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车厢的故事
2016-05-14于华
于华
想起两次在3号车厢遇到的事,其情其感,也许能聊以自慰并解答这一问题。
第一次是赴京参加散文年会的归来途中。2010年12月20日,在“北京西至周口”列车的3号车厢里,只有我和一个年轻女孩两名乘客。因为陌生,刚进车厢时都没说话。可是后来一打开话匣子,竟然越说越知音、越说越亲近。我得知她是刚就业于北京幼教研究院的大学生,这次出差是研究院派她去周口市幼儿园讲幼儿国学教育示范课的。咋也没想到,中午,她很委婉地说要做我的“宝贝女儿”,亲热地叫我“老爸”,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盈……2011年2月3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当我接到宝贝女儿从东北家乡打来的拜年电话之后,在温暖与感动中,写了一篇散文《我的宝贝女儿》。
第二次是我赴京参加文学笔会的归来途中。2011年4月24日,还是在“北京西至周口”列车的3号车厢里,只有我和杨医生父女三名乘客。经过交谈,得知他们父女家在许昌,女儿杨雪是医科大学毕业生,现在北京301医院读研。杨医生听说我是赴京参加文学笔会归来的“作家”,就问我找书看。我把在北京刚领到的两本《散文选刊·下半月》(2011年第4期)递给他们,并请他们先看看我写的《我的宝贝女儿》。
列车隆隆地往前开着,他们父女各自静静地读着。读了一会儿,坐在13号中铺的杨雪说:“大伯,你写的就是咱这3号车厢吗?”我说是。杨雪又说:“你把你的宝贝女儿写得好美呀!”我说真的很美,像你一样美。坐在我对面13号下铺的杨医生说:“真巧!这文章读起来可真是身临其境如见其人。”我说,就是太巧啦!第二次买返程票,票一打出来,还是3号车厢的,好像这车厢是父女专号似的……
列车到保定站时,我看见杨医生用纸巾擦起眼泪来。我有些惊讶,问他怎么啦,他又擦了擦泪,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我这是感动的,太真实了,读着就像亲眼看见的一样。这些年,社会上假的东西太多了,好些文学作品也越写越怪,越写越假。今天看到你这篇一点儿也不掺假的文章,真叫我感动!”杨雪接着说:“我也很感动,读的时候心里一热一热的,读了以后心里还暖暖的……”
——这不就是我迷恋写作的原因吗?读者感动的眼泪,读者感受的温暖,不就是奖励给作者的最珍贵的奖杯吗?
责任编辑: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