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引导策略初探

2016-05-14张翠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探究性生物探究

张翠

摘 要:生物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其中重要的一个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倡导学习方式从接受型到探究型转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探究精神,勇于实践,积极探索适合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教学之路。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41-01

生物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终生发展,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改变学生学习习惯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探究性学习不同于传统的接受学习,它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实施有效的教学。要想让学生主动探究,首先要对生物有兴趣,其次,在探究的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否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

1 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会观察、思考,增强体会

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脱离生活,没有阅历。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依然手比头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大有人在。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有70%的学生不知道我们吃的莴苣长什么样子,10%的学生分不清小麦和韭菜,大部分的学生饭来张口,不曾留意过我们身边的生物。有鉴于此,在初一刚开学的时候,笔者就有意引导学生观察我们身边的生物。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生物,而是缺少关注的眼睛。开学第一节课,就带领学生参观我们的校园,主要是校园内的植物和动物,其次,利用教室的绿化盆栽和每班教室前的一小块花圃,在引导学生完成最初的识别后,让每组在照顾的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同时依据记录,根据它们的生长状况,尝试说说他们的生活习性。通过这种动手参与体验,使学生在照顾植物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学到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同时为生物与环境这一章的学习创造了实际经验。

2 激发兴趣,引发探知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某门课程感兴趣时,他的学习主动性就会增加,就会产生想要探究的欲望。所以,在每节课上,笔者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一个新颖的导入,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想探索的欲望。例如,在学习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笔者让学生先背《悯农》,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这首诗的视频,学生在思考农民锄草目的同时还能直观理解农民的辛苦,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其次,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活跃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心脏结构的时候,上面为心房下面为心室,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联想。学生会想到我们住的楼房,就是上房下室或想到地下室。在学习心室连接动脉时,简称室连动,就想象水帘洞,把水变成室。这样让学生想象和联想,或者把知识点编成一些小故事,不仅易记,还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 构建多维化的生物课堂,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

3.1 创设和谐、开放性课堂

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模式将渐渐让位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因此,如果教学氛围过于死板,就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打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和谐、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才能够畅所欲言,放开包袱,调动参与积极性。

3.2 学会等待、为学生留白,开出智慧火花

留白一词是中国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一种技法,思考留白则是教学技巧,不要怕浪费时间,留下足够的时间空白,给学生去思考,将会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在生物影响环境这节中有这样的思考题,为什么澳大利亚要引进蜣螂,而不是用人工方法清除牛粪和用灭蝇杀虫剂清除蝇虫,说说其中的道理。当时只有一个同学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笔者没有急躁,而是等待,过了两分钟,很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发言,他们的思路打开了,谈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还有学生谈到如果这些牛是奶牛,人工清除牛粪会吓到他们,导致不产奶,比参考书提到的要丰富的多。

3.3 运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素材不再仅仅限于书本,而是包括多媒体,电视,报刊杂志,挂图在内的多种方式,利用这些辅助条件,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贴近生活的题材,更好地用把生物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让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到生活。使学生的课堂缤纷多彩,不再单调,从而持续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4 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巩固成果

众所周知,学生对老师给出的评价是非常看重的,特别是初一年级的学生,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微笑,都可以让他很高兴,调动他对本门学科的积极性。在平时课堂上,对积极思考,提出思维亮点的同学及时评价,利用学校发的表扬卡对学生进行激励,制定相关的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逐渐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以分数的高低看待学生,每个学生学习能力不一样,本身生活经验、知识储备也不相同,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主动参与探究,这就是教育的成功。反复成功,从而激起学生的自信、自尊,引导他们学会学习,把这种学习能力渐渐扩展到其它知识领域,在他们的人生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探究性生物探究
生物多样性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