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长春市农机化发展情况的思考

2016-05-14李守和戴峰逯继强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春市农机化

李守和 戴峰 逯继强

摘 要:长春市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农机事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2004年,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颁布实施,中央连续几个1号文件出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使长春市的农业机械化驶上了快车道,农机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到2008年底,我市农业机械化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了中级阶段,机械化生产方式占据农业生产方式主导地位。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理念,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农机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长春市;农机化;发展情况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16.06.014

1 长春市农业机械化的基本情况

1.1 农机投资大幅度增加

2004年至2015年我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年均增幅在14%以上,高于补贴前5%的水平。到2015年底,全市农业机械固定资产原值达到84亿元,比五年前翻了两番多;乡村农户平均拥有农业机械原值大幅增加,占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50%,比五年前增加一倍多,农业机械已成为农民的主要家底与财富。

1.2 农机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54万kW,比2010年增加227万kW,增长53.2%,拖拉机保有量达到20.1万台,比2010年增加6.1万台,增长近44%,其中5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达到近3万台,比2010年增加1.7万台,增长134%;配套机具达到46万台(套),比2010年增加5.6万(台)套,增长13.9%。

1.3 关键环节农业机械发展迅速

近几年,我市把免耕播种、玉米机收、水稻机插等薄弱环节作为突破口,加大工作力度。仅2015年一年就新增玉米收获机2835台,保有量超过10 000台,机收水平达到54%;新增水稻收获机462台,保有量超过3100台,机收水平达到81%;新增水稻插秧机1972台,保有量达到7739台;新增免耕播种机1058台,保有量超过3200台。这些关键环节机具的快速增长,对提高我市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15年,全市机耕面积达到1542万亩,比2010年增加近100万亩,增长6%;机播面积达到1648万亩,比2010年增加336万亩,增长25.6%;玉米机收面积851万亩,机收水平达到54%;水稻机收面积218万亩,机收水平达到81%。两大作物机收面积超过1000万亩,比2010年增加近700万亩,增长187%;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5%,比2010年增加14.5个百分点。同时,农业运输、粮食脱粒、农副产品初加工等生产作业都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普及

2010年,长春市政府出台了《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的意见》,开始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目前全市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由过去仅仅是项目点上示范,向重点乡村整体铺开推进的转变,基层干部和农民对这项先进耕作技术的接受认同度普遍提高。2008年,我市保护性耕作面积还不到1万亩,随着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强,推广面积逐年扩大,从2011年的30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100万亩,2013年增加到158万亩,2014年203万亩,2015年完成24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在作物苗期和生长期都凸显出优势,平均增产在8%左右,为近几年我市的粮食增产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同时也为保护黑土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和肥力,为持续大规模推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5 深松整地效果明显

长春市2008年开始实施秋季机械深松整地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实施8年,通过深松,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耕层结构,提高了土壤的蓄水、抗旱能力,提高了土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对于发展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农业,促进我市粮食稳产增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为了深层次推进深松工作,全面展示高标准机械化深松增产效果,2013年,我们在完成常规深松任务的基础上,在全市建立了100个面积在百公顷以上的全方位深松示范点,并且深松深度全部达到35 cm以上。近两年,我们依托这100个示范点,把当前的所有农业高新技术组装配套,在这100个示范点上集成应用,并对效果监测、统计,认真总结,争取为长春农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一个好的模式。

1.6 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发展

五年前,我市各类农机服务组织仅492个,而截至2015年底,全市原值5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已达1970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255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1848个,全省55个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长春市占了29个。农机维修网点近2000个,从业人数接近4000人。随着农机服务供求市场的不断拓展,服务走向专业化、常态化、产业化,农机生产经营服务作为我市农村一个新型的服务产业已形成。

1.7 强农富民作用凸显

首先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业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其次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增加,农业劳动力大幅度的减少,我市出现百万农村劳动力走出田野,进城务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农机事业的发展也使会驾驶、懂技术的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实现了劳动力就地转移,拓展了就业空间,实现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

2 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随着农机事业的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已有所显现,需引起关注。

2.1 缺少大型农机维修服务站和相关技术人员

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已进入千家万户,截至2015年底,我市仅拖拉机就达到20万台,收获机械也达到了1.1万台,而现代新型农机的维修没有与农机发展同步。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我市共拥有维修网点1593个,较大规模的少,全是三级以下维修点,近九成的网点固定资产在5000元以下,维修力量薄弱、设备手段简陋,无必要的检测设备,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农机修配从业人员多,但绝大部分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文化素质差,没有系统学过专业维修知识。修理中只凭感觉和经验换件修理,先进机具维修保养困难。为此建议要对销售企业的售后服务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凡是在三包期内的农用机械,要及时无条件的给予维修;同时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农机维修人员的培训力度,扶持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个大型的农机修理点,具备设备齐全、工艺先进、并能进行鉴定、检测、调试、试验和相应的零配件供应贮备的能力,保障现代大中型农机具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维修。乡镇也要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机修理厂,实现对农机的常规性的修理。逐步做到中小型机具小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我市在农安和德惠各建设一个大型农机维修服务站,为我市的农机维修服务网点建设积累经验。

2.2 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县、乡农机推广、监理、培训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缓慢,服务功能弱化,技术指导能力不强,信息服务缺失;随着大马力拖拉机与配套机具的不断增多,农村已有的田间机耕道路,已无法适应宽幅大型机械的通过,影响机具的调运;农机监理体制老化,农民交钱办证积极性不高,而且还容易激发矛盾;收获机械驾驶员培训和考试没有专用的场地,存在安全隐患;存放农机具的场、库、棚建设用地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影响农机使用寿命;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只拥有数量较多的农机具,但缺乏相关的种植技术知识,机艺难以结合;尽管相关法律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商登记、税费减免、用地安排,用电用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已有明确规定,但有些地方还没有完全落实;购买农机贷款的融资渠道没有列入专项计划,相当一部分是种子、化肥生产资料名义的短期贷款,因此无法享受到购买农机贷款的贴息;全程机械化部分环节还存在短板,特别是植保机械还以手持喷雾器和自制机动喷雾器为主,对病虫草害防治效果差,农民为了达到防效往往加大施药量,即造成防治成本增加,也严重污染环境。

2.3 大机械与小地块的矛盾依然突出

由于国家实行粮食直补到户等政策,使部分农民把土地经营权紧紧抓住不放的意识更强,既使外出打工,承包的土地仍然自耕,转包出去的只是少数。目前全市现实现流转的土地占耕地面积的21%左右,但大部分由农机大户在耕整地等环节为农户提供部分作业服务,不同程度制约了大马力拖拉机规模作业,使大型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建议各级农业部门深入研究中央农业农村改革政策,探索土地流转机制,使农业生产和经营向集约化发展。

2.4 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还有一定的缺口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我市农机化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我市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逐年增加,由2004年的全市50万元,增加到2015年全市37 496万元,增长了748倍。补贴机具也由2004年的40台(套),增加到了2015年的14 000台(套),增长了349倍。但是随着广大群众对农业机械的认可,近年来广大农民对农机购置需求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关键环节的机具,在补贴资金上仍然有很大的缺口。今后应建立省、市、县共同出资补贴机制,对关键环节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促进农机事业均衡快速发展。

2.5 农业机械配置不合理,过渡机型多

主要表现在两多两少上:一是小型机具多,大型机具少。目前,我市的耕种模式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大面积的耕种地块相对较少,因此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多以自家适用为主,因此也就造就了当前我市各类农用机械多数都是小型的多,大型的少。以拖拉机为例,在全市20.1万台拖拉机中,手扶拖拉机就达到3.1万台,50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机占2.9万台,仅占全市拖拉机总数的14%。农民所购买的免耕播种机,全部都是两行的,两行以上的一台没有。二是配套机具多,关建环节机具少。截至2015底,全市配套机具达到46万台(套),但处于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的收获机械、水稻插秧机械、免耕播种机械等总数还不到2.5万台,其中收获机械超过10 000台,水稻插秧机7739台,免耕播种机3264台。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补贴资金重点向全程农机化的关键环节机具倾斜,突破瓶颈,全面提高我市的农机化水平。

2.6 金融支持力度需要加强

目前,我国农机信贷需求量比较大,广大农民对农机化认识高,看中了农机化服务这个新兴产业。但是,由于受资金限制,仅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难实现宿愿。一台大型机组需要8~10万元,远超过农民自有的固定资产,一台收获机20多万元,相当于农民家庭财产的几倍。所以,加大信贷扶持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但到目前,金融信贷这一块还没有什么切实可行的政策。

3 结语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前提,在农机化的过程中,一定深入分析影响农机化发展的深层原因,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积极探索农机发展的新途径,不断提高我市的农机化水平,为农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长春市农机化
快乐教育 筑梦成长 长春市第二实验小学简介
登泰山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文化九台 幸福绽放
——长春市九台区首届全民艺术节
数说十年
——浙江农机化发展(2004-2014)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拾荒助学子 温暖众少年长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