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的未来从这里开始
2016-05-14梁瑞丽
梁瑞丽
为期7天的尚坤塬·2016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于5月20日在北京圆满落幕。做为时装设计人才培养成果发布平台、培养机构与用人单位的对接平台,大学生时装周的价值已经得到各界的见证和认可。
新生代强力发声
在中国由时尚大国向时尚强国转变的进程中,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本届时装周上,来自33所高等院校的983位优秀学生参与其中,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国内院校占了30席,他们来自国内12个省市地区,其中有4所院校是首次亮相大学生时装周;另有三所海外院校分别来自英国、意大利和澳大利亚。从31场毕业作品发布秀的发布成绩来看,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作品虽然呈现了不同的院校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但无一例外展示了中国时尚教育的最高水平。
此外,本届大学生时装周特别注重对新人设计师的培养和扶持,尚坤塬、九牧王、梅赛德斯-奔驰、国际羊毛局、SAGA皮草等业内外优质资源都推出了相关扶持和评选项目,寻找最佳创意设计,推动中国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了支持更多年轻设计师的发展,由梅赛德斯-奔驰鼎力支持的“梅赛德斯-奔驰未来之星”项目也在时装周期间正式启动,这也是梅赛德斯-奔驰特别针对中国时装院校大学生推出的创业项目。
促“双创”落地
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本届大学生时装周聚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以大学生就业的“双创”问题为核心,力求多维度、全方位地帮助新锐设计师对接优质资源并促其落地。
为此,751D·PARK北京时尚设计广场联合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组委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培训中心共同举办设计专场招聘会,依文、朗姿、乔丹体育、玫瑰黛薇、有瘾原创设计师品牌等纷纷来到招聘现场,与求职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得到了求职者的热烈回应。大学生时装周还有很大功能就是汇集时尚产业链相关资源,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此,主办方还举办了北京时尚论坛、时尚公开课、讲座等一系列聚焦设计与商业、创意与创新的公开活动。
打造最强阵营
尚坤塬在今年3月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国际时装周以一档“罐妆时尚”的系列活动震撼了整个中国时尚圈,不仅以高规格视觉呈现新的秀场,旗下EASTIME showroom还以突破千万元的业绩成为历届时装周的“神话”。5月,尚坤塬又以冠名方式赞助2016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
尚坤塬以产业动力打造中国的时尚业聚集,致力于打造中国第一时尚产业平台。尚坤塬旗下的EASTIME showroom,将在时尚品牌的营销上运用商业和买手资源为园区企业或品牌打开最直接、最有效的市场通路,更多设计师品牌的“大创意”将通过showroom平台顺利的导入市场。
在尚坤塬的规划中,共同合作运营的世界时尚机构是绝对的杀手锏!尚坤塬将和世界各大时尚中心建立合作,组织更多的国际时尚交流;把世界先进的时尚业运营经验、创意方法和技术带入中国,也把中国设计师带到国际时尚舞台。
北服:从看得见的地方开始,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
“微 MICRO TO WAVE”为北服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2012级毕业生们创作主题,“从看得见的地方开始,从看不见的地方开始”让作品展现出更多元化的设计观念和视角。北服青年设计师们力求打破固有的行业概念和时尚局限,将设计思维辐射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微小的细节。很多设计系列不再单纯注重服装的外在形式,而是强调个人思维的深层思考,以及观念与情感的传达,注重衣服背后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不再是为制衣而制衣。同时,北服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不同细分方向的学生作品又呈现出各自鲜明的设计定位和创意风格。
大连工业大:“NEXT”是终点也是起点
“NEXT”是一段旅程的终点,亦是起点。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发布的20余个系列作品多角度展现了90后设计新生代独有的、时代印迹鲜明的设计理念与生动深刻的设计探索。在设计理念上,服装廓型以大轮廓、直线形为主体,解构、分割及非对称,带有符号意义的线与面,显现了年轻设计师追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纠结。需要指出,从服装设计、化妆造型、模特展示、作品拍摄到表演编导,全部由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表演、形象设计、摄影等专业和方向的师生共同完成,充分展现了服装学院各专业方向的优势特色与综合实力。
湖北美院:在“A7”中衍生出另一种精神
湖北美术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以“A7”为主题,建立在“学院精神”的基础上,回归本源,延续上届“乐·观”精神,在A7的艺术生活空间中衍生出优雅、不拘一格的精神状态,使艺术与生活群体之间产生了更多共鸣。学校在“艺术介入生活”的教学理念下,倡导思想融入市场。在当下的服装市场中,用服饰艺术的语言提升消费者的审美素养,营造服装市场多元健康的生态环境。
西安工程大学:丝绸之路上的“奇幻之旅”
“奇幻之旅(Fantastic Trip)”为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作品发布的主题。发布会的特色主要体现为将大西北的粗犷稚拙,与民间手作的华丽精美,以及充满时尚趣味的流行文化相结合,呈现出多种风格杂糅、多元文化碰撞、奇特梦幻的整体风貌,为观者带来了穿越时光隧道般的“奇幻之旅”。西安工程大学教学定位是从传统与现代、民俗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寻找设计灵感,考察毕业生驾驭多种元素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
江汉大学:用服装表现自然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专场发布以“衣然”为主题,站在承袭和创新的角度诠释当下服装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毕业作品从大自然中汲取营养,将自然的形态、色彩、各种肌理幻化成服装语言,并用多样化的服装作品表现学子们眼中的自然。作品发布持续贯彻了学校提倡原创、立意创新的教学宗旨,在造型设计和概念性装饰方面、在材料多元的搭配组合应用方面、在解构设计手法创新等诸多方面都有可喜的突破和大胆尝试。
浙江理工大学:踏上冒险与猎奇之旅
时尚没有界限,服装也可以玩“跨界”。“Go、Do、Go??”,“出发、尝试、再出发??” 这是一场属于90后设计师们的冒险与猎奇之旅。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毕业生作品发布融入了极限越野等新鲜元素,学生们以独特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且以服装为载体来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学校以培养“无缝链接型创新、创业服装人才”为目标悉心办学,以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的办学之路。
四川师范大学:用服装演绎“无边?无界”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16位毕业生用77套作品呈现了“无边·无界”的主题,意为想象无边,设计无界。发布会展现了学院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视,对流行、对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注,以及对材料和手工艺的探索。毕业生关注流行与艺术思潮带来的生活观念和设计意识,从中获取设计语言,将服装作为设计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西南大学:以“艺?匠”精神唤醒文化自觉
西南大学以“艺·匠”为主题进行毕业作品发布,作品运用当代的艺术设计语言将传统扎染、夹工艺、版画、水墨画等极具东方文化的手作艺术进行全新的诠释和表达,以此唤醒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文化自觉。学校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化西南自然人文,育实践创新人才,富社会国计民生,融世界发展潮流”的办学特色其纺织服装学院已发展成为重庆及西部地区纺织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广州南洋理工:“二次元”嘉年华
在广州南洋理工毕业作品发布上,何建华老师首次领衔何建华班进行作品发布,用二次元的无限可能打破传统设计的局限,带来了一场想象突破天际的“二次元+”超级嘉年华。作品运用了拟物主义、不对称主义、解构主义、自然主义等设计手法与语言,创新性裁剪、面料不对称无序地层叠,随性间彰显自然,行走中释放飘逸。我们可以感受到学生力求突破服装本身的概念束缚,跳出服装材料的局限,利用非服装材料来进行服装造型创作的思考,从而更像一场关于人体的空间装饰设计。
华南农业大学:追求厚积薄发的力量感
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应届毕业生60余套设计作品演绎了“N23°E113°”的发布主题(寓意:华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所在经纬度,它光芒四射,是独立时尚新力军的培养基地)。与去年的“初·格”发布会不同,今年的作品不再仅仅追溯设计的原点,而是体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它已经成熟,具有独立的设计品位、设计能力以及设计思想。
大咖论道北京时尚论坛
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北京服装学院主办,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承办,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支持的北京时尚论坛在北服举办,来自教育界、设计界、经济界的多位资深学者、设计师与企业家发表了主题演讲,从各自角度对于“经济转型与设计创新” 和“设计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文化贡献”两个主题进行了阐述。
设计创新非常重要,一是设计创新是服装市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二是设计创新是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三是设计创新是服装品牌建设一个核心要素;四是设计创新是服装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席、著名学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当岐
如何复兴和振兴实体经济?首先就是要真正深入贯彻以顾客为中心,一手抓好经营,一手抓好设计创新,两者不可分割。
——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雅莹集团董事长张华明
工匠精神的实质就是意志,有了意志就能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面临的是态度的问题,心态都很浮躁,必须调整心态,要热爱这个行业,有耐心、敬业、严谨、精益求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做下去。
——著名学者、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建明
建立新场域需要新型的人才,文化也需要新人去丰富,我认为这是全人类的共性。全球对于中国文化其实是虚席以待的状态,因为我们曾经有辉煌的历史,而今天他们在等着我们创造新的文明,我们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让他能够坐在这个空位上。
——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艺术家、“十佳”时装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时装设计创建人,学术主任、教授吕越
寻找20颗希望之星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杭州·艺尚小镇举行战略合作签约发布,这两个在时装设计行业手握丰富资源的业界“大腕”联手,在时装周期间开启“寻找20颗希望之星”,评定的“希望之星”获奖者将获得在艺尚小镇创业的包括免租金办公场地、创业融资资助、人才购房补助等在内的一系列优厚政策扶持。时装周组委会将“中国国际大学生时装周战略合作伙伴”名号授予艺尚小镇建设主管方——杭州临平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这标志着以小镇为平台,双方将共同策划、开发一系列时尚文化活动,以促进时尚产业发展,提高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水平。
艺尚小镇聚集时尚服装、配饰及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从设计研发、销售展示、旅游休闲以及教育与培训等时尚产业生态入手,目标是孵化并培育以设计为核心,以智能制造为基础,以自主品牌为标志的时尚产业体系。
推动华人时装设计发展
以“裳·尚”为主题的2016华人时装设计大赛正式启动,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决赛将作为2016厦门国际时尚周的重要活动,于今年11月在厦门市思明区龙山文创园时尚中心举行。华人时装设计大赛有两个特点:一是高规格,体现在参赛对象广和评委水平高;二是高奖励,大赛金奖奖金10万元、银奖奖金5万元、铜奖奖金3万元、入围奖奖金3000元,是国内含金量最高的赛事之一。大赛已成功举办了3届,吸引了1200多名海内外优秀时装设计师参加,在华人时装设计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高。厦门市、思明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造龙山文创园等产业集聚区,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服装设计成果转化,着力打造以时尚设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千亿产业链。同时,大力营造时尚氛围,扶持举办“厦门国际时尚周”,鼓励举办服装设计发布及相关时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