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杨梅又红了
2016-05-14谢良宏
谢良宏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又到了一年中吃杨梅的季节,禁不住乌紫杨梅的诱惑,我携妻契囡又来到九龙湖西岙的门前山上吃杨梅。
早在1500多年前,就有“稽山杨梅世无双,深知风味胜他乡”的诗吟。家乡西岙曾是这一带少有的杨梅产地,也是杨梅之乡。西岙杨梅曾一度鼎名远扬,惠及乡邻。记得小时候,一到杨梅季节,西岙山上人山人海。而杨梅采摘的季节,也恰是我放暑假的时候。记得有些年我住在同学的家里,边做暑假作业,边在山上摘杨梅,简直把同学的家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住就是好几天。而杨梅红,也“红”遍了整个村庄。当时家乡流传着“西岙人杨梅换东岙人豌豆”的讲法,因为西岙人把刚采下来的乌紫杨梅,宁愿自己不吃送礼给东岙人,而东岙人也把刚摘下来的新鲜豌豆晒干,回礼给西岙人,礼尚往来。用豌豆磨成的豆黄末,炒油渍豆、豌豆肉蒸咸笋干做成汤则是家乡夏天的一道时令“下饭”。时过境迁,如今就不一样了,杨梅季节里,当我一进入村庄,就见村民们把刚采摘下来的一筐筐、一篮篮透骨新鲜的乌紫杨梅拿到家里,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随着生活的变化,村民的脸上个个都洋溢着果实丰硕后的喜悦。
那天我们循着山道小径一路来到后山脚下,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往上爬,只见路两旁全是挂满了紫红果实的杨梅,一些杨梅树已被熟透了的杨梅压弯了腰,像是鞠躬的主人在笑迎着远方客人的到来。到了山上,放眼望去,那绿叶间,一颗颗或紫或红,晶莹透亮的杨梅,在阳光的照耀下,紫闪朱烁,凝翠流碧,煞是引人注目;山风一吹,那股浓浓的带着酸甜青涩的杨梅味正扑鼻而来,大有一种“未尝杨梅我已垂涎欲滴”的意境了……
岳父生前种下的几棵荸荠杨梅树,经过多年培育,现已结出累累果实,树虽不高,杨梅却生得稠密,一抬手就能摘到杨梅。当我伸出手,把一颗最大的乌紫发亮发黑的杨梅放入口中轻轻一嚼,那味道怎一个“甜”字了得!齿颊间一股甜汁顷刻弥漫在整个口腔中,使人吃了还想吃。想想,真是爽极了!怪不得大文豪苏东坡在尝了吴越的杨梅后,就赞不绝口,后来有了“西凉葡萄、闽广荔枝、未若吴越杨梅”的称誉。
在众多的水果中,杨梅也属娇贵的一类,不仅时令短,保鲜难,且不易久存,采摘后还需马上吃。现今,随着航空业的飞速发展,早上还挂在枝头上的乌紫杨梅,傍晚时分就摆到了香港人、北京人,甚至一些老外们的餐桌上了。去年在杨梅采摘季节里,我恰逢去北京出差,顺便带上两筐家乡杨梅,从栎社国际机场乘机出发,不到两个半小时,那边北京朋友就吃到了我捎去的透骨新鲜乌紫发亮的杨梅了。朋友们吃后,索性跟着我来了,说是一去看看咱家乡的杨梅树,生得咋样?二是来尝尝家乡的蛏子、白虾等小海鲜。
“夏至杨梅红,小暑杨梅易出虫。”杨梅成熟的季节大大提早了,还未到夏至杨梅早已红透了,也就是这些天,西岙山上的杨梅也成片成熟了,来自四面八方,朋友带朋友地一拨接一拨、络绎不绝,原来沉寂的小山村到处弥漫着一种过年过节似的热闹气氛,一阵阵的喇叭声、脚步声,一批批的笑声、歌声、鸟语声时常回荡在整个山岙中,使平时沉寂的山岙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曾记得小时候,我把刚采摘下来的杨梅用绳子往村井下一吊,等两三小时后吊上来吃,那冰爽凉口、甜蜜蜜的杨梅,真是味道好得不得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家家户户都添置了冰箱冷柜,摘来的杨梅一时吃不完,干脆往冰箱里一藏,到时再拿出来慢慢地享用,那美滋滋的冰镇杨梅,吃了着实让人振奋与回味无穷。
“摘来嘉果出源红,三两越娃笑语同;拂晓分花归去缓,一肩红紫夕阳中。”看着三三两两担着“一肩红紫”的纯朴村民,下山个个都汗流浃背,十指指指尽染红,使我联想到劳动的艰辛,果实的丰硕。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当一家老少加远方朋友拿着这些“战利品”踏上归途时,女儿不经意间咏出了“众口但称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的诗句,这就是咱家乡杨梅的真实写照。在这一车人的欢声笑语中,我们又相约:待到明年这个季节再回老家看看。看看这个小镇的变化,看看家乡新城的日新月异;也再来尝尝家乡的小海鲜,尝尝岳父大人亲自为我们栽种的那一批乌紫杨梅……
是啊,随着家乡公路网的四通八达,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家乡距上海、北京近了,离外面精彩的世界更近了!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