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自闭”
2016-05-14
亲爱的萧萍:
这次给你写信拖延了,原因是我感到自己像个自闭的孩子,不愿和人说话。
我在“自闭”时刻,心里经常会闪过儿童时期的样子。那时爸妈只顾工作,常把我撇在一边,我只能经常一个人待在菜地边上看昆虫,或者独自到山坡上晒太阳,眺望远方,不觉得需要和谁说什么。即使在家,我依然闷声不响,吃饭睡觉都感受不到快乐,那时的我绝对不晓得自己怎么了。懂得“自闭”这个词是近年的事情,随着心理科学的发展,社会开始关注异常的孩子。这种关注非常了不起,就像拿着一把心灵的钥匙,要打开自闭的内心之锁。有人以为“星星的孩子”①都是天才,千万不能这么想。一个自闭症孩子恰巧被正确地引导,使得他画出了内心的万花筒(事实上每个孩子心里都有万花筒),若是孩子没能获得及时的引导,他可能一辈子都活在灾难中。
一个自闭的孩子眼睛仍是那么明亮,这样的眼睛对世界会理解多少呢?夜深了,台灯点亮,我坐下来给你写信,说出我的心里话。
小 山
美猴年黄蝉月合欢日
亲爱的小山:
这几天德州连续大雨。半夜我被满天的滚雷震醒,摸黑赤足走到窗前。我看不见黑暗里的雨,但是我能感到被水汽包围,听得见屋子周围所有的雨声,“刷刷,哗哗”,那一刻多么喧哗又多么静谧啊——那是春,不是吗?
我心里充满了对春天的尊敬,还有疼爱。因为这一刻的恣意是不容易的,那是走过了无数孤独的干冷云层,走过了千万沉默的冬天深海,才喷发出的淋漓之舞啊!
就好像我此刻读你的信,小山,我完全能体会你的心情。放松些,亲爱的,每个人都有情绪的冬天。你所谓的“自闭”只是短暂的休眠,月亮不还有阴晴圆缺吗?有时因为压力或者疲劳,身体会让我们作出这样“沉默”的反应。小读者们,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父母情绪的细微变化?你们能包容和体谅吗?
最健康的家庭应该是双向的: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爱与呵护,而孩子也能用他们的天真和懂得回馈父母。我一直教给孩子的是,无论他人或者自己遇到情绪低潮,让自己独处,静一静,是最好的方法。独处空间对于一个人的心灵成长是很重要的,它让我们自省和积聚能量,就仿佛从严冬到暖春,有冰雪的融化,才有柳芽的绽放。
当然这一切和自闭症是完全不同的。一位父亲为他患自闭症的儿子拍摄了生活影集《有时候我想知道》,他通过摄影试图了解12岁儿子的内心世界。他说:“他不喜欢照片里只有自己,让他自己选动作,谈想法,他很愿意尝试。通过拍摄照片,我们的关系更紧密了。”
谁说孤独症不可沟通呢?我们如何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来走近和理解这些特殊的孩子呢?或许理解的前提是接受吧——这位父亲说:“我的儿子可能不完美,但是自然本身就不是完美的。我们要学着接受。我希望儿子为自己骄傲。”
接纳不完美是一切的开端。“万物有时”,亲爱的小山,花开了,你的眼睛是不是也和花瓣一样明媚起来了?
遥祝快乐美丽!
萧萍
美猴年荷花月芍药日
①人们称自闭症儿童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不聋,却对声响充耳不闻;他们不盲,却对周围人与物视而不见;他们不哑,却不知该如何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