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2016-05-14焦阳
焦阳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83-0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够运用地图、数据、图片等资料感知我国地势特点和各级地势的主要特征,并强化学生对各种地形图的识图能力。
②认识山脉走向的概念和我国主要的山脉位置及走向。掌握山脉在我国地形地势中的意义。
③利用资料,理解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课本提供的材料,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小组讨论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哪些。
②讨论山区面积广大对国家和当地居民带来的有利及不利影响,思考解决和开发山区的对策。
3、情感与价值观
培养保护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好奇心和兴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
难点:中国地势特征给气温、降水分布及河流走向带来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解开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
导入:多媒体展开系列图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并播放舒缓的自然音乐。
师:同学们,从这些美丽的图片中大家感受到我国的地形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既有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又有平坦的平原地形。
师:请同学们把书本翻开到28页,观察上面的阶梯图片,结合着我们刚才总结的中国地形特点,大家讨论一下,能做出什么结论呢?
生:中国地势总体上呈现由西向东降低。具有三个阶梯的特征。
师:大家说的很棒!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板书: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
投影课本第23页图2.2中国地形分布图。展开讨论:
1.图中不同颜色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2.我国东西部地区主要地形一不一样?
3.这种地图是不是反映地形起伏最直观的地图,如果不是,那是哪种地图?
生:1.图中不同颜色表示海拔的高低。
2.我国东西部主要地形不一样,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脉和盆地为主。
3.这种地图是分层设色地形图,最直观反映地形起伏的是地形剖面图。
师:PPT展示中国各类地形的面积比例,结合课本23页中国地形图。试给图中主要地形名称进行归类并分析各种地形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
生:我国主要有:1.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3.四大盆地:准葛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其中山地所占面积比例最大。
播放纪录片《第三极》部分片段,让学生对山地地形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并对祖国地理特征产生浓厚的兴趣。
师: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主要地形的分布。请大家根据图2.6完成25页的表2.1。注意山脉的走向并进行归纳。
生:1.东西向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向山脉: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武夷山脉。
3.西北-东南向山脉:阿尔泰山脉、小兴安岭、祁连山脉。
4.南北走向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承转:我国高大的山脉主要在我国什么方位?我国地势总体呈现什么特征?
板书: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师:读课本27页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观察我国地势特点。
生: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分三个阶梯。
指导学生找出各阶梯的分界线并在图上填上主要的地形名称。
安排学生讨论我国这种地形、地势特点对气候和河流流向有什么影响?
生:这种特征有利于东部海洋水汽进入内陆地区,易形成降水。对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十分有利。西高东低的地势结构使我国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动,且因为东西部之间海拔差异巨大,在河流的中上游水流迅速,水能资源蕴藏很大。
五、结课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
一、地形类型齐全,山地面积广大
二、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