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粮票的故事
2016-05-14翟茂钦
翟茂钦
1963年10月30目的傍晚,县委书记焦裕禄在固阳公社文教部长张中让的陪同下,来到牛场小学。当时我正在校门口扫地,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茂钦”,我扭头一看是张部长,赶忙放下扫帚迎上前去。张部长介绍说:“这位是县委焦书记。”一听是焦书记,我心里特别激动,非常恭敬地说:“焦书记,您好!”随手接过焦书记的自行车。这是一辆深绿色、半旧的邮电自行车,后车架上挂着一个绿帆布军用挎包。只见他瘦高个子,脸又黑又瘦,但很有精神。他衣着非常俭朴,身穿一套褪了色的深灰色中山服。
我们三人走进校长室,我倒上茶水,让焦书记暂作休息。张部长把老师们召集到大办公室(寝办合一),说明来意,作了简单的介绍:今天上午,县委焦书记骑自行车和通讯员刘俊生来到我们固阳公社,没顾上休息,又骑车去秦砦大队。焦书记经多次访问和考察,说这里的土质适合种棉花,号召社员大种棉花,并提倡麦棉套种。又要求大队干部继续抓好翻淤压碱,总结经验,努力夺取明年粮棉双丰收。
中午,焦书记在公社吃过饭,就叫上我去孔场大队检查工作。看到孔场大队路旁又高又大、树干挺直的泡桐,焦书记很高兴,下车走到树旁,亲自摸摸搂搂说:“这里适合栽泡桐。”对大队支书李清田说道:“泡桐木质好、销路广,你们要多栽泡桐。”随后,焦书记在与几位队长和老农的座谈中,了解到这里不但适合栽桐树,还适合种红薯,就鼓励他们多种多收,增加经济效益。老队长张玉山提出:“俺大队人多地少,不能忘了种小麦。”焦书记接上话茬:“可以农桐间作嘛。”座谈后,焦书记又到红薯地里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许多出过红薯的地里还有遗漏的红薯在土里埋着,就叮嘱他们赶快组织力量复收,减少损失。焦书记在张队长家吃的晚饭,吃了两块鲜红薯,喝了一碗手擀面条。面是红薯片面掺了点白面,虽说简单,但焦书记挺满意的。
上班铃声响了.焦书记走进办公室,全体老师起立让座。焦书记平易近人地说:“不必客气,请都坐下!”他慢步走到我的办公桌旁,坐在床上(以床代凳)。张部长说:“焦书记非常重视教育工作,在百忙中亲自来我们学校视察,这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关怀,我们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焦书记说:“老师们工作很辛苦,今天我特意来看望你们!”掌声结束后,校长胡广云汇报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教学工作。焦书记听了很满意,最后提出:“除了上好课,要广找门路,开展好勤工俭学活动。咱这里种红薯多,可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搞复收嘛。”
在座谈中,焦书记看见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翻阅了一下,掀到945页,指着《为人民服务》那篇文章,双手捧着问老师:“你们经常学习吗?”我和老师们同声说:“经常学!”又问:“怎样学?”赵主任回答:“我们集体学与自学相结合,每周六下午是集体政治学习,个人利用课外时间自觉学习,学后写出心得体会,每周最少写一篇,多者不限。学习内容有毛泽东著作,还有《红旗》《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有关文章。”焦书记提出:“你们要坚持学下去,要活学活用,学用结合,立竿见影。”接着胡校长说:“通过学习,老师们提高了认识,端正了态度,增强了事业心,干一行爱一行,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工作岗位,以校为家,不论是外地或本村的老师,一律吃住在校,除了节假日,每四周回家一次。星期日不回家,干啥?钻研教材、备课、批改作业、接学生补课、进行家访、读书看报等等。总之,老师们一心扑到党的教育事业上。”
座谈基本结束,老师们开始备课、批改作业。焦书记找了几本教案,细心翻阅,又查看了学生的作业,然后对张部长说:“老师们备课认真规范,学生的作业干净正确,要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说罢,趴在办公桌上,静思了好长时间,从挎包里掏出笔记本,又从左上侧的衣兜上摘下钢笔,开始写工作日记。我坐在焦书记的左侧批改作业,突然听到“叭”的一声,找抬头一看,书记手里的钢笔掉在桌子上,他用右手按住腰部右侧,脸色苍白。我忙问:“焦书记,您咋啦?”书记说:“没事没事,有点不舒服。”说真话,当时我不知道焦书记有肝病,过后我才明白,身为县委书记,患有重病,从县城到固阳,亲自检查了几个大队,有时骑车,有时步行,奔波一天,行程70多里,劳累过度,肝疼病又复发了。停了好大一会儿,焦书记精神有些好转,勉强拿起钢笔,继续写下去。
下班铃声响了,多数老师离开办公桌,准备睡觉。焦书记却弯着腰,捂着肚子,吃力地先后走到几位老教师跟前,握着他们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工作很辛苦,要按时休息,多保重身体。”又走到我的床前,展开我的被子,从腰部取下一支自卫手枪,放在枕头下,准备休息。我呢?就睡在对面床上。焦书记低声问我:“你多大了?”我说:“21岁。”又问:“哪学校毕业?”“开封师范。”“是团员吗?”“是。”“好,你最年轻,要积极带头干好工作。”说罢,又从挎包里取出《毛泽东选集》开始学习。10点多了,焦书记才把煤油灯熄灭。
第二天,焦书记起床较早,洗漱后,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当时三年级以上有早自习,焦书记逐级逐班视察了一遍。走进三年级的教室,他看见后墙有个裂缝,郑重地对校长说:“这教室有危险,要赶快修,千万不能砸伤学生。”
快下早自习了,我问张部长:“早饭如何安排?”他说:“好安排,焦书记下乡反对招待特殊化,书记爱吃黄豆芽(他指着菜园里种的白萝卜),再炒个萝卜丝。”我去伙房做了安排,炊事员高绪说:“还有买好的豆腐。”张宪勋老师说: “我去买几个鸡蛋。”炒了四个菜,我用锅排端着走到校长室门口,焦书记看见后严肃地说:“何必这样麻烦?”他指着那盘黄豆芽说:“把这个菜留下,其他菜都端回去。”当时我很难为情,进退两难。胡校长说:“这是老师们的心意。”张部长忙圆场说:“他们老师吃的也是这些菜,不算搞特殊,既然做好了,也端来了,就让他搁这儿吧。”焦书记勉强点了头。饭后,我去收拾碗筷,发现那盘鸡蛋一筷未动。书记吃了一个馍,喝了一碗面汤,到事务处(我兼事务长)交了一毛二分钱、半斤粮票。按规定,干部下乡就餐,每顿饭交一毛二分钱,四两粮票。当时我在抽屉里扒来扒去,也找不到一两的粮票。找到一张二两的,多次给书记,到底没要。焦书记说:“多交点可以,少交不行,不交更不行,这是组织纪律。”所以说,至今我仍欠着焦书记一两粮票。可不要小看一两粮票,在那个年代是救命粮呀!穷时给一口,胜过富时给一斗。
早饭后,张部长把校长、主任和骨干老师召集到校长室,开了一个小会,焦书记明确指出:“教育工作特别重要,人民教师非常光荣,受人尊敬。你们要加强政治学习,狠抓教学,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把牛场学校办好。”会后,我推着自行车和全体老师一起欢送焦书记,走到校门口,焦书记说:“请留步!”与送行老师握手道别后,他接过自行车,恋恋不舍地离开牛场小学。在我们牛场学校里留下了焦书记的足迹,留下了焦书记的革命精神,全体师生时刻盼望着焦书记再次光临牛场学校检查指导工作。
回忆起这段往事,我内心里感到愧意:我一辈子欠着焦书记的账啊!
(摘自《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焦裕禄的
生前身后事》,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