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2016-05-14张文梅
张文梅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等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众多传统体育项目不但为更多国人熟悉和了解,中华武术和龙舟都已经走向世界,为外国人士所了解和喜爱。但是,除了部分优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获得较大发展外,大多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都逐步萎缩,更不要说实现其现代化了。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现代传媒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系为研究点,分析研究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从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角度提出建议。
关键词:现代传媒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影响
1前言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体育的魅力越来越被大众所认识和发现。现代传媒的实质就是传播各种信息的现代媒介,它集合新闻、通信、资源、娱乐于一体,是现代社会进行信息交流的高速公路。随着信息时代频繁的信息交流,现代传媒已经成为了大众了解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还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那就是现代传媒在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同时,还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利的一面。本文从大众眼中的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就现代传媒如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现代传媒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要求设计调查问卷,对成都市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士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7份,回收率92.3%,其中有效问卷260份,有效率86.7%。
2.2.2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查阅收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收集相关优秀论文,查阅了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相关的大量书籍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3数理统计法
对所测得的数据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2.2.4访谈法
通过采访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方面的人士,采集了多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调查结果
3.1.1大众了解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各种现代传播媒介为大众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大众通过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河南卫视的《武林风》等武术节目的电视和互联网络视频在线直播认识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李小龙、成龙等影视明星的在电影作品中的精彩打斗更是加深了对民族传统武术运动的认识。大众在平时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了解学习到了毽球和太极等民族传统运动,在与亲友及公园棋友的对弈喜爱上了围棋和象棋等棋类民族传统运动,并对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调查可知:大众对影视节目中经常出现的散打、太极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是非常了解的,以及近几年发展较好且已走向世界的气功也被大众所熟知。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中文化内涵最深刻、代表性最强的围棋、象棋等棋类运动更是经久不衰,被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所喜爱。当然还有毽球、龙舟、拔河、秋千和舞龙、狮等项目也被大众所熟知,但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导致各地区发展程度也不相同。其它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和文化要不是寄托在祭祀和民族传统节日中就是已经濒临消亡,早已失去了群众基础。
3.1.2大众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途径
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其拥有其他任何传播形式都无法超跃的影响面、影响力和传播速度。被调查的300人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现代传媒传播中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认识。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会通过现代传媒途径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也有少部分被调查者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途径是体育教师、亲友及书籍报刊资料等。
3.1.3大众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目的
由调查得知:大众关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目的多样化,但不同性别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关注目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性大多基于“看热闹放松心情”而关注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而男性的关注目的则更为多元化。
3.1.4大众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
由调查可知:调查的300人中260人平时参加体育锻炼,只有40人不参加身体锻炼。而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260人中只有约一半人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数人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是非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3.2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影响
自从上个世纪电子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各种高科技传媒力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也更加促进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现代化社会,丰富了大众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和认识,从而爱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并将其展现到世界的大舞台上。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内容和形式更有选择性,其余很大一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形式则被淘汰,逐渐走向消亡,甚至灭绝。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各种西方体育文化的引进,例如高尔夫以及保龄球等西方健身运动项目,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的国人,这样也更进一步地制约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
3.2.1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积极影响
3.2.1.1现代传媒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及电子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人们从以前的报纸和广播单方面接受体育赛事报道扩展到能通过互联网络和电视手机等现代媒体同步欣赏美国篮球职业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等各大世界顶尖级体育赛事,快速查阅、浏览各种体育讯息,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与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交流心得,共享体育带来的乐趣。此种及时性、互动性、快捷性与广阔的覆盖率是前所未有的,这也使得武术、龙舟、气功等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作为华夏文化的标志被全世界所认识学习,体育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现代体育的关系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同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体育文化价值取向相联系,从而加快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借助现代化传媒的力量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的力度不断加大,让人们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激起了人们的热情,从而爱上民族传统体育,这股力量不断地凝聚,实现了宣传效应。
3.2.1.2现代传媒增强了大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丰富了大众的锻炼形式
当民族传统体育被现代传媒越来越频繁宣传的时候,人们也就不再单纯的局限于关注了解体育节目,而是主动投身到体育运动中,去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以便消除身体疲劳,释放紧张情绪,无形之中就丰富了大众的锻炼形式;加上媒体和解说员的评论与宣传,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更是众所周知,这也为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大众提供了重要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体育消费也已成为一种时尚。
3.2.1.3拓宽了大众的知识面,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节目的宗旨是“还原真实武林,传承功夫精髓”,栏目的内容主线是搏击比赛,这种竞技元素也是一种流行时尚;另外河南卫视的《武林风》节目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从而激发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公共的爱国热情,积极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3.2.1.4有利于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商业价值,形成产业化
在现代传媒日趋发展的今天,电视、网络等传媒手段也关系着体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媒体的宣传扩大了体育事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借助举办体育活动招商引资,民族传统体育的商业价值被一步步开发。这些都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3.2.2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消极影响
3.2.2.1现代传媒不断挤占民族传统体育的空间
虽然现代传媒扩大了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渠道,但是势必也给民族传统体育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样也会影响受众的意识形态,缩小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西方体育文化的强烈冲击下,在国际上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声音更加微弱。
3.2.2.2现代传媒对公众心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误导性
通俗、方便以及表述传播直接是现代传媒的在体育项目传播上的主要特点,对于中国传统体育运动的传播也不例外。但现代传媒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推广和商业化的同时,就会使其变得肤浅和平面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竞争力与其自身丰富的内容、多样化得主题、深刻的文化特色息息相关,同时在文化消费的时代,通过对视觉形象的设计包装才能够吸引公众的眼球。但是在修改或组装民族传统体育时,很容易从历史的原始状态偏离,对人们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族传统体育造成了一定误导。
3.2.2.3现代传媒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碎片化与零散化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口传和文字的传播形式中,依据传授者的生活习惯以及各民族的礼数和逻辑思想等来决定传授方法、形式和内容,但是电子影像是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形式。在与以往的不同的传播形式下片面的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来,人们只能根据自己眼中的景象和脑海中的想象半知半解,忽视、淡化了它的文化内涵,也就使大众难以深入全面地认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积极影响:
(1)现代传媒加速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全球化进程,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2)现代传媒增强了大众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意识,丰富了大众的锻炼形式。(3)拓宽了大众的知识面,继承弘扬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4)有利于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商业价值,形成产业化。
4.1.2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消极影响:
(1)现代传媒不断挤占民族传统体育的空间。(2)现代传媒对公众心中的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一定的误导性。(3)现代传媒造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碎片化与零散化。
4.2建议
针对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应当给予肯定并大力支持,使其更好的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针对现代传媒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总结出了以下三点建议:
4.2.1充分利用现代传媒进行广泛的宣传
政府应该在中国建立自己的互联网体育基地,以此作为宣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平台。其它媒体与体育相关的内容也应充分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政府有必要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支持,尤其是对濒临消亡或已经灭绝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形式,更是要进行重点抢救和保护。
4.2.2在功能上突出娱乐性
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虚拟影像、声音等三维甚至四维的立体显示效果让受众有亲临现场的刺激和感受,并带来巨大的愉悦和满足感。公众在轻松的娱乐活动中更好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之美和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达到更好的传播与推广效果,从而进一步促进国家现代化和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发展。
4.2.3注重视觉效果的设计和转化
在消费时代,文化传播务必要考虑到文化产品的视觉效果,视觉效果一定要吸引大众眼球,受众喜闻乐见,才能产生认同感,但针对身体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要避免过度宣传其对抗性,坚决反对宣扬暴力。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主体的中心地位越来越淡化,体育活动的时空性也越来越被削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功能更加碎化。因此,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各种运动和文化的产品,我们必须进行合理的视觉设计和改造,但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要注重它的传统文化思想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