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殇
2016-05-14赵阳
赵阳
每年我都会在春节期间回乡一次。可是现在,临近春节我却怕回乡了。是近乡情怯?不,我是怕一次次勾起心底的痛。
我的故乡是在淠河湾的宋台。宋者,缘于这里的人家大多姓赵,按照家谱记载,“国居三晋,姓首百家”,应是宋代赵匡胤的后裔。他们取自己国号为名,并沿用至今;台者,因为淠河湾过去经常发大水,人们为求自保,便把村庄的地基垒成庄台。所以,淠河湾的村庄不叫“郢”,也不叫“圩”,叫“台”。打记事起到走出家门,好像我就一直生活在垒庄台的日子里。扁担挑,土车推,进行坷垃大搬家。农闲人不闲,甚至农忙也不停——饭前茶后挑起担子推上土车,抽空便干上它几趟。多则六七年,少则也要三四年,身上蜕下几层皮,垒起庄台三四米,然后才是名副其实的盖房子。有了台子,人们好像就能有恃无恐,真正有个借以喘息的立足之地了。
童年辛劳,但少年不知愁滋味,故乡留给我们的还是欢乐居多。我一直很留恋我们宋台的风景:淠河决口所冲刷出来的一个小型冲积平原,沙泥混合的夜潮土,用我奶奶的话说,“插根扁担都会发芽。”秋天到来一地齐崭崭的玉米,小伙伴们钻将进去,把一些不能结实的“哑巴秸”找将出来,比甘蔗还甜。最美丽的还数我们的台子,坐落在一条大路的尽头,这大路是我们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大路两边全是青纱帐,台子在青纱帐中独凸着,远远就可望见,但走近需要一点时间。进台子得走正南边,因为台子被一条水沟包围着。这水沟由垒台子取土而形成,平时作用可大了,既满足了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也还起着安全防护作用。据我奶奶说,在她年轻的时候,有个冬晚几个土匪摸了进来。台子里的人端枪往“沟坝口”一站,土匪就成了瓮中之鳖乖乖就擒。“沟坝口”是个名词,在我们这里专指进出庄台的路口。围沟的两边,全是密密麻麻的柳树。平时我们折柳枝作柳哨,在玩“中国打美国”时就编制戴在头上的掩护圈。而在柳树旁边的台坡台脚上,树种开始杂了起来,有槐、椿、楝、枣、柿等,但以槐树居多。槐树叶是羊、兔的最佳饲料,有时候我们贪玩耽误了打草,就爬上树折枝槐叶扔进羊圈完事。槐花也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每到盛开时节,香飘万里,花落遍地,走在上面松松软软的。
庄台上的房子坐北朝南,一排排纵向分列,每排中间以排水明沟分隔。房子均为土坯垒成,麦秸草盖顶。主房大多为三间,两边院墙连着前面的住家。院墙一侧盖有厨房、猪圈、鸡笼等,中间一块留了个门,盖了披厦充作门楼。淠河湾的人家与外不同的是,院墙以内不留粪堆,粪堆全集中安排在庄台下面。院墙以内的空地,一般都修了花坛花台,上面种了各色花草,三季有花,四季长青。也有栽了树的,都是石榴、葡萄的果木。因为空间狭小,庄台上没有别地人家门前的稻场。稻场在“沟坝口”外的生产队队部门前。稻场农忙时打麦晒粮,农闲时就是小伙伴们的游戏场所。“都来玩,都来玩,不要金子不要钱。大钱要一百,小钱要一串,一人买个红鸡蛋,吃一半,留一半,留给哪个做尿罐?”夏天的夜晚,这里又成了纳凉的好去处。这时候,最“吃香”的当数我的奶奶,奶奶是个“故事箩子”。我们这里讲故事叫“磨经”,奶奶坐在凉床上“磨经”,身边围着的一群伙伴听得入神。因为“磨”得多是妖鬼精怪,等到哈欠连天要回家睡觉时,大家都怕走黑路,没有大人领着,就都磨蹭着不愿动步。
稻场还有个重要功能就是放电影。现在看电影都在影剧院,露天电影的妙处也只有我们才能懂得。放学的时候,看见稻场上埋上了两根毛竹拉上了银幕,我们知道,晚上有电影看了。本来放下书包去打猪草的,也顾不得了,端上板凳到稻场上去抢位置。慢慢看日头落下西山,夜幕拢上庄台,放映员在生产队长陪同下打着饱嗝走到发电机旁,左动动,右弄弄,一拉引擎,“轰隆隆”一响,放映机前电灯亮了,各人家的大人也都在家喂了猪后来到放映场。于是,大人喊孩子的,孩子喊大人的,短暂骚动后都坐了下来,电影正式放映了。我们最喜欢看的当然是“中国打美国”内容的“彩色战斗故事片”,但照例是得先放纪录片的,多是祖国大好形势与亚非拉友好往来及“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我们也看不懂。
稻场再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年一度的除夕大联欢。吃了年夜饭,伙伴们挨家挨户给长辈磕头“辞岁”。辞岁的时候,长辈把准备好的糖果、花生什么的塞给我们。一般情况下,我们要“作假”推辞,嘴上说着不要,手却挣开衣裳上的口袋迎上了。“辞岁”结束,大人孩子三三两两地来到稻场围拢成一圈,烟花燃放活动正式开始。原来,淠河湾的人家除夕夜有燃烟花、驱霉头的习惯,不管年成如何,家家户户这一天都要花钱买上一堆,当天晚上比上一比,看谁家燃放得多、燃放得高、燃放得彩,预示着来年好运好福气的。估计也就是这样一个风俗,催生了淠河湾的隐贤集自古盛产烟花,现在已经发展成镇域支柱产业了。烟花燃放的时候,伙伴们齐声高呼:“好看!好看!”其实,那时候的烟花根本就是个“呲花筒”,最好看的也就是一种叫“夜明珠”的玩意,类似现在所看到的“魔术弹”。
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淠河湾涌现外出打工经商潮。成群结队的青壮年背着行李“孔雀东南飞”。逐渐,《淠河湾飞出金凤凰》等报道出现在上海、江浙一带的新闻媒体上。外出的人先是每年春节还回乡一次,随着都市生活融合程度加深,回乡的步伐越来越稀,故乡慢慢少了人气,曾几何时的风光,无法避免无可奈何花落去也!
今年春节,我借假期又回了次乡。我发现,我们的台子已经坍塌,比印象中好似低矮了许多。上面的房屋所剩无几,只住了几户老人,院墙破烂不堪,院落里杂草丛生,花坛里的花草荒芜杂陈,月季长成了小树,枝条上顶着过冬的颓花。围沟边的树林少有的茂盛,枝上栖了不少白鹭,树下是厚厚的鸟屎。树林里荆棘满布,进不了人,看上去显得阴森黯淡;围沟早淤成了洼凼,没有水,敞露着龟裂的沟床。唯有新迹的是过去的稻场,已被规划为新的居民点,建起了一溜溜的两层楼房。这次回来,正赶上一个长辈去世,因属“老喜丧”,家里请了唢呐班子,倒也热闹。烧了纸坐进丧棚,却发现奔丧吊唁者寥寥无几。问身边的老人,今年又都没回来?老人答,也有回来的,嫌家里寒冷没有暖气,过了年就回了。老人叹了口气,说,真的,现在老人还在,过年还愿回家一趟,等老人都死了,都不回来了,这地还由谁来种?
这句话,重重地击中了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没法回答。
责任编辑:刘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