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2016-05-14王亚平

亚太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王亚平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新媒体有其独有的特征,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门。本文对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70-01

一、 新媒体的出现及其特点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新媒体技术也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一般说来,新媒体技术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兴的媒体技术。例如微博,让人们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查看新闻,查看关注人的动态,也可以随时发布自己的心情、动态等,并将自己的心情、动态分享给他人。相比于传统的媒体,新媒体有它独有的特点[1]:

1、 开放性。新媒体借助于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即时传播,具有明显的开放性。

2、 交互性。新媒体技术中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几乎同时发生,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又可以是信息的接受者。

3、 个性化。信息的传播者能够根据接受者不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虚拟性。在新媒体技术中,无法考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并且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都是未知的,这就使得新媒体技术具有虚拟性。

二、 当前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使用情况

《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1、10-19岁和20-29岁的网民分别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4.5%和30.7%,可见,这两个年龄阶段的网民数量已经占到了我国网民总数的一半以上;2、在我国网民的职业分布中,学生占据了25.1%,是网民数量最多的群体。可见,在校大学生是新媒体最大的用户群体之一。因此,新媒体阵地也成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同时新媒体也给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2]。

三、 新媒体的出现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技术因其特有的即时性、共享性,深受学生的欢迎。新媒体技术的普及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创新发展的机遇。新媒体技术互动性强,形式丰富,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主客体之间实时有效的互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范围。借助新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信息传播到各个角落,有效的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使用新媒体,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同时大学生的民主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形式的多样性也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3]。不过,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新媒体技术正日益改变着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由于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开放性,各种意识形态都借助新媒体向世界各国传播,并且一些低级的、媚俗的信息、视频、图片等直接传播给学生,使得青年学生接触过多的负面内容,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上虚拟的生存方式,也使得部分学生脱离现实,整天沉溺网络,也有一些学生把网络信息混同与现实,出现非理性的行为[4]。

四、 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转变教育观念和思维方式,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不同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新媒体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功能,利用新媒体技术的特有的优势,再结合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用”,更要“有趣”。公开个人的QQ、微博等,并通过QQ、微博这些新媒体与学生进行真诚有效的对话。同时,通过QQ、微博这些社交平台,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更加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式的教育,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提高新媒体技术的操作和运用能力。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也更加的现代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更应该认真学习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提高对于新媒体的操作和运用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掌握新媒体语言,开展创新性工作[5]。新媒体语言使用多种组合方式,使得它们呈现出混杂性、简洁性、直观性、诙谐性、模糊性等特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果一味的采用传统的说教式的教育,便难以与青年学生较好的沟通,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因此,应该要了解当代青年人群体的网络语言体系,要巧妙的结合新媒体语言,适应他们在网上的交流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既注重口头语言的通俗生动,又保持书面语言的严谨规范,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青年人思想行为的发展和变化。

4、强化对新媒体的使用行为的规范[6]。由于新媒体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在新媒体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新媒体失范的现象,因此,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自律。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强化对校园新媒体的管理,另一方面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对校园新媒体的管理。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光军.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语言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青年工作论坛, 2010 (2): 71-73.

[2]靳博. 新媒体下大学生的 “心” 变化[N][J]. 人民日报, 2014: 08-07.

[3]杨瑞香. 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载体研究[D][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2.

[4]陈应琴. 新媒体: 考验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智慧[J]. 中国教育报, 2011, 201: 1-03.

[5]陈光军. 新媒体技术环境下语言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青年工作论坛, 2010 (2): 71-73.

[6]周慧敏. 新媒体背景下髙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D][D]. 华东师范大学 201 3, 2013.

猜你喜欢

新媒体技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团体动力学视域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初探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