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的发酵才刚刚开始链尚网·2016中国服装论坛

2016-05-14

时尚北京 2016年6期
关键词:产品

面对不断升级的消费变革、商业模式的重构与再造等热点问题,2016中国服装论坛的如期而至。这是一场关于价值创新的深入解析,更是一场最具创造力的思想盛宴。

3月29日——3月30日,链尚网·2016中国服装论坛在北京君悦大酒店举行,这场以“价值创新,驱动产品与服务”为主题的思想交流盛宴,激起了业内各界关于“如何飞得更远?”的深切思考。业内外大咖和国内服装企业家出席了论坛,深入到产品、服务、消费、市场、模式、场景等多层面,从“秩序重建”、“优势重构”、“场景革命”、“创造力的来源”多领域的跨界交流、旁征博引,使得与会者的思维、眼光不再局限于服装业的本身,进而开启了一场极具创造性的“思维大爆炸”。

帷幕虽降,但言犹在耳,一切也只是刚刚开始。思考所带来的价值是激发产业价值创新的第一步,也实现服装强国梦想的第一步。中国服装行业由此再度扬帆,乘着思想的飓风,斩破万里白浪。

构建商业文明 引导消费文明

孙瑞哲,中国服装协会会长

检验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看国家大小,不看历史悠久,不看城市建设,不看富裕与否,而看人民风貌,人民风貌的重要体现之一是衣着。一部服饰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史。“因人而变,缘人而居,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是纺织服装行业的使命所在。

在谈论价值回归、产品为本,以及追求“做的好”与“卖的好”的同时,我们应考虑如何构建商业文明与引导消费文明。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公平竞争、消费安全。社会的企业责任就是政策公平、环境稳定、人民文明。只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的企业责任相辅相成,才能造就伟大的行业、伟大的品牌,我们不妨如此定义纺织服装行业——为人民服务的行业。

用科技推进行业的个性化发展

赵俊浩,链尚国际集团创始人

信息透明是数据的问题,数据大家都在聊,其实,做了20多年的零售,数据永远是我们关心的,但与其考虑一些宏观性的数据,我们更在意精准化数据。大数据经常会误导我们,毕竟它还在初级阶段。大数据看看就可以了,真正的数据在你的企业里面,如何挖掘自身企业数据这个远大于消费端的数。消费者是可以被领导的,和被引导的,在这个数据的整理过程中,链尚网在做一些个人消费型的数据统计,我们统计是更精准的数据。

我相信,这个对所有的服装都有用,但我们不把这个作为我们指标性的数据。其实大家都知道,流行是在于瞬间的变化。我始终秉承的流行是感性大于理性的东西,而不是理性大于感性,如果理性大于感性,我们永远是被数据笼罩的。所以我们想做数据公开的平台,能跟大家分享,而不是去知道。作为一个面料、辅料交易平台,我们做的是行业中没多少人愿意去做的供应端,而这样一个复杂、交易链长的B2B项目,需要的更多是科技,而非人力。我们希望能用科技服务行业、改变行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帮助创新的实现。

只有根本改变商业模式

才能真正解决行业痛点

陈威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平台战略》《平台转型》作者

我觉得行业里面最深的根源的问题,就是在于消费者对于穿衣的需求是极大的碎片化跟不标准化。但是我们这个行业仍然在用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在符合,在响应消费者的需求。

而现在大家讲的互联网转型,线下到线上的转型,我觉得,这解决了运营模式的改变。运营模式能够让我们更贴近消费者,能够让我们更加响应,让我们能够多渠道地能够接触到我们的消费者。但是我觉得,只把运营模式给改变,可能还没有办法真正解决这行业里面的企业长期生存的问题。也就是用标准化的方式,用预估却要大量生产的方式来赚钱,这简直就是一个长期的痛点。因此,我会说,能不能在往线上走的时候,同时也考虑一下你的企业商业模式要不要做一个改变?我认为只有把商业模式做一个根本的改变,才有办法解决我们这个行业里面长期带给我们的一个痛点。

价格、品质和品牌合而为一

瞿广慈,雕塑艺术家、稀奇品牌创始人

我常常在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其实艺术完全不是拿来用的,但好像人人都需要它。我们的产品当中,90%是不实用的。就像我们养狗一样,其实它是没有用的,但为什么还需要它呢?在一个家庭里,它在的时候是这个样子,当它不在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少了什么东西。我说“稀奇是条狗”,你可以把它当作不同形态的犬类,你把它放在家里,渐渐你就会离不开。在某个环境里,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家居配饰,但要拿走它的时候,就会发现已经离不开了!这是家居配饰密码的一部分。

一个好的产品密码在哪儿?第一是品质,第二是品牌。品质大多数人都能做好,但品牌这件事就有难度了,品牌的塑造是需要时间的。除此之外,一个产品内在核心的、真正的原代码还有一个,那就是价格。一旦品牌、价格、品质三者合一,这个品牌不可能不成功。

追溯文明的寻根之旅

高敏,汉帛国际集团总裁

其实从我个人来说,我是一个在国外留学多年的年轻企业家。回国之后,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存有一个疑惑。这个问题我和中国服装论坛的王总也讨论过。作为一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在我们的国家里找到可以传承的东西。经过长久的考虑,汉帛决定开展一个“中国城市生活美学”计划。这个计划在我看来它也是一个寻根之旅。

其实在我看来,汉帛这个名字冥冥之中就和这个计划有着很大的关联,只是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去明白我想去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以我认为,于汉帛而言,传承的意义远远多过任何外在的事物。

设计理念与社会思潮相关联

李宇,例外服饰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今年我给到品牌的方向是:一个态度,务实。两个心态,不妄自菲薄也不自以为是。这样说的意思是不能封闭自己,心态要开放,关注新的思潮,但做事的方式依然要务实,这样才能保持品牌的调性。

例外这个品牌从创立至今已经20周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改变和坚守,都与创办至今经历的思潮、文化背景紧密相关。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精英”概念,与大众有一定距离。我们也一直被冠以小众、精英化的名头,如今我们在努力地去打破这个界限。因为“当代”的状态是打破界限,但不回避精英的形式,而是把那些形式拿过来,与当下的其他形式混合,并跟大众完全互动起来。而换句话说,我们产品的“质”、“价值”的精英化,同时让大众去体验这种品质。

品牌的经营哲学也好、经营理念也好,它都必须和社会背景、当下的社会思潮去关联。但提供这一切感受、体验的,依然是我们严格把控和制造出来的产品以及服务本身。

回归本质和创新不可偏废

罗永晖,欣贺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这次论坛主题为价值创新,我想这关乎对于我们的产品价值、品牌价值的重新定义。

回顾从80年代末到现在,产品在市场上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表现。1985年到1995年,中国几乎没有品牌,人们买东西注重功能性,“产品价值”就指的是功能。1995年到2005年是中国品牌慢慢出现、品牌价值雏形的形成时间。产品价值成为了“产品功能、质量+商标认可”。2005年以后,品牌价值和流行度则一同引导了产品的价值。目前这仍然是一个鲜明的现状,谈价值必须回到的落脚点依然是产品本身,它是基础,是1,其他的都是后面的0。曾经有朋友和我提到其品牌被年轻人认为是妈妈辈的专属,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避免产品的老化?这位朋友的品牌才创立20年就被认为“老了”,那香奈儿被年轻人喜爱又是什么原因?这说明,产品创新之外,营销模式和平台效应、宣传推广的创新要发力。

制造业+互联网,“练内功”是首要任务

姚洋,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

经济下行时,很多企业都觉得困难,但越困难,蕴含的机会就越多。经济好的时候,旺盛的需求摆在那里,企业做什么产品都能卖出去,便不太去想品质、目标人群、百年老店、打造品牌这些事情,现在则是该想的时候了。总体而言,企业要练“内功”,沉下心来把产品做好,就可以过得长久一些。挺过了这段时间,消费者的需求恢复了,你就能过得更好。

比如你所针对的目标消费群为何?换句话说,你的服装和品牌的个性是怎样的,我们国内的很多服装和品牌找不到个性,原因在于太多把个性等同于年轻、潮流,忽略了更多的消费群体的需求。

又比如产品的品质。现在我们强调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并不是只存在于昂贵的产品中,快消品也完全可以贯彻这一点。平价的服装也可以仔细研究人体、做好版型、选好面料,这些最终都会呈现出一个产品和品牌的性格。至于行业生态、互联网思维,都不如产品本身来得重要,我认为我们的思路应该是“制造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制造业”。你看德国倡导的“工业4.0”,它强调的依然是工业本身。

民间文化需要得到尊重

乔晓光,知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纸发明之后有了剪纸,剪纸延续了几千年,跟我们的原始文化是关联在一起的。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剪纸,剪纸就如同一部史料,没有文字,只能用歌唱和剪纸来记录历史。我们统计了几十个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剪纸,发现越是高龄的人剪得越好,越是经历了生活的苦难和磨炼的人剪得越好。就像苗族的服装为什么这么灿烂?陕北窗花为什么这么吉祥美丽?我们发现:在绚丽灿烂和美丽背后,是人类经历的生存磨难、无休止的挣扎、为生活的愤争,所以苦难越深,纸花越灿烂。对于有些老人来说,苦难依然没有脱离他们的生活,他们依然在苦难中生存,但是,这些都不会体现在他们的剪纸中,很多人通过剪纸看到的都是吉祥和美好。

回归原点,倾听心声

王文志,台湾著名装置艺术家

我早期是做雕塑的,但后来我想,我的作品不应该只是让人观看,而是能让人走进其中,并与土地产生连接性。艺术家其实是借助材质来发言的人,像传声筒一样。因为从小在竹林里长大,后来创作时就选择了竹材,竹子有很强的韧性、本身的结构力量很强,可以用来编织。在创作时我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是充分发挥竹材的韧性和特质。

作品最主要的精神,这是诠释一个空间的概念,也可以讲是东方理想的一个空间。那它跟整个大自然可以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外形,它可以跟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这是在奥地利跟西方的教堂做一个对话,这是编织的一些技法,这是基本的一个特性。

那这个概念对我来讲很重要,我一直想塑造一个属于心灵的。我的作品实际上是身心灵的一个归属的一个地方,那它的亮点会比较大,它可以跟大自然结合在一起,这是大家可以躺在那里,聆听自己的声音。在忙碌的时候,我们很少可以静下心来。

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但我觉得,人还是要经常能回到原点,倾听自己的心跳,去了解和感受自己内心的声音。我的作品最主要的精神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心灵的空间,大家进去之后,可以很舒服地躺着,感受回到自然、回到原点的状态。它跟整个大自然可以结合在一起、产生连接,并且作品可以长久留存在当地,给当地带来新的变化。

创造力来源于读书

吕敬人,书籍设计大师、视觉艺术家

艺术是感性的,工学是理性的,当我们把感性和理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产生诗性,那就是创造力。今天,很多人说书籍可能会灭亡,书籍的阅读会不会消失?这是未来的一个问题,目前还不会消失。数码载体高速、快速海量的片段化阅读,获取大量符号化信息,但不是系统的知识,人们开始意识到慢读书籍的重要性。出版过度商品化引发了反思,所以很多出版人都意识到,要减少纸张的消耗,要做一本精致的、有生命力的图书。

阅读审美从设计开始,创造阅读美学的书籍设计不仅限于装帧。书具有其他艺术完全不同的欣赏形式,它具有物质性、时间性、空间性、流动性,书是信息适宜栖息的建筑。物质的书正迎来新的生命周期,很多个性书店也纷纷建立起来。

小型企业是传统文化的最好继承者

赵丰,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

同时做到手工传承和商业上的发展是一个课题。我们在市场上能看到一些结合的例子,有一些是属于企业形象方面的需求,比如企业出于社会责任要做一些收藏、保护手工艺品的事情,这和其经营没有直接的联系;另一些是运营层面的策划,某位老手工艺人和其作品与某品牌理念正好契合,合作起来对双方都有帮助。

但这些都还不够。在我看来,传统手工业是具有强烈的个性化、小规模、艺术性等特点的,而基于小型作坊的很多小型企业,本身就是这些手工艺的传承者和经营者,他们可以基于自己的看家本领,从现代技术层面做一些延伸,使产品的核心价值得到发展,最后能得到一批基于传统文化,又结合当今消费需求的东西,这样的传承会更好一些。

猜你喜欢

产品
从灵感出发,邂逅好产品
新产品
“三无”产品
OPPO:坚守本分,将产品做到极致
”这些产品,我不打算回购。
拒绝平凡,如何让你的产品变“有趣”?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gol6——可以听的OBD产品
新产品
下一个酷产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