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政治学视角的社会矛盾突发期研究

2016-05-14武晓慧

资治文摘 2016年6期

武晓慧

【摘要】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加速转型期,一些社会矛盾和不安全因素正在积聚和叠加。快速发展的城市化与低就业,医患关系紧张,违规征地,警民不合作,各级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利益冲突等预示着我国已然进入社会矛盾的突发期。目前,我国政府领导班子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奢靡之风仍非常严重,人民群众的期待与诉求得不到妥善解决,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的化解,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突发性事件。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从政治学角度对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突发时期社会矛盾的特征以及矛盾激化的政治原因,并针对突发期社会矛盾采取相应政治措施。

本文基于政治学视角从三个部分对社会矛盾突发期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析突发期社会矛盾呈现的特点;第二部分阐述社会矛盾突发的政治性原因;第三部分提出化解突发期社会矛盾的主要政治措施。

【关键词】矛盾突发期;社会矛盾特征;政治原因;政治措施

一、突发期社会矛盾的特征分析

1.社会矛盾显现化。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利益主体对自身利益诉求越来越强烈,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博弈也愈演愈烈,隐藏的社会矛盾逐渐显现化,从“台下”走到“台上”,在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大多复杂多样,交织重叠,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都有可能演化为一系列重大的社会矛盾,引发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社会矛盾逐渐呈现出公开、直接的特点。

2.社会矛盾由单一化转向复杂化。在传统的社会,社会矛盾较单一,大多是由于经济利益方面的冲突而引起。但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社会矛盾深入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使得社会矛盾由单一转向复杂叠加。从最近发生的社会事件来看,某些矛盾主体在利益表达过程中采取极端手段,例如破坏社会公共秩序,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方式迫使利益对立面妥协,实现自身利益。

3.社会矛盾多元化。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由经济发展带来的思想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产生多元化特性。社会矛盾主体多元化趋势带来许多新事务、新问题,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突发性矛盾以及繁杂重叠的纠纷。除了传统的社区纠纷、贫富差距扩大,资源分配不公,医患纠纷,干群矛盾之外,以经济利益为诉求的纠纷呈上升趋势并演化为形式多样的社会矛盾。

4.社会矛盾解决制度缺失。由于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官員贪污腐败问题、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等叠加在一起,使得部分利益群体对相关部门政策不完善、执行措施不到位等解决制度缺失的现象产生不满,这些都极易造成更大社会矛盾冲突。

二、我国社会矛盾突发的政治原因

1.政治控制型的社会管理方式。目前政治权力仍然在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保持着较大程度的参透和控制。随着改革开放进程逐步深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但出于维护政治秩序和保持社会稳定的目的,政治权力高度集中的模式被延续下来。依照我国现行情况,政治权力深入社会方方面面。其次,政治权力过度攫取社会财富。政治权力基于其强大的暴力机制以及集权权威,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和社会财富。但是利用政治权力的特性过度攫取社会财富,必将导致社会冲突日趋严重。例如:对高收入群体征收高额税款来补贴低收入群里,高收入人群利益受到重创,导致高收入人群带着资产移民他国,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疑使弊大于利。最后,中国五千年人治色彩浓烈,即使大力推进法治社会,但由于到现在为止,法治权威仍未牢固确立,司法体系欠缺独立性,政治权力仍然是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管理者,社会管理的人治色彩非常明显。通过近期的冲突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地方的许多官员仍“长官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作风,将个人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投入对社会的管理中,不听取民意,不接纳建议,由于长官意志的不确定性甚至随意性,社会管理难免受到其影响,社会管理非但不能朝良性方向发展,相反却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2.政治权利落实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由于我国政治权力掌控深入社会各个领域,高度集权与民主的关系模糊不清,民主难以落实,公民政治权利的发展和履行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国“民不能告官”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尤其在西北偏远地区,经常出现投诉无门的情况,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甚至被剥夺。中国公民现实利益表达渠道很单一,示威、游行、集会等形式仍受到很大约束和限制,中国的公民组织、社会团体仍是官办或半政府性质的,缺乏独立性及民问性。其次,我国法律缺失,司法不足的现象无法保障政治权利的合法地位。即便能够以法律制度确保公民政治权利,这些制度的具体措施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第三,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出现滞后的现象,致使政治权利在落实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在民主建设方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这些环节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在法律建设方面,虽然在宪法和部分法律中有部分条文涉及到政治监督方面的内容,但这些法律条文之间的协调性差,缺乏可操作性。在制度方面,如何处理执政党与权力机关监督的关系问题,还有党政不分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找到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更多的只是在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化解突发期社会矛盾的主要政治措施

1.完善排查预警机制。一方面要在基层落实矛盾纠纷管理责任,对矛盾纠纷实行“超前预测、快速测报、全面预防”为主要内容的超前防范。各级政府部门建立稳定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矛盾排查工作,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必须迅速应对,及时公开处理结果,并基于矛盾纠纷调整政策,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提高社会公信力。

3.加强政府内外部监督。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形式是“干群矛盾”,加强政府内外部监督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政府进行社会事务时出现的各种偏差和失误,保障行政目标的实现和行政机关的清正廉洁。对政府的监督,大体可以分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两大系统。执政党监,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党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通过党基层组织对基层行政组织具体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令的过程实施监督;通过推荐优秀党员干部担任行政机关重要职务来实现党对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司法监督,应以建立垂直领导的司法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推进司法改革,确保司法机关能够不受干扰独立办案。公民监督。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公民监督权行使形式多样,除了通过人大代表间接行使外,还可以通过批评、建议、申诉、控告、选举等方式实现。《条例》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权,依法对行政执法进行监督,可以对行政执法进行投诉、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行政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办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执法的投诉、举报,应当向社会公布受理投诉、举报的电话号码、通信地址及电子邮箱。舆论监督,社会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和民主国家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民主监督力量,在我国,社会舆论监督作为人民的民主权利之一,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要渠道,它对促进行政执法部门的廉政、勤政以及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3.加快推进矛盾化解法制化进程。依据法律法规预防、化解社会矛盾是推行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尤其在社会矛盾突发期,传统的化解手段已无法适应需求,依法化解矛盾纠纷,可以有效避免因使用错误的化解手段而衍生出新的矛盾。《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仲裁制度;健全行政裁决制度。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在初期可能只是单一的,但往往演化为复杂叠加的大矛盾,进而阻碍国家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的团结安定,因此要更加重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立法,把在日常实践中证明有效的矛盾化解政策和措施,经过甄别,论证后上升为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通过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在日后出现相似社会矛盾时,确保做到有法可依。當然,政府单方面推进矛盾化解法治化是不够的。目前看来,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不能主动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主要表现为不知法、不懂法;缺乏监督意识;无法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管理中来,甚至有些公民相信通过颤动群众,诽谤造谣,闹事等可以实现自身目的,获取利益。这不仅会影响社会和谐安定,更有可能引发违法行为。因此,必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把矛盾化解的落实到法治层面。

【参考文献】

[1]桑培培.社会矛盾突发期的理论导向——以政治学理论为视角[J].经营管理者,2016,(07):302.

[2]胡仙芝,宋瑞琛.我国转型期危机治理能力建设论析——基于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冲突管理的政治学视角[A].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China Society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台湾华夏行政学会.海峡两岸“行政改革与公共治理能力现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China Society of Administrative Reform)、台湾华夏行政学会:,2015:7.

[3]陈佳明.政治学视角下社会矛盾突发期的理论导向[J].经营管理者,2015,(21):306-307.

[4]汪习根.化解社会矛盾的法律机制创新[J].法学评论,2011,(02):15-22.

[5]吴忠民.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特征分析[J].教学与研究,2010,(03):5-11.

[6]邓伟志.中国当今社会矛盾的特点与解决途径[J].探索与争鸣,2010,(01):16-19.

[7]邓伟志.论社会矛盾[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5-19.

[8]赵宝煦.政治学与和谐社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