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希望与收获
2016-05-14郑立言
郑立言
历史总在浓墨重彩中掀开新篇章,而2016年的夏日注定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页。
今年春夏之交的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集“科技三会”于一体,聚4000名代表于一堂,让这次会议成为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创新盛会。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的开幕词中首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38年后的今天,“科技三会”再次召开,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足以媲美1978年,因而被称为我国历史上又一个“科学的春天”。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这是历史昭示的铁律,也是指引未来的方向。“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这个盛会,就是要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这个不平凡的夏日里,习近平总书记向我们发出了深切的召唤。
与此同时,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已经开始收获一个又一个累累硕果。
6月6日至7日,第八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在北京举行。两个位于太平洋两端的大国在战略、经贸、文化等方面进行密集磋商,并在三个轨道达成300多项具体成果。虽然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建设性对话”“积极合作”“管控分歧”成为两国高官口中的“高频词”。正如美国国务卿克里所言,这是他参加过的历届战略与经济对话中最富有成效的一届。
无独有偶,在中美两国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中欧关系也进一步走向成熟。
6月12日至1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第九次访华。她不仅带来了“半个内阁”,还组织了一个高级经济代表团。双方不仅发表了包含42条共识的《联合声明》,还确定将在政治、经济、文教、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多个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磋商,双方虽有不同的视角和分歧,但能直面存在的问题,坦率、深入地交换意见。
在国际友人“走进来”的同时,习近平也迈出了“走出去”的脚步。
继今年3月底对捷克进行国事访问后,6月17日至21日,习近平再赴中东欧,对塞尔维亚和波兰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90天内连续到访中东欧,显示出中国—中东欧合作在双方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而亮点纷呈的访问成果更充分展现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在双边、次区域合作层面以及“一带一路”共建中正大踏步前进。
在这个不平凡的夏日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科学的春天”的东风,我们将迎来更多的希望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