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的多维探讨
2016-05-14秦红岭李美艳孙衍金
秦红岭 李美艳 孙衍金
近些年来,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探讨和研究建筑伦理问题,成了国内外建筑理论界与应用伦理学界一个重要的议题。为了进一步开拓“建筑伦理”这个新的研究领域,鼓励从不同切入点和多元视野展开对建筑伦理的跨学科研究,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伦理研究所及市级“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于2016年4月23日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举办了第六届“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研讨会。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和有关高校的专家学者40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名城》、《瞭望》等媒体也参加了此次学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建筑伦理与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会人员从多个视角、多种维度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学术对话。
1 确立合理的建筑设计价值观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愷以他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深入思考和分析了建筑设计中应确立的正确价值观。
崔愷院士认为,建筑师在做设计时应该时时体会到身上的责任,能让人们感受到建筑的伦理和文明。当前,一些建筑师开始关心民生,关注一些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建筑,如居住、环境、公共空间等问题,在设计中倾注人文关怀,重视生态文明,便是一种体现。
崔愷院士简要回顾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师在设计观方面的价值嬗变。他说,80年代的深圳,由于处于建筑市场迅猛发展的初期阶段,设计师顺应市场需要,更为关注的是商业利益和经济逻辑,如银行的贷款是怎么来的,多少时间建完才能还清贷款等市场问题。过于关注建筑市场方面的商业利益,势必会造成一些不讲建筑艺术、建筑文化质量不高的建筑物纷纷出现。建筑不是纯粹的艺术,不像一个画家拿着纸笔可以在房间里任意画自己想要的画。建筑设计师要意识到,设计和经济整体的链条是息息相关的。建筑动用巨大的资金,有很多因素要影响、制约设计师的决定。现在建筑市场上有很多非理性的设计,就是由纯粹的经济逻辑驱使所致。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建筑界开始构建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同时,建筑师面对的利益要求也越来越多元。一方面,建筑师如果通过设计能给开发商增加容积率,维护其商业利益,就能得到更多的项目。但是,另一方面,建筑师也要满足业主的利益和价值追求。而且,建筑师还有自己的梦想,希望像“明星建筑师”一样,形成自己独特甚至新锐建筑风格。但是,如同过于关注商业和市场需要会产生负面效应一样,过于追求自己的品位和个性风格同样也会带来负面问题。因为你过于关心自己的建筑风格,有时往往会忽略城市需要什么,业主需要什么,你的使用者需要什么,这就是价值观上的一个偏差。崔愷院士强调,建筑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种纯粹的个人创作。因此,在他的建筑创作中,常常会结合业主建议、使用者需要、投资规模、建造技术等因素对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灵活调整。
建筑与建成环境的和谐问题是建筑伦理的一个重要议题。对此,崔愷院士认为,建筑具有环境归属性,它总要扎根于具体的城市环境之中,因此建筑能不能处理好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否与周围环境关系协调是建筑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建筑的开放空间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如何让人们能够停下来在这些开放空间中有聊聊天、坐一坐的愿望,是现在很多建筑都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因为我们有消防通道的要求,有地下停车场的要求,还有规划条件的制约等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们的建筑不能像欧洲一些城市那样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城市步行空间,步行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现在有些文化建筑和公共建筑孤零零地处于街道之中,和城市没有任何关系,也就很难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崔愷院士还特别强调,建筑师不仅应当重视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当今环境日益恶化,人、建筑、自然之间业已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背景下,环境友好的价值更是当代建筑师所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他认为,应确立合理的绿色建筑理念,应该是建筑本身带来绿色与环保,而不是仅仅通过被动的技术手段而成为绿色建筑。在我国,绿色建筑带动了多种产业发展,如涌现了众多生产保温材料、太阳能板的企业。但是,有些绿色建筑其本身就是高耗能产品,这就与绿色建筑理念是相背离的。崔愷院士的上述观点,实际上反映了当下绿色建筑的一个误区,即利用非绿色的手段去实现环保目标,却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和谐,实际上是一种伪绿色建筑的表现。
总之,崔愷院士认为,建筑设计界应有共同的价值观,即建筑师是为社会做设计,应更用心地服务大众、关心环境。建筑设计价值观的坚守和传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有确立合理的建筑设计价值观,我们才可能给历史、给未来留下好的建筑遗产。
2 民居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原科技司司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以民居保护为例,讨论了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
李先逵首先指出,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态度的转变。
李先逵认为,以往我们在做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时往往没有把城市文化当成主要的考虑因素,认为功能是主要的,而在当今城市设计、建筑遗产保护应树立的基本理念是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因此,对城市文化定位的转变,要从“经济城市”走向“文化城市”,从“功能城市”走向“生态城市”,从“国际城市”走向“地域城市”。李先逵特别强调,对建筑文化的再认识非常重要,因为若不能充分认识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乡愁价值,就不能树立正确的保护理念。
李先逵长期从事民居保护的研究与实践,因此他已民居保护工作为例,提出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根据相关国际宪章等文件的规定,建筑遗产保护应该遵循五个原则,分别是作为基本原则的原真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作为衍生原则的延续性原则、文化性原则和永续性原则。
李先逵认为,现在对于“原真性”原则虽然有很多争议,但是取得共识的是建筑遗产保护要尊重文化遗产本身的基本历史信息和文化精神,不应该随意改动和歪曲,“原真性”是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命线。他以大量民居保护中的失败案例说明,现在以假乱真、改头换面和“喧宾夺主”的问题在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中真实存在,这就是违背原真性原则的表现。整体性原则在相关保护宪章和保护条例里有很明确的表述。所谓整体性原则,就是不仅要保护建筑遗产单体,还要保护其所处的整体环境和文脉。具体而言,传统格局、街巷肌理、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和环境景观这五个方面体现了建筑遗产的整体性保护要求,但是,在现实的保护实践中,实际上这几个方面做得很不好。所谓延续性原则,李先逵强调的是各个时代典型的建筑遗产所反映的城市文脉关系,如捷克首都布拉格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因而被称之为欧洲城市历史博物馆。所谓文化性原则,他强调的是保护好建筑遗产的美学内涵和文化价值。现实中在对建筑遗产的改造性再利用中,往往突出的是商业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价值。永续性原则,主要是指应以科学的保护方法保护建筑遗产,尤其是保护其传统文化基因,只有这样才能留传后世, 永续利用。
3 对建筑遗产保护伦理的探索
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伦理学”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秦红岭教授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建筑遗产伦理的视角,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的价值基础问题。她认为,建筑遗产保护的复杂性在于,建筑遗产保护并非纯粹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活动,而是一项建立在价值评估基础上并伴随多重价值冲突的社会性、价值性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性和价值性活动的建筑遗产保护,需要深入思考遗产保护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原则等方面的基本问题。例如,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和深层的精神价值如伦理价值被充分认识了吗?如何认识建筑遗产保护真实性原则的合理性?合理利用建筑遗产的基本价值准则是什么?如何从制度伦理层面加强建筑遗产保护的正当性、公平性问题?这些问题,便涉及建筑遗产保护伦理的重要议题。
对上述问题,秦红岭教授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探讨。第一是基于何种价值基础确定“保护什么”的问题上,揭示了建筑遗产保护主要价值要素的伦理意义,并从伦理功能上将遗产的价值要素区分为“厚的伦理价值”与“薄的伦理价值”,提出遗产的伦理价值与保护对象的价值成正相关的关系;第二是确立依据何种行为准则解决“怎么保护”的问题上,从伦理维度分析了建筑遗产保护中取得共识的两个原则,即真实性原则和合理利用原则,这两个原则也是建筑遗产保护伦理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真实性原则作为一种底线伦理,要求遗产保护“不作伪”、“不欺骗”;合理利用原则则要求在利用与开发建筑遗产价值时,应基于公共利益,突出社会效益的优先性,通过社会价值导向的保护和公众参与机制,使建筑遗产保护从理念到制度走上公平正义之路。
4 建筑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在以往国内的建筑伦理研究中,对建筑活动中建筑师以外的相关利益方关注和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建筑行业运行状态的全面分析。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曹洋正是看到了这一缺憾,深入思考了建筑行业各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曹洋认为,建筑行业主要由五个利益群体构成:即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他们在公认的协作契约(制度)中进行着建筑活动。建筑行业运转中的种种矛盾往往有其制度性根源,而制度调整必须以对各方建筑伦理观的充分了解为前提。
具体而言,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可以总结为“城市经营”。政府如同经营空间的企业,旨在通过经营土地和空间资本完成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并不断还富于民。基于此,政府将城市中的建筑分为城市融资型建筑、城市投资型建筑和城市运营型建筑三种类型,并对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建设方的类型众多,但仍可以归纳出开发商和事业单位基建部门两个原型,其他类型的建设方多可视为两种原型的变体或结合。在开发商眼中,建筑的生产和销售是资本扩大化的过程,一切决策的背后都是精密计算的经济账本。建筑被视为一种产品,是开发商借以实现资本扩张的工具,因此需要对市场需求精准把握并强调使用体验的高性价比。基建部门是建设工程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是代理建设的部门。基于其系统内部一员和甲方代理的双重身份,基建部门通常认为建筑是妥协的产物,同时也是其事业上升的筹码。设计方追求建筑品质,而在市场竞争的压力面前,却需要在作品经营与产值输出间做出权衡。建筑师的职业特点使其无法回避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矛盾,建筑师在一定程度上是被雇用来解决伦理难题的。中国建筑行业的专业话语权较低,设计方的职业权责疆域经常遭到侵犯。以上困境都使设计方成为建筑行业最忧郁的职业群体。迫于行业现实,垫资成为施工方市场竞争力的体现,由此产生的巨大金融风险迫使施工方不得不兼顾资本层面与生产层面的职业活动。施工方根据对自身有利因素的多寡,将建设项目分为六类类型,并采取不同的重视程度和资源分配原则。为了确保自身在施工进展过程中的主动权,施工单位策略性地与设计方保持若近若离的合作关系。根据对建筑产权占有比例的不同,使用方可分为业主(占有建筑全部产权)、客户(占有建筑部分产权)和一般使用者(不占有建筑产权)。业主兼具使用者和建设方的特点,不仅关注建筑的使用功能,还关注建筑的运营管理、后期维护、品牌效应等。客户仅在意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建筑的空间品质和硬件设施条件,并看重建筑所处环境的附加值。一般使用者仅能使用建筑的公共空间,因此关注公共空间逻辑的清晰性及其使用体验的便捷性。并且,由于无偿或低偿使用,公共空间的品质对其而言越高越好。现实中,人们同时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因此常常同时具备业主、客户和一般使用者的特点。
5 建筑伦理与建筑教育的关系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陈喆教授以建筑伦理与建筑教育为主题,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建筑师的伦理责任主要体现在关注建筑活动的社会和环境后果,引导人们获取一种更具价值合理性的生活方式。陈喆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商业利益关系对建筑的影响与控制越来越强。建筑商业功能的不断强化,必然加重商业行为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的砝码,从而也使得建筑伦理以及建筑师的伦理责任问题更为突显,也更为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的发展更需要人文关怀,更需要建筑师遵守职业道德,履行自己的伦理责任。
第二,建筑师的角色特征,使得他们在进行个人专业行为选择时,难于将多重利益相统一,甚至有时会陷入具体的真与具体的善和美的冲突的窘境中。一般而言,建筑师从个人动机出发,确实想为建筑的发展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做出一定的贡献。但从整个社会看,建筑的发展并不是建筑师个人的事情,建筑师会受到多重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第三,建筑教育的责任是对求真、求善和求美良知的培育。陈喆认为,建筑活动中内蕴着求真、臻善和趋美的伦理价值。建筑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求真”的学问,是揭示建筑内在发展规律和探求人类营建方法的学问,所以求真是建筑研究的重要使命。“臻善”是建筑的目标,建筑之所以能够产生和发展乃是人类基于自身生存的需要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趋美”是人类为满足精神生活对建筑形式及空间的处理和要求,是建筑艺术的主要任务。建筑求真、臻善和趋美的内涵在建筑活动中应内化为建筑师的个人品质,成为建筑师的良知。
总之,真、善、美既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建筑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虽然人类的建筑发展过程中总是存在着真、善和美的不平衡问题,但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人类只有实现真、善、美的统一,实现真的探索与善的规范的一致性,才能使人们的行为和结果趋于美的境界,实现真正意义的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6 建筑伦理与城市文化主题的其他相关讨论
北京史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985 工程”特聘教授李建平解读了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所表达的文化思想。李建平指出,一座北京城,半部中华史。以北京中轴线这样一条人文线为节点的北京城市标志性建筑,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演替,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即从元大都城到明清北京城,从民国北京城到今日北京城,中轴线经过七百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富有魅力的文化“混搭”,汇聚着优秀的北京城市文化智慧。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李向锋副院长从颇为独特的女性主义建筑视角,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李向锋对建筑伦理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曾出版专著《寻求建筑的伦理话语:当代西方建筑伦理理论及其反思》。他认为,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建筑伦理的系统研究在西方展开之后,催生了从不同视角、不同进路对建筑伦理的研究。西方有关女性主义建筑学的讨论,同样也涉及到了建筑伦理问题,或提供了讨论建筑伦理问题的一种视角。在本次研讨会中,他以《女性主义运动与女性主义建筑学的发生: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70年代的谱系研究》为题,分享了其最新研究成果。
北京建筑大学韩增禄教授分析了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建筑伦理问题。他认为,城镇化作为工业化进程的一大趋势,是由人与自然和社会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有机综合体。城市的形态与规模、结构与功能的演变,是同一定时代、一定地域的人口状况、生产方式、经济水平、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科学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在城镇化迅猛发展的当下中国,也带来了城市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市政建设、环境污染、社会治安、文物保护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建筑遗产保护方面,现在迫切应该重视的是努力保护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成分,尤其是应当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国古代建筑的易学智慧,加强学习、宣传和普及中国古代建筑和城市文化。
北京建筑大学张爱林校长在总结发言中从“价值”入手,谈到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中价值取向最重要,要充分考虑其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不全是经济价值,必须突破保守,不能被破坏性的价值取向误导。张爱林指出,我们赶上国家发展机遇最多、最大的时期,集中体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和全国文物工作会,面对发展不足,无论是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还是社会科学,还是多学科交叉,解决问题的决定性因素是需要创新人才、理念和方法,研究所有问题都要以人为本。
(注:整理者为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秦红岭教授及其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