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2016-05-14李继锋
李继锋
2015年9月2日,重庆电视台播出《大后方》第三集。看完后,我给制片人徐蓓发了一个信息,称这部纪录片应该是今年抗战纪录片中最优秀的,如果不是唯一,也肯定是之一。
抗战一直是让我兴致盎然的研究课题,从1985年撰写硕士论文开始,断断续续已研究了30年。这场战争对中国来说是生死之战、搏命之战,对日本来说是贪欲之战、颜面之战。这场战争,双方是怎么打起来的,战事是怎么拖下去的,中国又是怎么赢下来的,这一切都和大后方有或深或浅的关联。
大后方只是一个宽泛的地域概念,主题并不聚焦,而且颇为敏感。我首先想到了《一个时代的侧影》。《侧影》能够带来的启发,那就是央视《见证》栏目的广告词:真实就是力量。用原始图像、视频、抗战当事人的信函、日记等传导出创作者对历史事实的选择与认知,将观众带入真实的历史情境。解说词的叙述风格客观、理性,一般拒绝使用情绪化的文字,谢绝政治应景性的话语。这里必须提及周勇先生的作用,他是训练有素的抗战史学者,也是开明练达的行政官员,他不仅是《大后方》纪录片项目的发起人,也是能够把抗战大后方学术研究的力量和电视纪录片拍摄的力量凝聚起来的灵魂人物。
我当时在策划案中给徐蓓和编导们出了很大的难题,为什么说难题呢,因为我力主将表现的重心放在了以前不为人所注意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只是这些内容常常平淡无奇,很难像军事那般变化多端,引人入胜。为了弥补这方面可能的缺憾,增加可视性以吸引到观众,我建议要着力塑造好一些人物,比如医生林可胜、地质学家翁文灏、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军工专家李承干等。不过,抗战中非军事的内容长期并不为学术界所重视。适合电视表达的细节和故事寻找起来困难,至于相关历史影像资料的寻找更是难上加难。
让人惊讶的是,《大后方》最终将这些勉为其难的设计硬生生地变成了现实。 在徐蓓的示范下,编导们既有宽阔的视野,又有强烈的使命感,孜孜以求地探索真相,远赴海外寻找历史素材,尽力完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细节与每一句解说词。每集片中人物也选得妥当贴切,加上画面的新奇、丰沛,当事人和专家采访适宜,营造出了令人击节称叹的效果,一些容易干涩的主题有了迷人而温馨的表达,一点没有损害纪录片的叙述风格。故事娓娓道来,毫无辞藻的堆积,却感人至深。这就是史诗的笔调,并不用声嘶力竭,血脉贲张。
《大后方》能够拨动千万人的心弦,简约可归纳为三要素:时也,势也,人也!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南京中华民国史研究会副会长、《大后方》总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