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热闹到冷清:县域电商方法论

2016-05-14魏延安

决策 2016年6期
关键词:县域园区电商

魏延安

一些地方把年轻人硬往园区拽,这是典型的行政化思维,出力还不讨好,应该以良好的服务吸引年轻人,自己愿意来还点赞,但往往园区从“0到1”很难。

根据最新的数据,到2016年3月,全国电商园区已经超过1100个,县域电商园区超过300个,还有大量的县域电商园区正在建设的路上。然而现实是,大多数的园区始终在清冷中煎熬。一些地方在上级检查的时候,就想方设法把青年人找来,在园区装样子,等上级一走,重回门可罗雀的状态。

县域电商走到今天,已经不是能不能搞的问题,而是如何搞的问题。如果说2013年有县长抓电商还是勇敢吃螃蟹的话,进入2016年如果县长再不抓电商就落后于时代了。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目前几乎没有县政府的工作报告还没有部署电商的了。然而,一个现实的问题马上扑面而來:能不能以正确的姿势走好园区之路?这对县域电商发展相当重要。

破解四个误区

一些地方对县域电商的认识还停留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状态,认识不清是导致不会干、干不好的根本原因。破解县域电商面临的这些认识问题,已经成为首要课题。

是不是年轻人开淘宝店就是县域电商?这样的认识明显把电商看小了,基本只关注了网上零售这一小块,缺乏对大电商的整体认识,忽视了B2B、O2O、C2B等形态以及由此衍生的互联网金融、农业众筹等新业态,更没有看到电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其实,县域电商是县域内所有涉及电商的经济形态的总和,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网上交易体系,如网商、电商平台等;二是电商服务体系,如电商服务业、快递物流、金融支付、电商园区等;三是产业支撑体系,如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可以说,电商是涵盖十几个相关产业的新兴经济群。

是不是搞电商就是搞虚拟经济?难道电商卖的东西都是孙悟空变出来的吗?所有的电商产品都是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网是虚拟的,可是网络交易的商品却是实实在在的。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电商还有可能催生出本地以前没有的新实体经济。像业界总结的“沙集模式”,硬是在一个收破烂的穷村变出一个50亿元的家具大产业来。而原来实体经济有基础的地方,借助电商让实体经济更强。比如浙江的临安,山核桃产业因为上了网,更加红火了。

是不是搞电商就要另起炉灶?可以简单地说,电商从来不是一个凭空产生的新产业,只是现有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动力,电商与现有产业融合是方向,而不是重新搞一套;即使那些因为电商催生的新兴产业,也绝对不是无源之水,一定有现实的基础支撑。从国务院部署来看,首要还是“电子商务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进而“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最终对“四化”同步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所以,搞电商一定要深入研究当地产业优势,借电商加速发展而不是没有现实基础支撑的别出心裁。

是不是搞电商就能弯道超车?电商确实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次追赶超越的机遇,但机遇并不等于必然的结果,还需要县域电商有效推进。从现实看,县域电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从要素流动方向观察,大体有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和电商要素县域内聚集三个层次;从交易内容观察,又可以分为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电商扶贫、旅游电商甚至跨境电商等形态;而且一般也按四个阶段推进,即青年电商创业者出现、农产品电商兴起、电商要素在乡村聚集、以县域为单元的电商新经济形成。

虽然电商可以跨越发展,但基本的阶段不可逾越,想着“抱粗腿”、“吃大户”,与一两个平台合作、招一两个电商大企业就让县域电商大踏步地追上前去,一般来说是不大现实的,还得老老实实地从基本功练起。当然,电商叫“唯快不破”,只要路数对,发展起来会很快,两三年就能看到大成效。

可以说,现在确实需要来一场比较深入的电商理念普及运动,尤其是对县乡干部,需要从常识的科普入手,把基本的东西讲清楚,然后才能想得明白、干得自如。

园区如何从“0到1”

从县域电商园区建设来看,最大的误区在于工业园区思维,还想搞地产、做物业、收点费,基本上都不现实,最后只能是空。一些地方的探索表明,电商园区的运营,初期要靠政府的补贴,中期要靠电商服务产生的利润,而不是传统的物业;而最终可能要靠对创业者的投资来获得回报,这有赖于电商发展的成熟程度。

由于思维方式上的偏差,导致县域电商园区出现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有园区,但没有配套,往往离城远还不通公交,不能吃也不能住,培训少且质量差,物流不便宜而且仓储没地方,甚至连个WIFI也没有,所以电商创业者根本不愿意来;想招大电商,既招不来,更难以符合落地条件。

在问题背后表现出运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有的就是原有半拉子工业园区的简单改造,管理机构还是原来的工业园区管理部门,下属的运营队伍缺乏互联网常识,更提供不了电商服务。

推动县域电商园区良性发展,要集中体现政府供给侧改革的内容,就是要培土壤、栽梧桐、优服务,淡化物理空间概念,多从电商的需求侧做文章,在补短板、降成本的方面多下力气。实践表明,园区初期聚人比聚财重要,聚人首先要有人气,人气旺不旺在气场,气场高不高在服务水平与环境质量。

首先必须硬件要过得去。园区的水、电、路、网、交通、生活要达到基本标准,培训、办公、会议、休闲等空间都有。其次,软件一定要过硬。网络必须是通的,最好达到4G,24小时免费WIFI一定受欢迎;物流必须是便宜的,不管是园区集中谈判还是政府补贴,反正进了园区物流费用就得大幅下降;培训一定是靠谱的,能请来大咖,能解决实践问题,还能保持长期沟通;活动一定是经常的,天天通宵达旦不现实,隔三岔五还是要折腾。

同时,运营还是要专业。不主张直接把政府的下属单位作为园区运营主体,一定要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找来靠谱的团队做专业的事,拿出适合电商发展的服务清单和项目,让能与电商对上话的人在园区做服务。

一些地方把年轻人硬往园区拽,这是典型的行政化思维,出力还不讨好,应该以良好的服务吸引年轻人,自己愿意来还点赞,但往往园区从“0到1”很难。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党政领导的积极作用,不惜礼贤下士,拿出优惠政策,主动邀请几个电商带头人率先进来,他们感觉好了,就会迅速示范带动一大批电商创业者跟着进来。

互联网时代,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出来总会有不完善之处,但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客户的便捷沟通,实现迅速更新。县域电商园区今天依然可以概括为新事物,不必求全责备,有了基本功能就能运行,只需要保持绝不停歇的脚步即可,那就是随时听取电商主体的心声,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不断改进,这样的园区就有希望。

要襁褓而不是时装

县域电商在启动之初往往表现为草根化、小微化,青年个人开一个网店,或者两三个人注册一个创业公司,一台笔记本可能就是主要资产,市场依托平台来找,产品就地从市场或农民手中采购,网店各个工种往往实行一人多岗,工作地点经常在家里的也不在少数,好多订单甚至是在手机上完成的。

这种情况下的县域电商园区建设,就必须從实际出发,定位在创业集聚与初期孵化上,而不是产业承载,因为小的电商根本不具备自己建厂上生产线的能力,也没有必要。

所以,电商园区初期不要为了高大上而叫电商园区,叫电商孵化中心或者基地会更加恰如其分。就像初生的婴儿最需要的是襁褓而不是时装,超前是没有用的。初期既然更像一个孵化中心,那就要按孵化中心的样子来建设,并充分体现电商的特点。由此,电商园区的建设标准也就与一般的工业园区大相径庭了。大体可以形象地归结为以下基本标准:

一、身处闹市。要力争市中心,至少是县城较繁华地带,因为电商主体是青年,偏僻的地方年轻人一般是不去的。如果身处闹市,成本肯定是比较高,所以面积不必贪大求洋,有一千平米就可以,甚至几百平方米也能转起来。

二、来去方便。交通便利尤其重要,让初创期的网商开私家车上下班是不现实的,专门为园区开班车对于一般的县区来说也做不到。还有,一般的电商交易高峰在晚上9—11点,如果离城太远,创业者回家都困难,特别是女孩子。

三、能吃能住。就是能学习、能办公、能休息、食宿方便。如果孵化中心在城里,则生活配套不用考虑;如果园区建在城边甚至更远些,则必须考虑生活配套问题,连吃饭都没有地方,怎么能让创业者安心入驻?更重要的是,要能满足青年来的目的,培训好不好,服务优不优,感觉爽不爽。

四、配套齐全。至少需要有以下板块:培训与会议、办公卡位、小型仓储物流、店铺装修及美工摄影等电商服务,工商税务财会等企业服务,咖啡与书吧等休闲交流空间。没有这些东西,园区就像买了房子不装修肯定住不成。而且,装修的风格也要与青年人的特点和电商的风格相一致,楼道与墙壁更是展现创业与电商文化的地方。连个马云、马化腾语录都没有的地方,连个打鸡血的创业口号都看不见,绝对不是一个电商园区。

五、经常折腾。要成为孵化中心,必须要靠活动吸引人,一周一讲座、一月一沙龙、一季一路演这样的活动频次要求,总体还是合适的;定期组织专家见面会、大咖分享会之类的活动,同样是必要的。要给大家形成一个印象,到了这个地方,总是有主题活动可能参加的。

六、乐此不疲。一个孵化中心行不行,关键要看年轻人主动来不来。必须通过前面讲的一系列服务,让年轻人感觉能来,再到还想来,最后到爱来,变成自觉聚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光硬件与服务是不够的,还得有组织者。可以让冒尖的年轻人牵头,给空间、给资源甚至少量经费,完全变成自组织活动。只要到这种程度,政府与园区运营商的其他工作就好开展了。

(作者为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

猜你喜欢

县域园区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电商下乡潮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