难题:特色支柱产业特色有余,支柱的能力却有限,比如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财税贡献率不强等。曲阳县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已非一日两日,与当地县领导的交流中得知,基于上述问题,曲阳希望通过与资本的合作,在石雕企业和石雕文化集聚的核心区域羊平镇,打造一个数平方公里的雕刻小镇。这个雕刻小镇将作为一个发展平台,重塑产业生态,承载起一个县域以特色资源连接的多元价值链条的打造,进而帮助这个贫困县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实现“逆袭”。
曲阳的雕刻小镇参照的正是当下火热的浙江特色小镇,特色小镇的运作逻辑和生态能否复制,其对于县域经济有哪些启示价值,曲阳的实践无疑值得关注。
为什么需要小镇做杠杆
曲阳只是一个缩影,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县域经济正在迎来的难得的机遇: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中心城市与县域之间的要素流通更为高效、便捷;县域待开发的特色资源和细分市场中的特色产业逐渐成为投资领域的新宠;互联网让线上与线下趋于融合,使得县域产品的辐射半径逐渐从区域市场扩大至全国乃至全球。
正是这样的趋势,使得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筹谋一个大项目,引入一个大资本,构筑一个大平台,打造一个核心产品,进而带动一个产业。尤其对于那些与中心城市拥有地缘优势的县域来说,这种大项目投资模式是一种快速调动要素、撬動区域市场的方式,并且地缘优势往往为资本、人才、信息、市场提供了最基础的支撑。
从禀赋看,历史赋予了曲阳一个极具高附加值潜力、进入门槛高的特色产业优势。可以说,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任何一个区域,都无法替代曲阳在石雕产业中的地位。据当地政府估算,该县石雕产业年产值已达百亿。从产业类别上看,石雕作为文化工艺与制造业结合的细分领域,虽然市场整体规模目前有限,但延展性很强:艺术品市场、工艺品市场、建筑市场等都有很大潜力。
尽管如此,目前最困扰曲阳的,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无法带动一个县的经济发展。短链条、低附加值的产业结构使得曲阳县在石雕产业上受惠有限。百亿产值规模每年财税贡献只有3000多万,占全县公共财政收入10%左右。尽管石雕是历史馈赠给曲阳的宝藏,但宝藏的价值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远远没有释放出来。曲阳最迫切的,就是找到开启这份宝藏的钥匙。
常规而言,盘活一个区域的特色产业往往有两种思路:一是培育上下游,延长产业链,二是孵化关联产业。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就是进行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打开要素流通的通道,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当更多的企业拥有对产业更强的支配能力时,无论企业横向发展还是垂直整合,都会为本区域的特色产业带来更强的竞争优势。
石雕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细分市场,但它连接着生活与艺术,城市与建筑,历史与当下。以曲阳目前百亿产值的基础、数千名企业家和那些驰名海内外的工艺大师以及充足的产业工人,完全有能力重新塑造全国乃至全球的石雕产业。未来的曲阳,一定不单是保定的曲阳、河北的曲阳,而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曲阳。所以,曲阳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杠杆,这个杠杆的一端是曲阳,另一端是世界。而正在规划中的雕刻小镇,是有可能成为这个杠杆的。
平台效应
雕刻小镇对于曲阳应该发挥怎样的效应呢?这与曲阳改变仅仅扮演雕刻加工基地的角色这一战略目标密切相关。
要改变曲阳目前扮演的雕刻加工基地的角色,具体包含三个路径目标:在城市公共雕塑、建筑雕塑等大件雕塑市场中,形成集设计、研发、制造、加工、交易完整产业链的集聚区;在工艺品市场,形成提供收藏性、装饰性、生活性多元化产品门类、具有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营销渠道的区域品牌;在艺术品市场,改变石雕目前有价无市的窘境,将石雕打造成可供交易的成熟的艺术收藏品,建立功能完备的艺术交易品市场。
事实上,上述石雕产业的升级路径并非闭门造车,而是当地几家龙头企业希望尝试甚至正在探索的思路。但无论哪条路径,遇到的最大瓶颈都是人才。对于本地企业来说,也缺乏一个环境更优良、配套更完备的产品展示、交易的集聚区和为创意人才、合作伙伴提供良好栖息之地的空间,以支撑其升级诉求。这就是雕刻小镇的价值所在和市场空间。
小镇是一种大资本长周期投入的项目,首先作为一个空间载体,小镇具有天然的平台属性。其二,以市场逻辑为基础的开发和运营也使得小镇必须具备产品属性——填补市场需求,可定价,可预期收益。
平台指向的是生态,即小镇自身便具有内循环的自生系统。产品指向的是市场,无论开发者和运营者都可以通过拥有对小镇的有限权益来获取收益。
曲阳正在借鉴的不是单纯以景区存在的文旅古镇,而是浙江省目前正在大力推动的特色小镇。它是一种小空间,大集聚,对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等要素的聚集;对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叠加;对一二三产业及其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对生产、生态、生活的共融;对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空间的营造。
具体到未来的雕刻小镇,曲阳决策者认为其发展逻辑至少有三个维度:一是产业发展维度,打造城市与建筑大件雕塑的全产业链,精细化、定制化工艺品市场区域品牌,以及全球雕刻艺术品交易中心;二是城镇发展维度,营造独立文化环境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基于外来高端人才集聚的新型社区;三是文旅发展逻辑,构筑极致的环境代入感、文化体验感和高端休闲度假的配套环境。
这三重维度中,产业是核心,城镇是形态,文旅是支撑。这三者相互影响、相得益彰,也唯有如此,才能形成产、景、城深度融合的价值链条,让雕刻小镇兼具内部动力和外部磁力,进而助推一个特色产业的集聚区变成全球市场上的一个微中心。
运作逻辑
定位对于特色小镇而言,直接决定小镇未来的荣衰生死。特色小镇得以吸引人,最核心的竞争力就在一个“特”字,这并不意味着在空间设计和建筑形态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在于小镇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其特定目标客户的真实需求实现匹配。如果小镇能够满足这些潜在的新客户在市场空间、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和娱乐空间的需求,在互联网社会下,是有可能将触角伸至地球上每一个它愿意去吸引的人身上的。反之,如果小镇将潜在客户的群体范围预设得太广,几平方公里的空间与有限的资本投入使得小镇的产品和服务能力大打折扣,也就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磁力的生态闭环。
所以,曲阳决策者认为,第一步,就是要补齐石雕产业链条短板领域所必须的人才和资源,更直接地说,其整体战略的第一个环节,就是要打造成艺术家、设计师、艺术高教机构等石雕产业创意研发端要素的集聚区。
目前,在这一环节,曲阳所做的尝试包括联合国内八大艺术院校的相关机构、协会和本地龙头企业成立雕塑产业创新联盟,以及已建成占地130亩的艺术家部落(含工作室、生产车间、接待中心、公寓等,可视为小镇目前的起步区),希望通过联盟连接外部资源并逐渐注入到小镇空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高端要素的集聚尽管可以实现有限土地创造更高的附加值,但要素的需求门槛也更高,在建设和运营伊始,除了空间意识,更需平台与产品的生态意识。具体而言,至少包括五个方面的生态构建:产业链生态、市场服务生态、社会治理生态、智慧城市生态、区域交通生态等,这是让小镇承载雕刻产业升级所必备的因素。无论每一个生态的搭建,均要考虑最简单、最直接的匹配到目标客户的需求,从而构建一个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链条上的各个雕刻产业从业者从市场空间、工作环境、生活及娱乐需求的空间。
不难发现,一个基于雕刻产业的特色小镇绝非单纯的产业园区、亦非景区,它是产业、社区、城市相融合的城镇化平台,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
同时,对于相关投资人而言,小镇又有产品属性或者说商业属性,它的客户指向的是雕刻产业全链条的市场主体、各类机构和游客,未来的盈利空间可以来自产业运营、土地增值、物业管理和项目投资等。
正是基于上述两点,使得小镇的开发、建设、运营的门槛很高:小镇的主题定位要与区域整体发展战略相契合,比如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等;要与全球和区域的产业转型升级趋势相吻合,能够切实推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要有大文旅投资和运营能力,与资本运作和金融创新充分结合,将价值链与外部资本和市场充分打通。
越来越多的案例表明,特色小镇具有帮助一个区域以产业升级和做强来拉动城市经济的价值;减少政府债务压力并整合社会资本;同时也是区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载体。它适用于具有特色产业基础、基础设施较完备,与中心消费城市具有地緣关系的区域,因此,也是一些基础较好又具备特色产业的县域可供参考的项目。
(作者单位:方塘智库区域战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