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学院实施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2016-05-14马国碧
马国碧
摘要:跆拳道最早是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体育运动,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国际体育组织和正规的国际比赛。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据整理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跆拳道在学校的发展情况的了解和对高校开设跆拳道俱乐部的可行性和意义的研究得出:昌吉学院目前跆拳道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安排较少、时间短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对跆拳道的需求;跆拳道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会对训练的效果有一定影响;场地和服装等设施会影响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昌吉学院建设跆拳道俱乐部是可行的。找到影响本校跆拳道运动发展的因素,探索出一条适合昌吉学院自己的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昌吉学院跆拳道项目的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昌吉学院 跆拳道俱乐部教学 可行性研究
在“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下,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最受当代大学生喜欢的俱乐部教学在我国很多普通高校已经开始实行。俱乐部教学已体现出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培养学生之间互相团结合作的精神的效果,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更是体现出了体育俱乐部教学的这一特色。然而,昌吉学院公共选课每周两学时,而且报选人数的限定,学习时间短,场地器材等,满足不了绝大多的学生的需求。为此,经过调查研究,对跆拳道俱乐部式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进行了引进。本文是在昌吉学院当前跆拳道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学生们的思想,引进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昌吉学院实施跆拳道俱乐部教学。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分别在昌吉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上收集,整理,国内有关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阅读有关该课题的书籍及统计学等相关知识,跨中国年鉴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四个数据库,对“跆拳道”和“高校跆拳道”进行了检索和查阅,为本文提供了详实和充分的理论依据。
1.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对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较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运用逻辑学原理,对以上研究得出的观点、结论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推理并加以论证。
1.2.3访谈法
通过对昌吉学院跆拳道公共选项课学生及体育教师访谈、交流,现场随机走访了部分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在校大学生对跆拳道运动开展的看法,充实了本论文的内容,从而对昌吉学院跆拳道公共选项课开展现状情况进行了解。
1.2.4问卷法
(1)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保证问卷的有效信,邀请了三位专家认真审核问卷内容,并对问卷的可行性进行了定性评价,经过各位专家的评定,认为问卷的设计比较合理。
(2)问卷的发放
问卷发放采用当场发放当面回收方式,对昌吉学院跆拳道公共选项课学生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2份,回收有效率为96%。
1.2.5数据整理法
将回收的问卷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运用体育统计相关知识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昌吉学院目前大学体育跆拳道课教学情况
2.1.1昌吉学院跆拳道课的课时安排
通过对昌吉学院的教授跆拳道课程的老师进行访谈后得知,目前昌吉学院跆拳道课大学二年级选项,一年分两学期,每学期18周,每周两学时,共72学时。
2.1.2昌吉学院学跆拳道课的选课机制
通过对昌吉学院授课老师访谈了解到昌吉学院大学体育课二年级学生大概2000人左右,教务处根据各系和专业人数不同共分为7个单元进行授课,有六个课种供大家选择。由于每个项目选择人数的限定,每个单元每个课种上课人数平均30多人,班级人数比较多,老师照顾不到每个同学,造成很多特别喜爱跆拳道运动的同学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2.1.3昌吉学院跆拳道课内容安排情况
通过“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跆拳道”了解到教学内容中理论部分主要是跆拳道运动简介,跆拳道的竞赛组织、规则与裁判法。跆拳道品势视频欣赏总共8学时,而技术部分品势(太极一、二、三章)10学时,跆拳道技战术教学内容主要有前踢技术、侧踢技术、推踢技术、横踢技术、后踢技术、下劈技术、后旋踢技术、双飞踢技术、旋风踢技术和基本的战术等共计44学时,从课时的安排上看,要在44学时上学习这么多技战术,只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的爱好者需求。经调查可以看出昌吉学院训练的需求能满足和一般能满足的占112人,占百分比58.33%,从表1中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安排上不能满足广大爱好者的需求。
经过对学生锻炼强度调查可以看出:同学基本上都是觉得昌吉学院跆拳道课的锻炼强度较小或者适中,占总比例的94.35%只有极少数的同学认为锻炼强度过大。这些数据说明:跆拳道课中不能满足大多数同学的需求,从这里可以看出可以适当加强锻炼强度,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也说明昌吉学院的教学内容在锻炼强度上不够,需加强(见表2)。
2.1.5昌吉学院跆拳道课学生对教学教法认知情况
经对昌吉学院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可知:其中参与实战对练少、教学形式单一、无法分级授课、教学方法呆板人数占到了162人,没什么问题只占了30人,这些数据说明:大部分的同学认为教学方法中存在问题,从而看出昌吉学院跆拳道教学内容的单一(见表3)。
2.2昌吉学院实施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2.2.1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介绍
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就是要从传统的应试体育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自己选择授课教师、上课时间,根据自己技术水平选择授课班级的原则,教师对学生作出正确的指导,为学生学习跆拳道提供一切能够提供的条件,从跆拳道的礼仪、武德、跆拳道腿法技术的实用性和观赏性着手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用跆拳道的专业知识来吸引学生积极学习跆拳道。
2.2.2课程内容安排方面
俱乐部模式教学,采用单一的项目学习,要在尊重个人兴趣与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的前提下,对跆拳道进行系统的学习,从基础知识、技能开始,到学习基本战术乃至更进一层的技术。学习跆拳道按照学习掌握程度进行相应的分层次,使得已掌握技能的学生得以进一步提高,就个体而言,是不断加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加深跆拳道兴趣,让“吃不饱”“吃撑着”的情况不再发现。
2.2.3上课时间安排方面
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可以不根据大学体育课是选项课的形式,主要是看学生对的跆拳道喜爱程度。昌吉学院公共选课每周两学时,而且报选人数的限定,学习时间短,场地器材等满足不了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俱乐部式教学模式没有名额限制,时间上可以安排在晚自习后和周末进行,满足学生训练跆拳道的需求,能够充分达到训练效果,而且还能使昌吉学院学生对跆拳道更加喜爱。
2.2.4教学方法方面
经过对阻碍跆拳道发展因素的调查得出: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没有教学方法和内容,就不科学。其次,硬件设施是跆拳道俱乐部必不可少的。第三,没有好的管理模式,就不会有发展,只能原地踏步。第四,教练员专业水平高低也是阻碍跆拳道俱乐部发展。第五,其他的人数较少,有待于考察(见表4)。
2.2.5师资配备方面
从体育系跆拳道专业中并获得名次,具有跆拳道教练资质的优秀运动员当中选择一部分学生,充斥到教练员队伍当中,让这一部分学生教练员挂牌上岗,供广大跆拳道爱好者选择。
2.2.6教学模式方面
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主要体现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式主要以启发式为主,培养的学生的主动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理解、掌握、提高的目的。设立学习交流站,授课内容由浅入深的进行讨论,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每个交流站配一名教练进行辅导,传统的应试教育授课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电化教学,反复播放技术动作要领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并制定学习计划,将选择空间交给学生,从本质上解决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将俱乐部模式教学的自由学习优势体现出来。
2.3影响昌吉学院开展俱乐部式跆拳道课教学因素
2.3.1教学场地、器材
经过对跆拳道俱乐部由于场地因素和器材因素的调查可知:跆拳道俱乐部的运营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场地大小、服装及护具、训练设备、资金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场地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拥有训练场地就占到影响比重的53.64%之多。这说明昌吉学院学生很重视跆拳道馆的场地,对场地的要求很高,其次表明器材也是昌吉学院学生对跆拳道俱乐部成立的主要因素之一(见表5)。
2.3.2师资力量
通过对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员的素质的调查得知:主要是敬业精神、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技术水平等。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科学的训练方法得到学生的认可,这个比例可以说明昌吉学院学生认为科学的训练方法,是最重要的,这就表明跆拳道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方法可以推广以及应用到昌吉学院大学体育跆拳道课中来(见表6)。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昌吉学院目前跆拳道教学模式存在课程安排较少、时间短教学等问题,不能满足学生对跆拳道的需求。(2)跆拳道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会对训练的效果有一定影响。(3)场地和服装等设施会影响学生学习跆拳道的积极性。(4)昌吉学院建设跆拳道俱乐部是可行的。
3.2建议
(1)建议统一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分级别为主,课程安排可以稍微加一些或者延长课时等,能够保障不同学生的需要。(2)制定并跆拳道俱乐部模式下教学、训练以及竞赛等的具体管理制度并得到落实,对教学内容等进行创新,用以提高教学质量。(3)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场地和服装等硬件条件的投入进行加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舒适的学习和练习环境。(4)师资力量、训练设备、资金等的问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保证昌吉学院跆拳道俱乐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