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妈妈识字》
2016-05-14陆俨少
百年潮 2016年6期
美术点评
画家陆俨少创作的人物画不多,《教妈妈识字》是他少见的经典人物画作,创作于1956年,描绘了一个家庭小院里,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正在教妈妈识字的场景。院落中有溪水、玉米、家鸡、瓜果等,真切朴实,工写结合,是一幅描绘真实、形象自然又见笔墨功力的作品。作品从构图到笔法再到设色都源自传统,树干、岩石皴法细致,玉米采用双勾填色,色泽雅润。此作品当时受到极大欢迎,被选为1956年《美术》杂志封面。
党史解读
新中国成立之时,全国5.5亿人口中有四亿多是文盲、半文盲。文盲成为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改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一个根本问题。扫盲成为摆在新政权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场轰轰烈烈的扫除文盲运动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黑格隆冬天上,出呀出星星。黑板上写字,放呀么放光明。”20世纪50年代,这首《夫妻识字》曾风靡大江南北。那时,无数人就是唱着这首歌,走进了扫盲班课堂。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文化的热潮中。土改后翻身农民的子弟开始大量进入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1950年全国农民上冬学的达2500万人以上,1951年上常年夜校的农民有1100余万人。从1949年到1964年的十几年中,先后有近一亿中国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如此大规模并卓有成效的扫盲运动,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