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茶马古道
2016-05-14吴涛
吴涛
茶马古道是一条和丝绸之路齐名的古道,它是一条民间国际贸易通道。在这条茶马古道上,流传着不知道多少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它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古道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我国的藏族人民生活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方,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因为环境特殊,农作物较少,所以藏民的主要食物多为热量较高的牛羊肉及乳制品,而喝茶可以起到帮助消化、防止燥热、补充植物性营养等作用,所以藏民一直有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藏区虽然有很多牛羊和骡马,但茶叶主要产在云南等地。内地民间运输和军队征战需要大量的骡马,藏区需要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生活必需品。这种互补性的关系促成了具有特色的“茶马互市”,成就了一条在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始于唐代,距今有1 300余年的历史。川藏、滇藏两条线路是最著名的两条茶马古道。川藏道南线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 100多千米。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通往西藏拉萨等地。滇藏道是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国内路线全长约3 800千米。在川藏和滇藏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茶马贸易将滇、藏、川地域的人们紧密联结在一起。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路途最艰险、文化最神秘、历史最悠久、自然风光最壮丽的贸易通道之一,蕴藏着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海拔最高的古道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作“世界屋脊”或“地球第三极”。茶马古道几乎横穿整个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之一。高海拔氧气稀薄造成的高原反应严重威胁着历史上缺医少药的行路者的生命安全,高落差造成的特殊地形和气候给行路者制造了很多困难。据清朝焦应旗的《藏程纪略》记载:坚厚的冰层和湿滑的积雪,布满座座高峻的山峰,远远望去,犹如一片银光闪现。向下看去,不禁让人感觉心慌神迷,毛骨悚然,一下让人有一种逼近死亡的感觉……这真是我一生中没有经历过的境遇和风光,也是从没有体验过的艰苦。
路途最艰险的古道
除了高海拔,茶马古道所穿越的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地区,山峰高耸入云,山路崎岖,河流湍急,雪崩和泥石流多有发生,是世界上公认地形最复杂和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区。古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这条路全长大概有2 350千米,一路上经过的驿站有56所,走过的主路有51条,跨过的吊桥有15处,跨过的铁桥有10处,越过的高山有78座——其中海拔超过9 000尺(约3 000米)的有11座,超过5 000尺(约1 666米)的有27座——想走完全程的话,没有三四个月的时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民谚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茶马古道行路之难,的确是难于上青天。但是千百年来,茶叶等物资就是通过这样人背畜驮的方式,历尽千辛万苦地运往藏区各地。所以这条古道,被称为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代商贸通道。
文化最神秘的古道
茶马古道穿越的地区,是南亚板块与东亚板块挤压所形成的典型的地球褶皱地区,其地形非常复杂,岷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这六条大江造就了世界上最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交通不便阻隔了原住民和外界的交流,使得这里“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形成了沿途文化的多样性,沉淀和保留了许多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如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特点的摩梭人,据说会给客人下蛊的门巴人,和善于制作武器和打猎的珞巴人。正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中所说的那样: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这条道路把多彩的文明串联起来,让许多民族的人们都可以友好相处。在这个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上行走,仿佛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在多彩时空中逗留。
自然风光最壮丽的古道
茶马古道上拥有川藏、滇藏两条非常著名的景观大道。这一路上,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之一的丽江古城,有刀削斧劈而成的玉龙雪山,有鸟不敢飞越、老虎却能一跳而过的虎跳峡,还有传说中的香格里拉。翻越“白茫雪山”,走过德钦县,我们可以看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雄性神山——梅里雪山的全景。这里有以“雪山之神”卡瓦格博为首的太子十三峰,更有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悲壮故事。这里有高山雪峰、峡谷险滩、林海雪原、冰蚀湖泊、草甸花甸、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美不胜收。这些还不够,继续行进,我们还会看到中国最美的雪峰——南迦巴瓦,高原湖泊——八松措,藏传佛教寺院——甘丹寺以及苯教、红教的小寺等,还可以穿过雅鲁藏布江、帕隆藏布江大峡谷,享受通麦、盐井的温泉。茶马古道实在是一条不可错过的梦幻线路。
编辑/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