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作文题解及佳作荐评
2016-05-14李勇军
李勇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著名学者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广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考题解读】
一、文题特点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者给我们提供一则材料,我们在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后,按要求写作。
材料简洁明确,学生很容易就能从所给的文字中提炼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展开记叙和评述,不太会跑题。比较有意思的是,今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题和杭州市中考的作文题,都把目光投到了相似的话题上。高考作文题是“文章和人品”,而中考作文题则是“阅读与成长”,这两者之间,还真的隐隐有一些联系和牵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今年中高考的命题在引导让学生更加关注阅读写作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作为作文考题,“阅读”这个话题绝不“惊艳”,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因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得最为紧密,所以也更能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说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乍看比较平常,但下笔行文却足可见考生的功底,通俗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写但又比较难写好的题目。
二、精准审题
很明显,读懂材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础之一。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所提供的是一则事例型材料:材料主要讲述的是金克木在大学图书馆任职员时,按一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读书,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终成为一名在文学、历史、翻译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学者的事。很明显,金克木有如此经历的关键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他爱读书,通过读书,他的眼界越来越广阔;二是他读书有法,按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来读书;三是他长期坚持,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他之所以后来成为大学者绝不是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读书,而是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
三、写作点拨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三个写作方向:一是读书的重要性,读书能开拓人的眼界,读书能促进我们的成长;二是读书得有法,读书并不是拾到篮子里就是菜,不是拿到一本书就要细读、精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是无限的,我们读书得有所选择,得讲究方法;三是坚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也吃不成胖子,读书也好,做事也好,最怕的就是一日暴三日寒。坚持下去,迎接我们的往往就又是一片天。
确定好写作方向后,我们接下来的便是选材。这方面,既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也可以写他人的经历和感受,特别是一些名人或身边一些人。当然,前提自己要熟悉,不能编造,更不要抄袭。
由于是材料作文,题目我们也要自己拟。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拟题时,我们不妨根据所要写的内容,多拟几个标题,然后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更好,哪一个更能突出所要表现的内容,更形象生动些,然后最终确定。
文体上命题上也没有作具体的要求,我们也自是可以根据所要写的内容,选择最佳的表现形式。比如,熟悉对话体的,不妨写写书信;喜欢讲故事的,不妨写写故事;喜欢说理的,不妨写写议论文。
【考场佳作1】
读书让我痴迷
“是什么东西能有如此神奇的艺术与魔力,能排解积于心的烦恼和忧郁?是书,是它的艺术与魔力。”
英国著名小说家狄更斯如此告诉我们,书是好东西。我非常同意他的话,因为读书让我痴迷。
记得我四岁的一天,爸爸带我去书店看书。当时小小的我还不知道书到底有何用处。看到书店里花花绿绿、颜色鲜艳的各类图书,我只是觉得很新奇,便好奇地随手打开来看。
后来,一只丑小鸭变为美丽白天鹅的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便全神贯注地往下看。当看到丑小鸭受到其它小鸭的欺负时,我便帮它打抱不平;当它难过伤心时,我便给以它安慰。
就这样我越看越入迷,直到爸爸过来叫我准备回家时,我才从书里回到了现实。我犹豫了一会儿,依依不舍地拿起手中的书对爸爸说:“爸爸,我们可不可以把这本书买回去啊?”爸爸看了看说:“当然可以了,不过你要认真仔细地看才行。”我听了一蹦三尺高,连忙说没问题。就这样在无意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
直到今天,在我的书橱里,已经摆放了许许多多的书。读书不仅扩展了我的知识面,陶冶了我的性情,还增长了我的才干,使我受益匪浅:《巴黎圣母院》使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变形记》使我看清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简·爱》使我领悟到了爱的真谛……
书是最好的朋友:在彷徨中,它是明灯,在消沉中,它是慰藉;书是时代的见证,是旅人返乡的航船和骏骑;书是忙碌者最好的安慰剂,也是大自然永恒的花园和苗圃。
在读书中我享受到了无限的乐趣。读书又怎能不让我痴迷呢?
【得分亮点】
1.点面结合,内容丰富。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具体地说明了“读书让我痴迷”:“点”是第一次在书店里为丑小鸭变成美天鹅的故事为吸引,并由此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面”是概括地说明后来读书对于自己的影响。感受真实、独特,文章内容丰富,中心突出。
2.语言生动,文采斐然。部分语句恰当地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语句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考场佳作2】
坚持,绝不放弃
矿山塌了,根生被埋没了。
矿下的支架呈三棱锥形,架住了矿井,根生却正好在这里。他没有死,但决定他生死的,是矿山中是否会泻下一缕阳光,因为那说明会有人来救他了。
沉默,还是沉默,时间仿佛被定格了一般。寂寞在这里不停的随着时间蔓延,根生睁开眼,又闭上眼……他努力想证明着睁眼与闭眼的区别,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睁眼与闭眼在眼前所呈现的同样是无尽的黑暗。
根生饿了,他早就饿了,工头每天只给他吃三个馒头,他实在是饿得受不了了。他怕,他怕死在这里。他哭了,为自己的过去而悔恨,恨自己没文化,只能在这里当工;恨工头不给发工资,他母亲还在等他寄钱回家;恨苍天,恨造化弄人,恨自己不争气……
突然不哭了,因为他听到一种声音,“吱……吱……”的,在根生耳中,这却比仙乐更动听。他明白,那是老鼠在叫;他明白,他可以吃掉这只老鼠;他明白,他又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了。
转身,定向,凝神,跳跃,扑下,一气呵成,他抓住了这只老鼠的尾巴。
老鼠挣扎着,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想摆脱掉这个枷锁。但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它碰到了旁边的一块锋利的石头,扭动身子,拉开距离冲向这块石头……只听一声闷响,老鼠的尾巴断了,它成功的挣脱。黑暗中,只剩老鼠因过于疼痛而丝毫不止的尖叫声……
根生愣住了,他没想到老鼠会这么做,手里抓着老鼠尾巴,听着老鼠那凄厉的叫声,根生明白:这是抓老鼠的最佳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根生转向那只老鼠,但他犹豫了。
老鼠的哀号声时断时续,根生的眼睛闭上了又睁开……
不知道过了多久,根生隐隐的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有尘土落下,一缕阳光落在根生的头上。他努力的睁大眼睛,他看见那只老鼠飞快的蹿起,瞬间消失不见,只留下道道血迹,根生笑了……
【得分亮点】
1.构思新颖,形式别致。这篇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故事体的形式,通过矿山塌后幸存者根生在获救前的经历,具体、形象而生动地说明坚持,绝不放弃的重要性!
2.描述生动,形象鲜明。对于根生在发生矿难被埋没后的心理、动作细节等,描述非常细腻而具体,不仅很好地再现了当时人物的境况,而且也很好地增加了叙述的生动性和吸引力,丰富人物的形象,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
【考场佳作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小A,你的作文写得那么好,有什么‘秘诀?”
每当有同学如此问我这个“问题”时,我都会提到一句格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也是我喜欢的一则读书格言。
以前我的作文写得并不行,要么是动不了笔,没有东西可以写;要么是动了笔,写不了多少不说,还有不少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七年级暑假,我到在大学做教授的大伯家玩时,大伯看了我写的作文,就送给我这句格言。大伯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就是说,你读的书多了,你的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大伯说这话时,还指着他那四面都是书墙的书房说,大伯要是没有读这么的书,能在大学里当中文系教授吗?
大伯在我眼里,是最有学问的人了。他说的话,我哪里能不听呢?
从大伯那里回来,我就按大伯所说的,大量地读起课外书来:《水浒》、《封神演义》、《童话大王》、《安徒生童话》、《草房子》……对于每本书,我不仅读,而且还按大伯所建议的那样,一边读,一边做读书笔记,遇见好的词、句子、段落,我就抄下来,特别好的语段,我还背下来。《水浒》里不少片断,我能一字不落地背下来。就这样,一个暑假下来,我用完了四个厚厚的笔记本。
八年级开学后,写第一篇作文,语文老师就在班里表扬了我:“这一个暑假,小A的作文水平确实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听了这话,你甭提我心里有多高兴了。
不动笔墨不读书。现在,我学习之余,还在坚持读书,做读书笔记;而且,我阅读的书,不仅有文学类的,而且还有科普类,地理类等。
为什么我还会这样?因为我坚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得分亮点】
1.经历实在,主旨凸出。本文主要立足于自己的经历实际,讲述自己阅读和写作的所作所为,说明格言对于自己的影响,突出自己喜欢这则格言的原因,内容充实、具体而集中,中心突出。
2.结构圆合,布局精巧。在具体的写作方法上,采用现在——过去——现在的形式,叙事节奏有变化,结构紧凑,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