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2016-05-14李秋英
李秋英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136-0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速发展,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未来人才素质的重要标准。江总书记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因而,实施创新教育是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对在中学化学教学实践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做法分述如下:
1 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激发创新意识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基础条件,创新意识的产生是创新的起点,也是维系整个创新过程的内在动力。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激发创新意识的源泉之一,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执着地追求和钻研。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挖掘教材中的各种兴趣因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机动性、灵活性、新颖性的思维活动,它既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又是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它包括灵感的闪现,又离不开创造性想象的支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如化学家门捷列夫从玩牌中,获得灵感排出元素周期表,还运用演绎外推法预言铅、稼、锗等新元素;凯库勒由梦境获得灵感提出苯分子结构式等。此外,实际生活经历也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以自由思维空间和创意天地,鼓励每个学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进行大胆想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 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实施创新教育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必须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第一,要给学生充分活动的空间。例如,课堂上,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精讲精练,若信口开河,旁征博引,势必挤占学生学习活动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尽可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动空间,通过课堂学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要给学生思维的空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不拘泥于课本,不搞简单的就事论事,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大自然中去。课堂上,教师就应变灌输式教学为思维训练为主的教学。如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自行设计实施方案,通过实验来检测优化方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要给学生表现的空间。学生在适应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里通过自身体验感知而获得的成果,如果得不到大家的认同或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强化,学生逐渐地就会失去创新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给每位学生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劳动的成果。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 重视学法指导,实施创新教育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关心学生“学会”知识,而对学生是否“会学”知识思考甚少。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有限,但是良好的学习方法将会使每一名学生终身受益。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把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如实验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去,使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5 研究性学习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问题的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或对已有科学成果的再发现或通过研究发现新知识。它是一种探究活动,和研究方法的亲身体验。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亲身体验。其基本教学程序总结如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实验探究验证论证→归纳结论、应用提高。可见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平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简易的探索实验,使学生在模仿中学习探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多设计有探究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和“发现”知识。它的意义在于教师给予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机会,以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始终把创新作为最高目标,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6 大力开展化学第二课堂活动,推进化学创新实践
化学第二课堂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等特点。可为一些化学学科爱好者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创新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化学创造人才。第一,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化学学科的科普读物,化学史、化学家传记等书籍,陶冶学生的情操。如化学家们对科学勇于探索和献身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高尚情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崇高理想都会对学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另外,化学家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与工作态度,也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巨大的激励作用。第二,有较多的时间做课外实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创新。
总之,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自身素质,在教学中注重各个环节,积极挖掘创新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进行,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好地推进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