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文化复兴的机制分析

2016-05-14杨宏烈

中国名城 2016年6期
关键词:广州

摘要:名城历史街区是具有“内在活力”的有机体,为使“外在动力”促进历史街区获得保护复兴,须创造条件使其二者共组优化力学系统,产生正能量,作出有效功。具体探究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的内力机制、克服外力的负面作用,实现“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景区的拓展繁荣。

关键词: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内在活力;外在动力;优化力学体系

Abstract:Cultural city and historic district are organism with "inner energy". To promote historic district protection and renaissance by “external motivation”,must create conditions to optimize the mechanical system of cooperation by both, to produce positive energy and make effective work. Concretely probing into the “inner energy” mechanism of Guangzhou 13 Factorieshistoric district, to overcom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external forces and achieve the developmental boom of "Marine silk road" cultural tourism scenic area, are our important tasks in current.

Key words: Guangzhou ; 13 factories'historic district ; inner energy ; external motivation ; optimization of mechanical system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6-60(6)

“物质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自身,运动乃是存在的一种形式,它是必然的从物质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所以,运动在物质之内自行产生,自行增长,自行加速”。[1]这句话的“哲学”含义说明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内部因素决定的。内因促使事物完善壮大,外因或起促进作用,或起促退作用。

由此不难推想,要保持历史街区的本质特征,就得保持历史街区的内在活力。而外在动力可能会处于两种状态:或者进一步加强其内在活力,支持历史街区按自身的规律有序运作;或者诋毁削弱其内在活力,异化其本质特征,致使整个历史街区损毁灭亡。如何处理内力与外力间的关系是对当今执政者、民众社会、学术界的考验。

1 历史街区发展机制的内在生命力

1986年国务院规定,历史街区是指相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比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2002年的《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街区乃“保存文物较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街区(村、镇)”。

广州十三行历史街区是在中国古代城市基础上,最先实现近代化的产物,积淀下“大清国”末期的历史文化信息。它拥有广州市最早、最气派、保存最完整的,由单纯居住的西关大屋演变而来的商铺竹筒屋、骑楼商业街,并拥有我国近代最典型的西式海关大楼、全国最早的雏形邮局、最早的侨资百货大楼。在银行还没产生之前,这里数百间“银号”形成了广州商贸口岸的金融区。在1.0公里范围内的街道上拥有2000多个民营商铺,占据了广州市一半销售份额的布艺装饰配件,构成了迷宫式的特色商业街(图1)。

历史街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广州十三行街区成千上万人在这里生活营业。在有形的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之间,还拥有丰富的传统工艺、民间艺术、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桨拦路的服装装饰品配件市场传承了清末太平门外150街的商业传统,并将十三行时期的街巷名称保留至今。可考证的十三行遗址遍布十三行路南北、人民南路东西。这里的人、事、物还在特定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模式中运转,至今仍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城市肌理对街道建筑有着极大的控制力,保留城市机理个性化的价值形态,是激发城市生态活力的源泉。这也是建筑在城市空间深层次结构上的形态依据,它提供了场所的暗示及场所空间的内在逻辑。因此,在历史街区任意地插建高层建筑,往往是来自外在的、违背规律性的、“以破坏为前提的建设”。

十三行历史街区的内在活力依然旺盛,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外在的动力怎样促进、扶助它们的内在基因正常健康地更新发展——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框架里和自组织系统中运作?这需要有良好的生存平台,改善这里的居住生活环境,而不是对旧有文物建筑、历史建筑本身“进行意识形态的改造”。①国外的民众抵制破坏历史街区的行为往往能产生有利于大众的好效果,国内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却往往显得虚空和无效。这说明历史街区的外在干涉力往往大于内在的自持力,外在的无规律性往往大于内在的规律性。

十三行历史地段的保护利用,主要出发点是多多留下一些十三行历史时期的文化记忆,展示“海丝文化”历史风貌,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借鉴和思考。十三行路东段北侧历史商铺建筑的自发修饰,表明自身还有长期的经济活力。历史性商铺、街道是扎根广大民众根基上的文化载体。只要给予自主发展的政策,有机生命定会释放出内在活力并有效地调适自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延续历史街区的脉络。

2 对历史街区构成负面影响的外力

在当代市场经济状态下,历史地段由于其特殊的文化价值而拥有可观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商业旅游,尤有大利可图。按照价值规律的模式推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成了各阶层人士的共识,而对历史街区构成负面影响的外力应特别加以警惕。

2.1 卖地圈地大拆大建是历史街区的最大威胁

大行其道的商品房经营渗透到许多著名的历史街区。许多倍受关注的项目,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看,无疑它成功了。它们通过保留部分历史建筑的外部形式语言以及转换内部功能,在传统街区中导入现代生活品味。这种充满张力的模式无疑暗合了人们既渴望追忆过去,又享有现代生活的心理,甫一推出似乎成了一块“新天地”。然而时间长了,人们沉下心来才发现,被拆毁的东西太多,历史文化保留的太少,其失落感由然而生。

早已有人对这种“充满魔力”的改造方式提出异议:失去了原有人文功能而被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只是一片躯壳,仅仅被用作商业门面中的一个装点符号。它原有的内在文化意义究竟体现在哪里?历史建筑所承载的城市之魂不幸丢失干净。它们与城市规划保护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初衷相去甚远,并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规划对历史街区的评价和目标效应。

十三行历史街区的复兴一定要摒弃这些反面经验,不能让异化了的商业模式对传统风貌街区造成魔力大冲击。以传统风貌示人,抵制不负责任的圈地、寻租与大拆大建的投机性行为。然而旧城区传统尺度的街巷格局中,动辄二三十层的大楼拔地而起,一方面加剧了旧城空间狭小的矛盾,另一方面又突破了原本平缓开阔的历史景观,及以中华巴洛克风格为标志性的天际轮廓线(图2)。

2.2 硬要历史街区承担不应承担的现代城市功能

简·雅各布斯(Jan Jacobs)在她的名著《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提出了“城市多样性的概念”,认为多样性是旧城当中可宝贵的传统价值。[2]但是商业规划所带来的集聚效应正迫使多样性的特征趋于消失 —— 大型商厦占据了巨大的街区,造成了大面积的功能趋同和业态单一现象,不同档次的传统商业活动被迫让位于利润高的经营业种。如是改变了传统商业经营的小型化和多样化模式,破坏了历史建筑适宜中、小型商业空间的生存基础,并进一步瓦解旧城有机的街巷形态。

旧城对突然而来的大规模商业空间模式并不具备相应的承托能力,反而使历史街区出现萧条的迹象。十三行遗址上几座三十层左右的大型商厦,有的招租情况与预期相去甚远。如十几年前开工建造的“新中国大厦”、“十三行大厦”,长期都是“阑尾楼”(图3)。强行开发建成的超高层商品住宅楼——“十三行广场”,虽然“人气上天”,但带来漫无次序的低档次批发经营乱象,造成不宜居住的环境,影响交通,败坏市井风光。

王景慧教授曾对此指出:凡是需要保护的历史街区,不能依靠单一的商业方式进行运作,其保护整治是不能要求就地平衡资金的。一些城市的经验还证明,在历史街区即使制定了好的保护规划,但若由开发商主导建设,为了平衡资金、追求利润,也只会违背规划,大拆大建。 ②

2.3 市政工程建设对历史街区毫无“有情观念”

大马路、大广场经过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则会消亡,这已成为一条定律,市政工程对历史街区的冲击也是各城市一个相当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广州康王路的开通,致使老西关的心藏几乎彻底挖空。当年轻的规划人员用三角尺和红色圆珠笔在千分之一地图上随意拖条线,后果就是一条宽阔的马路会像刀子一样剖开了数百年的历史街区的腹部,十分光洁整齐的石板路被掀掉或埋葬,十分完美的近代中西风格合璧的洋楼住宅的半个身子或整个脑袋被砸掉。还有那些粤剧名伶的故居,那些港澳、海外华侨的高质量祖居,还有那些幽雅清秀的庭园,那些默默屹立于天台上作为某一街巷对景或标志的袖珍型小塔楼,还有那些有待文物普查、鉴定的公益性的古代建筑,都会在新建马路的红线内被化为砖渣。

现代马路伴随现代化城区而出现。历史街区难道非要这种笔直的、宽宽的马路吗?当年北京一条马路要切割半个团城,官司打到周总理那里。总理问了一句:马路稍弯一下绕过团城行不行?就这轻轻地一声反问,那些貌似“非此不可”的工程问题也就简单地解决了。

前一段时期广州交通模式进行了更替,主要是高架路在历史街区上横穿纵贯,结果使无数街区失去了居住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图4)。那么多老字号的衰败或死亡,很大程度上与大开马路有关,与高架路桥的选线有关。经营范围、经营半径、来往客户路径与方式的变更,会影响到一片城区的生存。我们希望市政工程的建设有利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而不是相反。城市交通管理更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历史街区行人与自行车交通的安全性和

可达性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历史街区外围适宜发展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市政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应多一点历史文化修养,要树立对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古迹遗存的有情观念,只讲工程上马、不讲生态空间艺术的时代应该终结[3]。

3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机能的动力学思考

对“历史街区”的根本态度和目标企图应合乎科学规律。我们希望历史街区能“自食其力”,为城市增加利润收入,但不能指望它像摇钱树那样落下满地银元。我们希望它为人类传承历史文化,地方财政必需给予一定的经济补给,以维持它的生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蟠桃”。保护好历史街区,整个城市便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智慧和利益。对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机制的研究,旨在建立内在活力与外在动力合理的力学体系。

3.1 内力与外力作用重心应一致

长期以来,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由上至下的财政拨款,存在着“僧多粥少”的困境。因此在计划不到位和城市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历史地段的保护停滞不前,不能对城市发展形成呼应[4]。当内在活力增长时,如得到政府的资助或外来资金的补充,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则进入一种最理想的状况。十三行历史街区如果发挥投资者的作用,加强保护与利用,形成“海丝文化”旅游景区,则是合乎民心的事件。但至今仍然没有负责牵头的主体及科学的规划细则。

3.2 内力与外力价值目标应相同

城市景观设计是对环境品质和空间艺术提出的构想,以满足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为首要目标;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历史地段的开发强度、土地用途经济性的控制。它们的共同点应是提升历史地段的外在形象,促进商旅科学合理运作,体现其潜在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十三行商业旅游规划历来都是从“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态势出发的(图5)。对本地区未来的经济形态和规模进行预测与设计,必须坚持历史建筑原真性与“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克服过于注重经济效益,忽视文化景观效益的错误倾向。

3.3 加载方式与实施过程应协调

保护资金的杯水车薪给借“改造”之名的建设性破坏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历史地段始终在“拆”与“留”的两极之间徘徊。近年来,一些商业旅游基础雄厚、优势明显的历史地段,在其规划中出现了密切结合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好势头。那种“由上至下”的规划,常常是“一刀切”,效果不佳,科学的保护规划需要一个更能准确反映旧城内在机理的“自下而上”的程序,从而体现出政府行为与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最终使开发利用和投资前景都有一个清晰的主体认定。[5]

3.4 内力与外力组合效益应提升

第一,“外力”在历史地段更新中必须遵循“拆一(m2)建一(m2)”原则,不可增加旧城负荷。最好以实行“减法”为主,投资方不得把盈利寄托在容积率的“提高”上;为避免与规划保护的控制思路形成尖锐的对立,需事先认定保护目标及其与自身利益的一致性。

第二,历史街区居民参与历史地段的保护开发本不应存在政策“瓶颈”。在被征、迁,或出租、入股参股等关系中,需要制定一个调动业主积极性、保证业主自身利益的政策。如若丧失居民的配合,造成策划与实施主体的分离,再好的开发意图也难以实现。

4 十三行街区内外力系的优化组合路径

旅游业可以刺激旧城复兴、历史文化景点修复,并把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转化为旅游资源或产品,带动百姓脱贫致富。成都宽窄子巷的开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6]。但我国商旅大潮裹挟中的历史文化资源却是脆弱和无助的。人本是历史文化的有效载体,商旅项目开发中,原居民的作用却时常被忽视。如广东省新兴县中国佛教禅宗六祖故里风景旅游区迟迟开发不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部门只想建几个景观项目赚钱,而将风景区的广大百姓抛在一边,规划始终没抓到主题、主体、主线。作为旅游文化的重要载体——大众,被边缘化了,自然就会丢失既有项目的卖点、热点和亮点。

十三行历史街区的看点,就是那些看似“乱得很”的活动人群。19世纪中叶十三夷馆前的“世贸交易会”(图6),夷馆区间涉及外洋人的同文街、靖远街、荳栏街总是“云蒸雾罩,正在热闹”。如把旅游区的居民赶走,则丧失涵养丰富的生活气息。把旅游活动硬性拉入什么“商城”、“广场”、“大厦”中去,那么历史街区就会发生质的异化,历史景观则会迅速衰亡。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有内、外影响力构成系统优化机制,方能有效实施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操作,可有如下种种。

4.1 应加大政府的保护投资

关乎全社会、全民族的事业本应归政府出面出资,不求直接回报地组织实施。政府既是公平法制环境的维护者和收税者,须加大对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投资力度。保护历史街区,政府必需示范、引导、教育、号召,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水准。政府的投资无疑应成保障历史街区文化内在活力的重要举措。

4.2 成立综合型的保护机构

有条件的城市(如117多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借鉴国外相关做法,在市区两级政府中设立诸如“历史文化管理委员会”一类的机构,下辖由规划、商业、旅游、国土管理、交通、文化、地方史志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小组组成的委员会,统筹、监督实施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

这样的委员会可加强商业旅游与规划等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以推动历史地段保护开发走向与历史文化全面接轨,促进市区两级管理部门的纵向交流,提高规划部门的积极性,弥补许多历史名城“有名无实”、保护责任不落实的遗憾。

4.3 采用复合型保护规划

比较表明,单一的某种专项规划只能发挥有限的效益,无法胜任历史地段更新的复杂任务。复合型的发展规划模式,是建立在对历史街区内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外在的形体规划控制进行全面的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商业发展规划、旅游规划等子规划项目,发挥它们在各自专业领域的长处,以达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十三行是一个综合性名词,它联系到大清与各通商国家外贸活动的方方面面(图7)。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外到国内、从海洋到内陆、从商品到文化艺术,从官府到民生,均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蕴涵其中。十三行作为一张广州的名片[7],应该擦亮它。

4.4 建立市场化的保护方式

地方政府本应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收人中,或本地工商业上缴的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维护历史街区费用的来源。但这种“输血”的办法功效总是有限的。政府须给历史文化资源的管理予以“松绑”,将政府独揽的开发权、经营权和所有权剥离,使它们的开发市场化,以多渠道筹集保护开发资金,吸纳多种原生动力,维护好历史街区。

《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明确规定,“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这是当地政府面对无力保护所有非文物古建筑这一难题毅然做出的选择。它为探索市场条件下有效地保护利用历史建筑开辟了一条试验性的道路。又如南京夫子庙旅游资源实行了“国家所有、政府监督、企业经营”的管理机制,资源优化组合,综合效益明显。

4.5 营造开明的外部政策环境

规划必须保证旧城人口有效疏解,开发强度得到抑制;对居住建筑转变为商业建筑的改造方式可以适当放宽限制;“拆一建一”的运用可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配,而不仅是局限在具体地块有限的范围之内。借鉴国外经验,可实行历史地段的“开发权转让”,将原本附着于历史建筑之上的开发强度指标有偿转让给需要提高容积率而又受制于开发指标控制的地块开发者,实现规划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注释:

①1960年陈毅同志在国务院一次全体会议上曾对文物保护工程明确指出:一定要保护它的古趣野趣,绝对不能对文物本身进行社会主义改造。40年前陈老总的这句明言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摘自中国文物报 2003年11月7日)。谢辰生谈保护北京历史文化遗产和古都风貌[DB]. http://www.lsqn.cn/teach/LUNWEN/200703/106434_2.html

②王景慧教授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DB].http://ghj.bjdch . gov.cn. P1/2 -2/2.

参考文献:

[1]马建勋.圆点哲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23.

[2]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 金衡山,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5,5.

[3]杨涛,何宁,孙俊.城市交通政策研究[J]. 规划师,2005(8):13.

[4][5]郭湘闽.从“离散”走向“综合”——以商业和旅游为动力的历史地段更新机制分析[J].城市问题,2015(3):7.

[6]徐昌义,赵志,赵永会,等.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9(4):71.

[7]杨宏烈.不可忘却的纪念——广州十三行专题博物馆规划构想[J].建筑与环境,2009(6):34-37.

责任编辑:蒋亚林

猜你喜欢

广州
绿美广州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广州路壹号院
广州之路
我与广州这些年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我永远的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