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
2016-05-14冷新生
冷新生
近年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实施以来,赣州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要抓好,这具有政治意义”的重要指示,坚持内外兼修、“输血”与“造血”并重,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着力打造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老区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实践过程中,一是着力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五年来,全市共改造拆除农村危旧土坯房69.5万户,263万农民告别透风漏雨的土坯房;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6处,规划内278.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完成农村低电压治理41.4万户;新建改造农村公路9986公里,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258万平方米,D级危房基本消除。二是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78公里,总里程达555公里,动车运营和高铁建设实现零的突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63公里,总里程达111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达到3680公里。所有县城实现110千伏双电源供电,最大供电能力提升至340万千瓦,五年提高了一倍。三是着力加快产业发展升级。制定实施“主攻工业、三年翻番”决策部署,稀土和钨、家具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突破千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亿元的产业集群达到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400亿元。脐橙、生猪、蔬菜、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达657.8亿元,连续两年名列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价值榜榜首。四是着力深化改革增活力。35个国家层面批复实施的试点示范事项取得初步成效。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精简率达72%,平均办结时限缩短45%。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在赣州市崇义县发放。五是着力推进重大平台建设,龙南、瑞金经开区和赣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赣州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运营。
“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个翻番:即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出口总额均实现翻番,分别是2010年的2.8、3.1、2.6、2.4、2.6倍;五个突破:即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财政总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突破30亿美元。《若干意见》提出的突出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中期目标基本实现。
与此同时,我们出台实施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发展规划、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和17个行业部门支持精准扶贫的子方案,形成“1+1+17”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子。建立单位帮扶贫困村、干部帮扶贫困户“两个全覆盖”机制,全市2482个单位派出驻村工作队与所有贫困村结对帮扶,6万多名干部与所有贫困户结对帮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采取“一村一套办法、一类一套办法、一户一套办法”落实帮扶措施,打好精准扶贫组合拳。2015年预计减少贫困人口34.82万人。“十二五”期间累计脱贫140多万人,贫困人口减少2/3;贫困发生率由29.9%下降到10%左右,下降近20个百分点。产业扶贫方面,结合各地实际因户制宜实施“一人一亩油茶、一人一亩脐橙、一人半亩蔬菜、一人半亩茶叶、一户一个鸡棚、一户一人进园务工”的“六个一”产业扶贫致富工程,脐橙产业已带动70多万人脱贫致富,油茶产业已带动8万多贫困户脱贫。安居扶贫方面,叠加各类补助政策引导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群众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集中,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五年来建设移民集中安置点281个,帮助14.84万人“挪穷窝”。电商扶贫方面,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等知名电商合作打造一批电商创业园,全市近3000扶贫对象通过培训直接开网店创业,间接带动4.4万贫困人口参与相关产业链就业。保障扶贫方面,着力推动农村低保扩面提标,兜住保障底线,新增农村低保对象7万人,保障标准提高了118%。通过政府出资为贫困户购买合作医疗保险、重大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对参合贫困户大额医疗费用进行二次补偿等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赣州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仍然较多,确保如期脱贫摘帽,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差距还很大。主要是产业支撑力不强,工业“小、散、低、弱”问题突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仍然滞后,全市还有7个县未通铁路,还有45%的25户以上村民小组未通水泥路;民生事业欠账多,全市人均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支出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81%、76%,基本公共服务与全国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全市贫困人口占全省的38%,按照江西省争取2018年提前脱贫摘帽的要求,赣州的任务最艰巨、压力最大。
下一步,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殷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强化责任落实,强化工作举措,强化使命担当,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努力探索革命老区精准脱贫、振兴发展的新路子。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平台建设,抓好试点示范和重点领域改革,加速释放政策效应,加快把上级扶持政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施三年主攻工业推进计划,加大力度招大引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翻番,增强老区发展“造血”功能;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抓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赣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