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歌解读中华典故

2016-05-14

新作文·小学低年级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癞蛤蟆千里马伯乐

按图索骥

秦国有个相(xiàng)马家,

人称伯乐名气大。

相马经验写成书,

好马特征画插画。

儿子照图学相马,

相到一只癞(lài)蛤蟆。

癞蛤蟆,当好马,

生搬硬套闹笑话。

成语解释:

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jì):好马。意思是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成语故事: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shàn)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liè)。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这匹千里马了,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jiāng)场,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jū),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mò),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马的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一天,他在路边看见了一只癞蛤蟆。他想起书上说额头隆起、眼睛明亮、有四个大蹄子的就是好马。“这家伙的额头隆起来,眼睛又大又亮,不正是一匹千里马吗?”他想。他非常高兴,把癞蛤蟆抓回了家,对伯乐说:“快看,我找到了一匹好马!”伯乐哭笑不得,只好说:“你抓的马太爱跳了,不好骑啊!”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猜你喜欢

癞蛤蟆千里马伯乐
WILD RIDE TO XANADU
谁会变成癞蛤蟆
千里马无须伯乐证明
为什么癞蛤蟆总能吃着天鹅肉
启启、蒙蒙勇闯蚂蚁国(173)——癞蛤蟆真不赖
伯乐之子按图索骥
伯乐传道
癞蛤蟆和袋鼠
爱跳的“千里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