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解,助求实、求用
2016-05-14韩启民丁琳琳
韩启民 丁琳琳
改革开放前,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中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是热点议题,原因是,这时的史学学术发展处于“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主导地位”这样一个特殊阶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看待中国古史分期和中国社会发展历程与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要建立市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学术氛围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看土地制度的视野更加广阔,注重以科学研究关照现实发展。因而,从历史比较、国际比较等视角总结经验,探索土地制度变迁规律和土地制度科学构建的研究内容逐渐增多。其目的是帮助理解土地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获取改善土地制度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所有制、土地财政以及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热点,多方各有主张、各执一词,此时,加强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如何“以史为鉴”和“经世致用”?刘正山博士的《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恰好为我们探讨如何改革完善现有的土地制度,检视自身理解和判断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了再认识、再思考的“养料”和机会。
《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史》一书可以说是刘正山博士2014年出版的《大国地权:中国五千年土地变革史》的续篇。该书通过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近百年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土地制度发展的史料进行发掘、整理、再现与解析,对当代中国土地制度模式的演进进行探索性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的土地政策给予评价与解释。尤其是,该书加重了对新中国成立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土地思想与土地制度体系重构历程的研究。这种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研究,恰好改善了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重“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经济曲折发展时期”的不平衡现象。而对这两个时期土地制度变迁历史事实的充分了解与比较分析,对今后土地制度的调整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该书的架构具有鲜明的特点。刘正山博士将时代背景、制度目标、主要做法、重大事件、重要制度内容和制度成效作为土地制度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选择了1949年、1958年、1979年、1986年和2007年5个时间点,将当代中国土地制度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通过对土地制度改革历程的分期,表达自己对中国土地制度变迁历程的看法和判断。在著述结构上,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架构的演变情况描述土地管理制度的体系演化,真实、直接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情况。
在这样的架构安排下,刘正山博士对不同发展阶段土地制度涉及到的各类概念、内涵和内容进行澄清,试图厘清其中的逻辑关系和前因后果,对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解释,对制度的变革和实践进行分析。从文献引用情况看,为了尽量客观、全面地反映历史,使作品内容详实、可靠,该书使用了大量文献资料、档案,还搜集了事件亲历人的回忆、口述史料,以求引证充分、叙述正确。
整体来看,该书对土地制度史的研究既有继承又有突破,既是一个具有开发价值的信息库,也为如何做好研究著述提供了经验借鉴,对中国土地制度史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