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好事”中快乐而健康地生活着
2016-05-14文武
文武
今年94岁的陈明姝老人,是浙江台州临海古城街道摆酒营社区的名人。说起她,社区工作人员及居民纷纷竖大拇指。
她曾经是社区里年龄最大的预备党员,入党那年已经整整85岁高龄,因此,人们尊称她为“党员老婆婆”。对于这个称呼,陈明姝老人非常喜欢,而且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她将自己的房子给孤儿寡母住,一住就是八年多,不仅不收一分房租,还每年给孩子补贴学费;不管哪里遇到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老人都会捐钱;她每年年底都会给社区送钱,让他们买东西慰问特困户。对于自己的这些举措,陈明姝老人如是说:“帮助别人是我应尽的责任,因为我是一名‘党员老婆婆。而且‘做好事献爱心能让我心情更愉悦、精神更爽朗,我也从中收获了健康与快乐,所以我要让自己的爱心与生命一起延续!”
1.房子给孤儿寡母免费住了八年多
摆酒营巷21号是陈明姝的老房子,现在是陈美珍的家。
说起陈明姝老人,陈美珍是未语泪先流:“她是好人,是我们家的恩人,我和儿子一辈子都感激她。”
9年前,陈美珍的老公查出了癌症,时日无多。当时的房东以“人死在我家里不吉利”为由,逼她马上搬家。陈美珍到处找房子,但房东一听这情况,都不愿出租。老公得重病,儿子还小,连房子都租不到,感觉自己走投无路的陈美珍,曾无助地坐在街边痛哭。
差点流落街头的一家,幸运地遇到了陈明姝老人。“老人家当时对我说‘我不收房租,你们想住多久就住多久!”陈美珍说,起先以为自己听错了,一再确定后,泪流满面,给老人家下跪磕头表示感谢。
陈美珍一住就是八年多,这8年里,老太太不仅没收一分房租费,还每学期给陈美珍的儿子补贴学杂费。
“过年时,老太太会给孩子买礼物。我提着东西去看她,她会骂我浪费钱。我买了50元的东西,她一定要还给我100元,不要就生气。上次老屋线路改造,要六百多元,老太太悄悄给交了,还叮嘱不要让我知道……”陈美珍说老人家的好,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2.85岁那年,她入了党
满头银发的陈明姝慈眉善目,虽然耳朵有点背,但思路清晰。
陈明姝是黄岩人,生于1922年,退休前是教师,在教育一线奋斗了28年,多次被评为教育先进工作者。1978年,陈明姝退休后又义务到街道帮忙,多次被评为“街道先进工作者”。
“党给了我工作,还把我从黄岩调到临海,跟丈夫团聚,党让我大儿子上了大学,小儿子去了军校……”老人家越说越激动,她对党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和崇敬。
这份感情,激励着她一次次写入党申请书,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组织部门对高龄入党志愿者的考察一直比较严格。但陈明姝老人几十年的不懈追求,以及耄耋之年热心社区事务的行为,让人叹服。终于在2007年,党组织吸收她入了党。
3.帮助别人是我应尽的责任
2003年非典,捐了1000元;2004年“云娜”台风,捐了1000元;2005年印度洋海啸,捐了1000元……
“就在几天前,她托人送来1000元,让社区买东西慰问特困户。”说起陈明姝的爱心事迹,摆酒营社区居委会主任胡爱萍是啧啧称赞:“这些钱都是送到社区的,其他地方捐了多少,我们不知道,她也不愿多说”。
老伴儿早年去世,独居的陈明姝身体一直比较硬朗。但去年摔了一跤,让她坐上了轮椅,不得不找了保姆照顾。
保姆李雪芳说:“老人家生活特别节约,衣服舍不得买,补品舍不得吃,饮食也非常简单。买了十几块钱的肉,能吃一星期。一碟青菜,一碗咸菜汤能对付着下饭。”
“我刚开始不明白,老人家有退休工资,还不低。儿女都有出息,还孝顺,干嘛这么节省?”得知老太太的钱都用来帮助别人后,李雪芳对陈明姝充满了敬重。有人出更高的工资聘请,被她拒绝了,她还经常带自家种的菜,给老人加餐。
2016年1月12日,在笔者采访陈明姝老人时,老人动情地说:“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留着没用。我是一名党员,一定要有党员的样子,帮助别人是我应尽的责任。”老人的这句话,一直在笔者耳边回荡。
4.做好事益健康,让爱心与生命一起延续
陈明姝老人告诉我们:“做好事献爱心这种助人行为是值得大力提倡的高尚行为。有的人常做好事,做善事,既不留名也不求利,只觉得能使别人快乐,自己心中也快乐。其实,这种助人为乐的行为,不但体现了崇高的做人境界,而且对助人者的健康也十分有益。尤其是不求回报的助人行为,助人者在做好事后往往会感受到一种道义上的满足感,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修养了自己;奉献了物质的同时,自己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种精神上的欢愉、轻松和幸福感,对于助人者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
日本著名社会医学家若月俊一曾有一句名言:要使自己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有价值,就要一切为他人多着想。这样会感到胸怀宽阔,精神舒畅。这对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都会带来良好影响。此番话是他在82岁时向他人介绍的健身体会。而我自己也深深体会到助人可以使心情更愉悦、精神更爽朗,所以人要健康就要将爱心与生命一起延续,做到生命不息,爱心永存。